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化学新教材 树立正确教改观

2008-03-07 05:56范九香
中学理科·综合版 2008年3期
关键词:新教材基础知识化学

范九香

新课程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开展,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引起我们的重视,必将影响新课改的正常进行,甚至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误认为多年来的课堂教学全部搞错了,一切得从头开始。因此,必须树立正确的教改观。笔者现就使用化学新教材,树立正确的教改观谈谈几点教改体会,以飨读者。

一、正确对待基础知识

在新课程实验的推进过程中,新观念和教学行为之间往往存在一些偏差,这些偏差得不到及时纠正,新课改的要求就很难落实。过去的问题是过于注重基础知识,而且主要以灌输方式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导致学生负担过重,兴趣丧失,形成思维定势,不能跳出框框想问题。由于时间和题量的限制,对基础知识的考察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对重点主干知识的考察不会减少,因为他们是化学学科基础知识的支撑和构架,是中考备考的重点工程。基础很重要,万变不离其宗,每一部分都要扎扎实实的学习,分清主次,注意取舍。新课改过于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但不能忽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只强调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打牢双基是不可取的,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一定要在强化双基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新课改的目标中,提示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片面现象,也就是说知识传授在传统教学中做过了,只要纠正就可以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自学环节和练习检测中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真正抓好基础,将化学学科中最基本最有用的知识内容讲透,并且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基点。以基础知识为载体,把创新素质培养的目标落实在知识点的教学上,要求学生既要勤奋学习基础知识,又要注意掌握方法,对概念、性质等基础知识不能走过场、赶进度,把知识炒成夹生饭,而应在准确掌握基础知识上下工夫。基础是成绩提升的瓶颈,只有对基础知识有深刻理解和领会时才会突破这一瓶颈,逐步形成基本技能,实现能力提高。

例如,笔者在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时,许多基础知识点,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别、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有关化学元素符号的记忆、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等知识点,学生只有牢记在心,在检测时才能顺利答卷,不易失分。有时发现有些学生理解能力并不差,课也能听得懂,题目也会做,但是学习效率不高。笔者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以至需要的时候无法提取出来,没有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则成无源之水。

二、正确对待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而新课改正是围绕着这一发展目标应运而生的。新课改倡导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其中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强调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获取知识的过程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特别强调要激发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千改万改,常规教学的基调不应改。我们说以往的教学是注入式满堂灌,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确实需要改革。我们现在提倡的新课改,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增长知识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这实质上是一个方式和方法的转变。新课改是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并不是对以往教学的全盘否定。

新课改刚开始时,许多教师在课堂上满堂问,其实满堂问不等于学生主动参与,“是不是,对不对,行不行,好不好”,表面看来热闹非凡,师生互动不断,而实际是教师用满堂问代替满堂灌。问的问题没有深度,没有梯度,也没有思维度。小组讨论不等于合作学习。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或前后四人,或邻近八人,抛出问题,学生进行讨论,一会儿学生回答问题。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既没有分工,也没有协作。学生发言完毕,活动便宣告结束。表面上课堂气氛活跃,但是从实质和效果看,师生交流不充分,学生互助协作不到位,思维开发不足,讨论时间分配不合理,多数问题讨论不透彻。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模棱两可,不了了之,最终结果导致讨论流于形式。课堂变化为学生自学,互相讨论,教师总结。学生学得好不好似乎无关紧要。实施新课程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教师只有通过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该问的要问,该讲的要讲,要恰到好处,对自身的教学不断总结反思,才能真正走进课堂教学。

三、正确对待新教材新内容

做好《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对比,处理好新老课程之间的关系。新老课程之间应该是一种“扬弃”的关系。既要防止穿新鞋走老路——沿用陈旧的教学方法或补充新教材已删除的知识,又要善于将老课程教学中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服务于新课程教学。同原教材相比,新教材不论内容、结构体系、编排方式、装帧设计都进行了改革,它以全新的面目出现在师生面前。同时,它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自觉参加教研工作,深刻挖掘教材中能力培养的内涵;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在知识的广度、深度及学科渗透上下功夫,广采众家之长,认真学习新课标,熟悉新教材,结合实际,用好新教材。

笔者在进行化学教学时有机地渗透地理、物理、数学学科知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增加爱护水资源一节,涉及很多地理知识。例如,地球表面71%是海水。29%是陆地,陆地淡水主要分布在两极冰川和高山冰雪。由我国各地区人均水量图得出信息: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南多北少,引出南水北调工程。对这些内容的教学,只有化学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学习相关学科知识,才能在使用新教材时得心应手,妙语点睛。

猜你喜欢
新教材基础知识化学
地理新教材封面图像解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奇妙的化学
假期数学竞赛指导(二)
对一道新教材习题及解答的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