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震
随着年关的临近,我不禁又想起孩提时代过年的印记来。
在孩子们的眼里,过年是一年之中最期盼的时光。一到冬月,从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的热闹劲里,我们已经嗅到了过年的味道。在改革开放最初的那些年头,年货多半都是自产自销的正品,油是自己榨的,面是自己磨的,猪是自家喂的,菜是自家种的,稀缺的东西也大都是邻里之间或送或换一点。就是因为这,在那个年头,整个腊月差不多家家户户都在为过年忙碌着,也正是因为这,那年夜饭的味道是现今无法相比的。
在父辈的眼里,过年是绝不能简单应付的,即使家里再紧张,年夜饭也要做成一年中最丰盛、最有味的盛宴,因为在他们眼中,这既是一年的回味,更是一年的开始,他们期望一年到头要善始善终。在孩子们眼里,过年是一年中最喜庆的日子,新衣是少不了的,同时既没了学习的劳顿,又没了平日的劳作,孩子们一群一群地放胆去干自己最想干的事,那个美劲别提了。
年里,孩子们最喜好的就是捡鞭炮。过年、初一、初五、十五、十六放鞭炮是家家户户少不掉的,听到哪家放炮,我们都会飞奔而去捡些炸掉却未响的鞭炮向同伴炫耀,可别笑话,那样做既不花钱,又寻得了许多乐趣。捡到有捻的留下来冷不丁放一个吓大人一跳,我们在一边欢蹦着寻乐。乡下过年除了团圆之外,另一个景致就是闹,从正月初一到二月二,我们那个山沟沟就一直浸醉在鞭炮声和锣鼓声中,舞狮子、跑旱船、扭秧歌、打响器应有尽有,人人都成了演员,人人都成了参与者,演得好的,演得不好的,会演的,不会演的,都可以当众露一手,也别笑话,正是大家的广泛参与,我们对这段过年的印象记忆犹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年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在充分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人们过年的感觉却越来越淡。这也难怪,娱乐方式越来越多,而大众却越来越成了节日的看客,没有亲身参与和经历,那年味说啥也不会有多少滋味!
清纯!节俭!祥和!热闹!真的希望过年永远过出孩提时代的好心情,好味道!(作者单位:农业发展银行河南西峡县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