李林达
涅瓦河畔的沧桑往事
“咣当,咣当”声中,列车走完了漫长的旅途。黎明时分,我们来到充满北国异域风光的东欧城市——圣彼得堡。这是一个拥有优美的自然景观、浓厚的历史人文积淀的滨海城。
天还没有亮,黯淡的雾霭渐渐地游走着,房舍、树枝披着一层灰白色的雾气,西天角上,一颗孤星哀伤地闪烁着。一位俄罗斯姑娘,把我们带到了美丽的涅瓦河畔。
俄罗斯姑娘叫列娜,曾经在中国石家庄一所大学学习。她热情奔放的性情和还算标准的中国话,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印象。
涅瓦河是圣彼得堡的“母亲河”。我们来到这里,只见涅瓦河闪着微微波光,缓缓流淌。晨曦笼罩了涅瓦河两岸,把古城染成一片黛紫色。
沿着彼得格勒堤岸大道,我们来到纳希莫夫海军学院。这是座彼得巴洛克式的古老建筑。站在堤岸,向东眺望,心里一阵惊喜:借着晨曦,我看到学院前面的涅瓦河上,静静地停泊着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这是一艘有着光荣历史的战舰。1917年10月25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射了一枚空弹,成为布尔什维克的起义队伍向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展开进攻的信号。
如今,这艘承载着布尔什维克党人光荣与梦想的舰艇,虽然经历了往日的血雨腥风,阿芙乐尔依然光彩夺目。
汽车缓缓地行驶。涅瓦河畔的彼得保罗要塞、海军总部大楼、冬宫、滴血教堂掩映在绿丛之中,演绎着这座美丽城市特有的风貌和个性。记载着这座城池的光荣与不幸。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冬宫。
冬宫建于1754年,1838年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冬宫再次遭受严重破坏,战后修复。冬宫是一座蔚蓝色与白色相间的三层楼建筑,呈封闭式长方形。9万平方米面积,1057间房间。
翻开俄罗斯近代史,似乎都与冬宫有关。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0年2月,俄国爆发了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沙皇制度,但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临时政府企图先发制人。11月2日。派士官生占领彼得格勒最重要的据点。搜捕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人,切断彼得格勒苏维埃与工人间的联系,派兵进攻斯莫尔尼宫——革命委员会所在地。11月6日,根据列宁的指示,布尔什维克党决定武装起义,由托洛斯基担任总指挥。11月7日,列宁到斯莫尔尼宫领导工人赤卫队和士兵、水兵迅速占领桥梁、火车站、邮电局、国家银行和政府机关等战略要地,并包围临时政府——冬宫。
但临时政府负隅顽抗,指望前线调回援军。9时45分,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向冬宫发射炮弹,发出总攻的信号,赤卫队和士兵向冬宫发起总攻,经过短兵相接,攻下了冬宫,列宁在欢呼声中,走向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主席台。宣告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等一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缜密的思考,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等文章,歌颂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以深邃的历史眼光,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中国人民应当走十月革命的道路。
