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乔
4月23日是什么节日?北京市通州区陆辛庄学校的师生记得很清楚,理解得也很深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这一天为“世界读书日”。为什么选择这一天?学生在座谈会上娓娓道来:这一天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尼亚地区大众节日“圣乔治节”;这一天是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的日子;这一天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拉克斯内斯等多位作家的生日。
学生的侃侃而谈让我回想起名人之言:宋代诗人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高尔基把书比作“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把书比作“全世界的营养品”,他说:“生活里没有了书籍,就好像失去阳光;智慧里没有了书籍,就好像鸟失去了翅膀”。农村学生对读书如此有兴致,又让我兴奋,促使我探寻究竟。最终,我在这所学校的档案中查到了“书香校园读书节”的活动方案。
学校认为,实现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在文化气息浓郁的书香校园里,熏陶和培养学生读好书的习惯和会阅读的能力。为此,学校决定每年4月和10月举办读书节活动,目标是:以读书促养成、长知识、增智慧、育人格,形成人人爱读书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开展读书节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书是自己的良师益友,书是幸福生活的精神支柱。在读书节期间,学校悬挂三条横幅:点燃读书激情,共建书香校园;读书——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与经典同行,与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同时有许多宣传口号: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书是一叶扁舟,带你驶向成功的彼岸;获取知识,三分课内,七分课外;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未知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添更多的智慧。
学校精心准备每次读书节活动。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九个年级的学生,人手两个书目:一是适合其年龄段的必背的优秀古诗词目录,二是配合课程改革必读和选读的课外阅读书目;各年级语文老师是班级、年级活动的组织者,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引导不同兴趣和个性的学生认真阅读三本名著,做好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或读后感;学校读书节活动办公室依托《心育报》的出版和发行,做好人员安排、稿件征集和审定、栏目分配、版面设计等筹备工作,为活动搭建有效的协作交流的平台。
学校每位师生员工都积极参与读书节活动。活动的形式分为讲座、阅读、竞赛、展评和写作。讲座前,每位老师都要选准讲题,写好讲稿,并将内容、时间、地点公布;讲座中,师生互动,有声有色,打动人心;讲座后,留下阅读任务和思考空间,促进阅读的延续和深入。阅读的内容包括图书推荐,提倡师生同读一本书和各读各的书;建立“读书日”制度,读书节期间集中一天只上读书课,深入品味书籍的内涵;开展交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积累知识,畅谈感悟。竞赛的方式可谓丰富多彩,有书海絮语现场书法比赛、百花齐放手抄报评比、文采飞扬口述作文比赛、文笔精华征文竞赛、知识回顾名人名著抢答、精彩纷呈诗词朗诵和书本剧表演、至理名言“我的读书名言”征集、经典留香周末电影欣赏、妙笔生辉美文大家评等,竞赛之后,生成若干资料进入学校教学资源库,实现共建共享。展评主要采取“读书博览会”的方式展示师生的读书成果,包括书法、手抄报、优秀读书笔记、读后感、征文、至理名言和美文集萃。写作是读书节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师生同写,既巩固了读书活动的成果,又对语文教学改革进行深入思考,形成有效的语文教学模式。学校的《鹿鸣》文学社和《心育报》编辑部为师生搭建长期交流写作的平台。
我为这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读书活动叫好,因为这样的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在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今天,精神生活充实才能让人们感受真正的幸福生活。
编辑 王雪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