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约评论员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党的十七大赋予教育的重大历史任务。在这项重大系统工程中,每个学校都可以大有作为。
在西方国家的校长中有两句话尽人皆知,一句是“为什么要办这个学校”,一句是“我这个学校和其他学校有什么不同”。他们的解释是,如果不能回答第一句话,那就意味着这个学校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如果不能回答第二句话,那就预示着这个学校要被其他学校吞并了。
有人可能认为第一句话在我国是多余的,因为学校多属于国家所有,办不办、为什么办是政府决定的事,用不着自己操心。可这个问题不解决,学校就难有准确、具体的发展定位。没有准确、具体的发展定位,就会应了那句谚语:“一艘船不知驶向哪个港口,无论东西南北风都不是顺风。”
有人可能认为第二句话是不言自明的,因为“不同”是“明摆着的事儿”。什么不同?人家是重点校、示范校、“一类校”,我们是“二类校”、“三类校”、“收底校”,生源差、师资差、办学条件差,眼里似乎都是一个“差”字。持这样一种心态办学,学校不可能“翻身”,学生也不可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教育公平关键在于教育机会公平。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特别关注“二、三类校”,努力改变“二、三类校”的办学条件,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同时应该承认,学校之间的差别源于历史沿革、文化积淀、经费来源、师资队伍、生源状况等多方面原因。特别是学校文化,包括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经验、核心价值观,更是长期建设的结果。消除这种差别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决不像盖房子、买设备那样简单。可学生发展具有“阶段性”,错过教育时机,无法弥补。因此,既要满足公众对受教育权的渴望和诉求,不使学生因学校之间的差别而造成受教育机会不平等;又不能立刻抹掉时代留下的痕迹,按照一个标准齐头并进,使“二、三类校”处在不公平的教育环境之中又必须承担的教育公平责任。
社會对于人才的需求是多样的,需要拔尖创新人才、专门人才,也需要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一个高素质普通工人对社会的贡献不一定小于一个能力有限的博士,而且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永远是大多数。教育的任务是让每个人都成为一个社会需要的人,而不是都成为社会“精英”。有些国家从小学就开始“研究类”学生和“职业类”学生的分流,学校和学生都没有“二、三类”的感觉,很值得我们深思。以单一学习成绩为标准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进而把学校分为三六九等,正是对教育的一种扭曲,是造成目前创新人才和技术工人短缺的根本原因。
与此相联系,教育机会公平的核心在于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平台,并非让所有学生都去一所学校,接受一样的教育。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不同的智能是很难互相迁移的,即使经过良好的教育,也不容易迁移。“二、三类学生”是以考查“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为主体的现行考试制度下的失败者,但他们的“音乐—节奏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交往—交流智能”等,并不一定也是二、三流的。如果每个学校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培养特色学生,肯定能在学校之林中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从而形成各校之间的互补关系,各自为社会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2006年10月12日,女历史学家德鲁·福斯特在就职哈佛大学校长的演讲中说:“现在是哈佛以及像哈佛这类大学去思考的时候了,在这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中,我们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为了学生,为了学校本身,我们都应该认认真真地思考了。
(责任编辑韩瑞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