毋庸置疑,我们对列宁缔造的苏联共产党怀有一份特殊的情怀。可以说:没有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然而,对苏联走到今天这般境地,更有着一种深深的惋惜和遗憾。它证明邓小平所说的一个历史事实和真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悼以轻心。”
向往闻名遐迩的冬宫,是同行者共同的愿望。
冬宫是俄罗斯著名的皇宫。它坐落在涅瓦河畔的圣彼得堡宫殿广场上。十月革命后,这里辟为圣彼得堡博物馆。它是18世纪中叶俄罗斯巴罗克式建筑的杰出典范。
走进冬宫,极尽富丽堂皇。宫里珍藏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奇珍异宝,珍贵的画藏数不胜数。从达·芬奇的画到中国明清时期的陶瓷,从古罗马的饰品到印度的玉制品。应有尽有,目不暇接。这些丰富的藏品大都是历代沙皇从世界各地掠夺来的。从这些展品中游历,似乎耳畔回响着杀气腾腾的腥风血雨,眼前展现的是沙皇军队肆意践踏弱国山河的悲愤场面。
徜徉在美丽无比的冬宫里,我眼前浮现的不是珠宝名画。而是90多年前那段可歌可泣的红色历史。这里,记录着俄国革命的艰苦和悲壮,更孕育着苏维埃政权的诞生。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的雕像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他身后的斯莫尔尼宫曾经是十月革命的总指挥部。大门里尘封着的历史烟云,承载着许许多多难以忘怀的往事。
十月革命的时候,卫兵洛班诺夫在大门口拦住了列宁,一位工作人员说:“这是列宁同志”。洛班诺夫回答:“就是列宁同志也需要出示通行证”。列宁在出示了自己的证件后,表扬了这位忠于职守的红军战士。
从《列宁和卫兵》的故事中,我们读到了苏维埃战士的忠诚,更看到了无产阶级领袖的风范和列宁创建的布尔什维克党和人民血肉相连的优良作风。
的确。一个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执政党的生死存亡。
站在晨曦中的我。有些兴奋,有些感动。
位于波罗的海芬兰湾的圣彼得堡,曾四易其名,彼得格勒、圣彼得堡、列宁格勒、圣彼得堡,终因列宁格勒保卫战而闻名天下。
1941年6月22日,德军分兵三路在苏联国境线上发动大规模的突然袭击。德军“北方”集团军群23个师,以及芬兰东南集团军和卡利阿集团军15个师3个旅,在德军航空队1600多架飞机的支援下,企图从南面和北面向列宁格勒进攻,迅速消灭列宁格勒方向的苏军。攻占列宁格勒。
在德军兵临城下的情况下,列宁格勒人民不分男女老少,纷纷行动起来,拿起武器。投入到保卫列宁格勒的英勇战斗中去。由于列宁格勒军民的殊死抵抗,使德军每前进一步都付出巨大的代价。
德军虽未夺取列宁格勒,但集中大量兵力建立了纵深梯次防御封锁工事,将列宁格勒团团围住。包围列宁格勒之后,德军对该市实施了骇人听闻的野蛮轰炸和炮击,投掷了10万多枚航空燃烧弹和航空爆破炸弹,妄图用恐怖轰炸和饥饿困死列宁格勒军民。
列宁格勒军民在封锁中度过了严冬,忍受着一切艰难困苦,经受了最严峻的考验。当时,列宁格勒城内被迫实行了配给制,工人每人每天只能得到8两面包,儿童、病人和公务员只能得到4两面包。保卫战中,90多万人死于轰炸和饥饿。但是,列宁格勒军民不畏艰难困苦,每天仍有4,5万人参加修筑防御工事,工
人们在德军的炮火下坚持生产。全城军民步步为营,铸成了一条攻不破、打不烂的钢铁长城。
1944年1月14日,苏联红军开始反攻,突破了德军筑起的“北方长城”。经过一个半月的激烈战斗,全歼德军3个师,击溃23个师。至此,长达900天的列宁格勒保卫战胜利结束。
时光荏苒,列宁格勒人民的英勇事迹定格在历史之中,但爱国反法西斯的革命精神从未从人们身边消逝。每逢卫国战争纪念日,人们都聚集在卫国战争纪念碑和无名烈士墓前,举行纪念活动。许多年轻人则把婚礼放到了这里,显然,他们把热恋留在了这里,也把情感释放在这里。
汽车行驶在涅瓦河畔。这时,东方天边现出一抹红云,圣彼得堡渐渐地苏醒,笼罩在淡淡的红光里……这个在反法西斯战争中,面对狂轰滥炸,以她900多个昼夜的誓死守卫、百万个生命的坚韧不屈的城市,今天,依然闪光,依然可亲,依然可敬。
俄罗斯农村掠影
金秋时节。从莫斯科到谢尔盖夫,再到弗拉基米尔,乘着汽车,我们驰骋在大北方苍茫原野,领略着窗外流动的景色:秋天的莫斯科是美丽的,两旁高高的白桦树,远处绿丝如茵的草原,丘陵地上吃草的羊群,一片片由浅入深的庄稼地。天空映衬下的乡间庄园宅地。
