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上行式移动模架制架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成本

2008-03-22 01:24蒋兴平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8年1期
关键词:施工成本

【摘要】文章较为详细地分析了移动模架制架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成本的组成,并与传统的连续梁施工方法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移动模架;制架梁;施工成本

【中图分类号】 U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8)02-0133-02

一、工程概况

合武铁路湖北段杨家坳大桥全桥15孔,全长502.8延米,受三河车站地势所限,其3~4号墩之间线路上设计有一副重型道岔,从3号墩到9号墩共6孔梁须采用连续箱梁布置,经多方比较论证采用移动模架法施工。由于3~9号墩墩高约40米左右,且位于山间洼地上,无法在原位拼装移动模架,移动模架只能在0号桥台路基上拼装成型,然后从桥台走行到3~4号墩之间开始制架第一孔梁,移动模架通过0~3号之间的3孔空跨成为本工程一大难点。主要工程量有:6孔32米梁体C50砼2161圬工方、钢筋404吨、预应力钢绞线134吨。

针对该桥的现场环境和混凝土连续箱梁的结构特点,我集团公司与专业厂家联合研制开发了HDMZS32m/900t型上行式移动模架,该模架最大特点为模架首先通过3孔空跨后再逐孔现浇连续箱梁。施工过程中,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已安全优质地完成了6孔连续梁的制架,总结分析本工程施工成本为以后同类项目的成本过程控制起借鉴作用。

二、施工成本主要组成部分

(一)人工费用

1.由于我局首次采用上行式移动模架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专业齐全,人数较多,最多达到了19人,工期为10个月(包括与厂家联合研制HDMZS32m/900t型上行式移动模架及现场拼装、制梁准备、模架退场),管理人员工资及附加费用约80万元。

2.主要作业人员配备有:钢筋工、木工、砼工、预应力张拉压浆工人、模板工、修理工、装吊工、测量工、电焊工等,各工种作业人员配备55人。由于我局首次采用上行式移动模架施工,作业人员对模架不熟悉,模架拼装工费采用现场按实考勤以月单独计列为12万元,对第1孔梁的工费现场管理层严格进行过程控制,各工种班组严格执行派工制度,及时做好各工序工时消耗的原始记录,管理层考核督促发挥最大功效,第1孔梁施工周期约25天,发生作业人员工费约15.5万元(含过空跨),为后5孔梁计件测算包干工费原始数据的采集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为消除不必要工时消耗、压缩各工序工时总消耗提供了可靠依据,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后5孔梁的作业人员工费压缩到了9.8万元左右,第6孔梁制完后,脚手架拆除、模架退回到0#台路基上并拆除装车约发生工费12万元,综上所述,作业人员总工费约88.5万元。

各主要工序工时消耗考核记录见下表:

移动模架制梁每孔梁工时消耗原始考核记录统计

3.综上所述,本工程共发生工费168.5万元。

(二)材料费用

根据预算定额进行工料机分析得出各种材料消耗量,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优化,按照货比三家、择优选择的原则进行采购控制材料费用。

1.主要材料:商品砼、钢筋、钢绞线、锚具、支座等,共发生约431万元;

2.周转料:全部为公司内部租赁,架管483吨、扣件61140套、枕木、传力柱、T形杆件、工字钢等,按照公司内部租赁中心价格结算为7万元;

3.小型机具设备购置费用约3万元;

4.总共发生材料费用约441万元。

(三)机械使用费

自有设备按规定进行摊销,外部租赁设备以合同价格及使用时间进行计列。主要有:砼输送泵、千斤顶、发电机、汽车起重机、油泵、载货汽车、木工、钢筋加工设备、砼振动器等,共计发生费用66万元(含油料、模架运回长沙基地)。

(四)现场管理费用

水电、办公费、房租、临时设施、参观学习费用、宣传、通讯、安全保险、业务招待、委外检测、加载试验、生产厂家配合费用等,共计发生约42万元。

(五)移动模架制作成本

本移动模架主要钢结构有:承重主梁及其导梁、挑梁、吊杆、吊梁、外模系统、内模系统、支腿结构、整机纵横移及支腿转移机构、爬梯平台及等几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承载结构体系,整个模架总重量约600吨。总的制作成本540万元,若按制架40孔梁进行摊销,本工程应摊销81万元。

(六)总成本分析

综上所述,本工程总计发生成本798.5万元,折合每孔梁约133万元,稍微偏高,但施工成本基本上处于可控之中。导致施工成本偏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首次采用移动模架制梁,熟练程度差,准备及拼装移动模架时间过长,耗费太大;2.地处山区,墩身过高,安全措施费用支出较大;3.由于重型道岔设置在3~4#墩,须过三孔空跨,大大超出一般连续梁的施工难度;4.材料、机具运输困难,损耗加大,满载率大大降低;5.移动模架制作成本一次性投入较大,连续梁施工任务衔接不上的话,成本摊销比例还会增大。

三、效益分析

移动模架法施工是一种新型的专用机械化桥梁施工技术,与传统的满堂落地支架施工方法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第一是工序简单,施工周期短,同时移动模架逐孔施工,材料设备摊销量小,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第二是环保效益明显,对当地环境和耕地的保护相当有利,同时不需进行基础的处理,适用性强,第三是移动模架对于高墩桥梁具有显著的安全性,同时可不影响桥下的通车要求。本移动模架用钢量约600t,加上液压系统总计投入约540万元,以本桥为例,若要达到与移动模架施工相同的进度,至少需投入两跨半满堂支架和两套模板,软弱地基的处理及施工完毕后复耕也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满堂支架的施工损耗较大,而移动模架几乎没有损耗,从以下的对比表可看出采用移动模架施工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7年6月至9月,合武铁路湖北段杨家坳大桥采用HDMZS32/900移动模架成功浇注了6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平均施工周期为19天,箱梁成品质量合格,标高准确,线形流畅,得到了广泛的赞誉。由此可见,采用移动模架施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应该得到更好的推广。

【作者简介】蒋兴平(1970-),男,湖南长沙人,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三工程公司经济师,研究方向:项目成本管理。

猜你喜欢
施工成本
隧道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