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歧奖
学生的主体性及主体性素质是一个由来已久的教育话题。早在19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不仅看到了学生身上的能动性,而且把学生的主动发展看成是一种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现代教育的奠基者、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则明确提出,学生的主体性不再是一项心理学主张,而是一项法律与政治主张,一项社会学主张。
在我国,关于人的主体性还未形成完全统一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人的主体性是指“人作为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征,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去处理外部世界关系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功能特性,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它集中体现为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的主体性素质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素养”,这种“素养”的生成有赖于外因与内因的有机结合,有其内在和外在的生成机制。教师应明确学生主体性素质的生成原理,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入手,激活学生的主体性素质。
一、主动参与:学生主体性素质生成的内在机制
主动参与是学生主体性素质生成的内在机制。因为主动参与是主体对活动目的有明确认识后,自觉产生的原动性意识及行为,是学生主体性素质生成及发展的内因。从现实看,处于相同环境下的不同个体,其主体性素质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它取决于个体的主动参与水平。一般来说,主动参与水平高的学生,其主体性素质发展相对较好,反之则较差。
我国学者提出了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相关原则,如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等。不少教师也实践了体现主动参与思想的教学方法,如,“六步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
但是,这些思想原则或方法尚未从学生本体角度为其主动参与行为探明机理,只是列举了若干条方法、策略,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只要动就是参与”的认识误区。研究学生主动参与的特点、水平和心理机制等,应从学生本体出发,分析学生主动参与过程的各个构成要素,也就是从本质上界定主动参与的性质、特点和影响因素等。
笔者认为,学生主动参与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主动参与的倾向性、主动参与的调控性和主动参与的有效性。
1.主动参与的倾向性。
主动参与的倾向性是指学生对参与活动有需要而自觉向往的品质。倾向性是主动参与的基础,倾向程度取决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需要、勇气和认同。
需要决定动机。有学者认为,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需要,从低到高可划分为六个层次:不被成人批评的需要;获得物质性奖励的需要;获得精神性奖励的需要;自我表现的需要;认知的需要;自我发展的需要。从一般意义上说,满足学生当前的需要,学生主动参与的意愿就强。而学生需要层次越低,其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越弱;学生需要层次越高,其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越强。
参与勇气主要与性格有关。相对而言,自卑的学生,主动参与的勇气较弱,自信的学生,主动参与的勇气较强;性格内向的学生,表现性的行为主动参与勇气较弱,性格外向的学生,外显性的行为主动参与勇气较强;独立性较强的学生,原发性的主动参与勇气较强,合作性较强的学生,后继性的主动参与勇气较强。
参与认同是对参与活动在意见上的接受与认可。学生主动参与的认同度主要与其已有的经验、观念及对活动的认知和理解有关。当“已有的经验或观念”与活动的理念相一致时,学生主动参与的认同度就高;当“已有的经验或观念”与活动的理念不相一致或有冲突时,学生主动参与的认同度就低。同样,学生对活动的目的、内容、价值取向等有较深的认知和理解,其主动参与的认同度就高;反之,其主动参与的认同度就低。
2.主动参与的调控性。
主动参与的调控性是指学生对参与活动采取的行为方式所作的自我把握,是对“是否参与”及“怎样参与”的选择和定夺,主要包括参与判断、参与合作及参与驾驭等。
参与判断是对参与活动价值的选择。一般而言,设计理念明确、贴近学生实际的活动,有利于学生作出主动参与的判断。活动的内容与学生各个层次上的需要联系密切,也有利于学生作出主动参与的判断。
参与合作是对参与活动中所持态度的选择。一般而言,持有恰当自我意识的学生在参与活动中的合作性较强,自傲或自卑的学生在活动中则往往难以与他人合作;具有相同或相近兴趣、爱好的学生,在活动中易于彼此合作;对参与活动的目的、内容、价值取向有深刻的理解和认同的学生,乐于主动参与合作。同时,自我调控能力强的学生,参与合作的程度也较高。
参与驾驭是对参与活动的能动控制,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的种种态度和行为。相对而言,学生能否驾驭参与活动主要取决于学生的活动认知能力、自我反思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协调合作能力、问题判断能力、方法选择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等。
3.主动参与的有效性。
主动参与的有效性是指学生对参与活动结果的价值追求。学生主动参与某项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我发展,舍此,学生的主动参与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主动参与的有效性取决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度、主动参与意识和参与知识。
主动参与度具有鲜明的个体差异。主动参与度高的学生不仅有明确的参与目的,并且有意识地以目的为导向制约活动的方向、进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在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主动参与度低的学生则多采取“等”、“听”、“看”的观望态度,在活动中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多采取消极模仿行为或重复性行为,主动参与的有效性较低。
具有主动参与意识的学生,其行为表现为:好奇,寻根问底,渴求知识;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善于倾听、吸收他人的观点,尊重不同的意见,不固执己见;有较强的心理“抗压性”等。
参与知识则影响参与活动的质量。一般而言,扎实、系统的基础知识,合理的认知结构,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策略等,能够为主动有效的参与提供重要依托。参与知识匮乏的学生,则很可能只是进行被动的、形式化的、低效度的参与。
二、教学活动:学生主体性素质生成的外在机制
教学活动是学生主体性素质生成的外在机制。这是因为,第一,“活动是人的特性,自由自在的活动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征”;第二,学生以学为主,因而其主体性素质主要是在教学活动中,在师生、生生互助的交流过程中生成和发展的;第三,教学活动是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平台,没有这个平台,学生的主动参与就失去了实践的基础。
但是,并非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能促进学生主体性素质的生成。笔者认为,只有主体性发展教学才能成为学生主体性素质生成的外在机制,因为这种教学活动具有促进学生主体性素质生成的性质和特点。
从教学观念看,主体性发展教学的理念基础是主体性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整体综合的观点、结构的观点、活动和实践的观点等,这些观点也是学生主体性素质生成的理论根源。
从教学目的看,主体性发展教学把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建构学生主体性素质放在首位,不再只是直接实现教学的外在目的——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有知识、有能力、品德高尚的人。
从教学价值看,主体性发展教学绝不单纯追求考分和升学率,而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主体性建构,即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发展,使之成为能够自主、正确地认知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社会、人自身)的真正主体。
从师生关系看,主体性发展教学不是仅仅把学生看成是接受教育的对象,而是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主体。师生之间不再是传统的“我教你学”、“我说你听”的关系,而是平等、互动、合作、双赢的“伙伴”关系。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为学生的主体性建构服务。因此,在教学中,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是教师应尽之责。
从教学过程看,主体性发展教学认为,教学不只是知识传授、学生接受并形成“特殊认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主体性素质生成与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不只是学习知识(陈述性知识),同时也习得能力,提升素养,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与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从长远看,我们对学生主体性素质生成机制的探讨对实施新课程改革是有益的。学生主体性素质的生成恰恰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基本任务之一。同时,学生主体性素质的生成也是学校整体教育教学顺利展开的重要保障,是学校育人质量提高和教育教学风格形成的标志,因此,学生主体性素质的生成理应成为课堂教学工作和德育工作新的目标和方向。
(责任编辑邓 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