汽车急速地奔驰,一眼望不到尽头。在弗拉基米尔小憩后,我们继续南行,大约三四个小时的光景,苏世达里小镇进人了我们的视野。
旧日风情,纯朴异常。苏世达里是一个值得游历的小镇。几个世纪以来,它遭受过多次战争的创伤。每一次它又从废墟中恢复过来。这里没有高大的建筑,大多是两三层木结构和石头的小楼,低矮地排列在马路两旁,显得非常宁静。教堂、钟楼等哥特式的建筑,让小镇洋溢着古典欧洲的浪漫情调。
其实,苏世达里是个很普通的小镇,屋子是陈旧的,街道是老式的,甚至连居住在苏世达里的人都没有一点新潮的感觉。
在苏世达里,我特地去中心交易广场,看了农贸市场,那清冷的场面和并不丰富的农产品,与弗拉基米尔州一样,这似乎告诉我们,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里的商品经济还不那么发达。
从苏世达里返回的路上,在我们的一再要求下,汽车缓缓地停了下来,这里是离莫斯科60多公里的一处农庄。来到这里,仿佛置身于天人和谐的世外桃源:青山、绿水。硕壮的大桦树和古典而具有俄罗斯特色的木屋相得益彰,处处是嫁接的瓜果,盛开的鲜花……
夕阳里,炊烟袅袅,四野恬静,莫斯科郊外的景色依然如诗如画。
小村庄的街道起伏蜿蜒,两边的院墙树影斑驳,在窗棂上摆放的一簇簇鲜花盛开着,透着热情与活力。“咔嚓,咔嚓”,一路上,我边走边忘情地按下快门,把如此美丽的景色定格在照相机里,竟忘了时间。这时,庄园里的农民三三两两地跑出来,看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脸上露着惊讶之色。
看到如此情景,一位俄罗斯农民上前询问。俄罗斯农民看上去年过六旬,笑容可掬,宽宽的脸庞,深紫的皱纹间掖着山野的风霜,淡淡的布衣却裹不住人世的沧桑。
当我竖起大拇指,用生硬的俄语说出“好”这个单词时,这位俄罗斯农民满脸笑容。“中国,北京”。当听说我们来自东方中国时,一把拉住我的胳膊,沿着碎石铺就的小路,朝他家走去。
木栅栏门。篱笆墙,矮矮的木屋,典型的俄罗斯农家。
迈向一座小院落,迎风而来的是花香,扑面而来的是硕果。进去以后,眼前的景象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眼球:园子有300多平方米大小,苹果结在树上红红的。好美丽;梨子拳头般大小挂满了枝头:橄榄一串串的,新鲜欲滴。东隅有一个小小的池塘,池中鲤鱼跳跃。池畔玫瑰、石竹、芍药、扶桑花盛开着。不远处,一个农妇正倚着篱笆墙与邻舍聊天……一派田园诗般的风光。
这里鲜花丛簇。微风吹拂着花儿,馨香弥漫四方,加上俄罗斯农民的热情大方,使我乐而忘返。
在俄罗斯农家徜徉,我瞥见,那低矮的木屋,陈旧的陈设,老掉牙的农具,不免令我失望和遗憾。
俄罗斯农村木屋依然维系着传统的结构。进门是穿堂,随后是厨房,炉坑把正房相隔,炉坑顶上安放一张床,是祖父辈的卧室。一边放置长条桌和长条凳,是吃饭的地方。一边是木床,主人住的地方,旁边是存放衣服的大木箱。孩子睡偏房或阁楼。虽然,木屋年久失修,但窗明几净,显得很古朴,也很温馨。
当同伴的脚步声响起时,这曲田园牧歌也就结束了。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这里尽管红梅花儿、扶桑花开放得如此芬芳,岁月却无声地退去它温柔的容颜,只留下一片苍凉厚实的胸膛。尽管这里苹果、梨树压弯了腰,但遥远的还是农耕文明的影响。
然而,不管怎样,我却在这里找到了纯正的俄罗斯北方农村印象。
莫斯科的霓裳
“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在俄罗斯考察的十多天时间里,这样打发时间:上车赶紧眯起眼休息,下车则打开相机捕捉美丽的瞬间。
以莫斯科河为界,桥梁、公路、大街、小巷像无数血脉贯穿其间。克里姆林宫、凯旋门、普希金博物馆、滴血教堂,提示着俄罗斯民族曾经有过灿烂文化与辉煌岁月。
走在莫斯科的大街上。我们惊异于这里建筑的多样与美丽。那高耸的塔楼、巍峨的教堂、宏伟的地铁……俄罗斯独特风格的建筑,频频地定格在历史的空间,令人难忘,
莫斯科这几天的天气很好,蔚蓝色的天空中只有淡淡的几片白云。汽车在列宁大街行驶,一幢幢灰白色的样子像盒子一样的房子,显得与大都市格格不入。这种用水泥板一块一块糊在一起的住宅楼,俄罗斯人叫“板楼”。赫鲁晓夫急功近利,为迅速解决苏联的住房问题,盖了大量小开间、无电梯的四五层楼,现在人们更多地称它为“赫鲁晓夫筒子楼”。目前,面临“危改”和拆迁的命运。
成天叫“民主”和“公开性”的戈尔巴乔夫,直到宣布苏联解体。自己下台也没能造出传世之作。而叶利钦除了造了一座教堂外,也没有留下特别的建筑。
封闭定势,形成时代的落差。这就是今日的俄罗斯。八·一九事件后,俄罗斯经济灾难性的崩溃,要恢复还有一段漫长的日子要走。
汽车向莫斯科西南郊驶去,片刻时间,就到了列宁山。站在这座山上,几乎可以望见整个莫斯科。时值中午,火辣辣的太阳洒满了一座山。向四周眺望,虽然换了春花秋月,但斯大林时代繁华的痕迹依稀可见。离这里不远处是俄罗斯最高学府——莫斯科大学。这座没有围墙的大学,建于1755年的莫斯科大学宏伟壮观,主楼39层,高达240米。四周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
据说,最能反映斯大林时代建筑特点的莫过于莫斯科大学、外交部、交通部等7幢尖顶塔楼。
值得回味的是,1957年冬,毛泽东在这里对着
中国留学生发表了那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著名演讲,至今仍砥励着千千万万的年轻人自强不息。
历史是一位钟爱回忆与思考的老人。从“斯大林楼”到“赫鲁晓夫筒子楼”,以至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的一无建树,告诉我们斯大林时代是苏联的繁荣与发展期。
早就听说莫斯科地铁的宏伟,世界上可谓首屈一指。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到了那里还是不由得发出惊叹和感慨。莫斯科是个有着1300多万人的大都市,承担中心交通任务的是地铁。莫斯科地铁示意图像一张庞大的“蜘蛛网”,遍布莫斯科的各个角落。1932年,俄罗斯人开始建造莫斯科第一条地下铁道,现在,它的里程已超过350公里。在每天的交通高峰期。莫斯科的地铁平均每分钟吞吐十数万人次甚至更多。正如莫斯科人说:“没有地铁就没有莫斯科人的生活”。
傍晚。当一缕晚霞映红莫斯科蓝天的时候,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我们穿过展览广场来到地铁站。沿着扶梯下到200多米深的隧道,难怪二战时期,莫斯科地铁站成为市民躲避德国空袭的防空洞。乘坐莫斯科地铁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踏上升降梯。人们便自动地靠右站,留出左边的通道,为那些难耐与升降机同步的人们。
走进莫斯科地铁,犹如来到一座艺术的殿堂,这里不论是外部设计还是内部装修都精雕细刻,富丽堂皇。别具一格的拱廊装饰:地面铺着白色大理石,用红色大理石镶边;华丽的石柱,古典的吊灯、壁灯,把宽阔的候车厅照得通亮。
从上世纪30年代到今天,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通畅的城市地下交通系统之一。它记录着人民创造的历史,承载着苏联人的强国梦想,它也是斯大林时代的标志。
在莫斯科地铁的时间是短暂的,但它独特的风格、精美的设计、华丽的装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昔日的辉煌不应成为再塑辉煌的障碍。今天,莫斯科地铁凭借自身的雄厚基础,完全能够像斯歌德摩尔地铁那样,引进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一展知识经济时代的风姿。
返回途中,由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的铁路出了点事故,我们的列车被迫绕道伊凡诺沃。列车在东欧广袤的平原上奔驰了十多个小时。恍惚中,脑海里不时地闪现列宁在十月、希特勒军队对苏联的进攻、斯大林红场阅兵式、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和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车窗外,森林笼罩在秋日的阳光下,郁郁葱葱,无边无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