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瑜
【摘要】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阳汉画像石在画面境界的表现和创作手法的运用上都充分体现出古人对和谐思想的理解以及对和谐生活的向往。儒家、道家等在汉代思想领域占据主要地位的学派都崇尚和谐,并纷纷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提出“天人合一”、“仁义”、“中和”等主张。这些观点对于现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汉画像石 和谐 人 自然 社会
汉画像石是汉代人刻在墓室、祠堂上的装饰石刻画。被称为“河南的敦煌”的南阳汉画像石是中国汉代画像石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鲜明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尤其是其中所包含的和谐思想对于现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借鉴的意义。
一、汉画像石中的和谐特征
汉画像石作为坟墓艺术,既要实现生者和死者的精神沟通、情感联系,体现人性的价值和尊严,又要展示其作为独特艺术的美学价值。因此,无论是题材、画面,还是创作理念、表现手法都要达到一种圆满。“和谐”,作为主题和表现形式无疑是最佳的选择。汉画像石艺术创作者作为汉代文化精神的直接观察者往往不遗余力,倾其所能,力求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一)画面境界的和谐表现
1、人与兽、神和谐共存。南阳汉画像石有许多是人首兽身、人神异质同构的题材。在这样的画面中人与动物(或幻化的神兽)好似亲密的伙伴,如“羽人”带着翅膀与禽类相伴翱翔于天地之间;再如神兽、门吏画像中,上刻二神兽,下刻二门吏,神兽与门吏共同拥有一方空间。在这里,人与兽自在、融洽地共生共处,人与神亲切、和谐地相依相伴,表现了汉代人们视玩物为一体,驾驭自然的气度和心态。
2、人与人和谐共处。唐河针织厂汉画石墓像上,厅堂内一组主人端坐,侍从相伴;一组伎优倾情弹奏;厅堂外左侧主人在拜谒,右侧乐伎在弹奏。整幅画面人物心态平和,秩序井然,人与人在共拥的环境之中,安然、和悦地生存。
3、人与环境和谐共融。发现于石灰窑村汉化石墓的墓门画像,建筑、动物、植物、人物组成非常和谐的关系。整个画面敞宇高堂,墓室主人借助于巍峨的建筑、青松、伎舞、羽人、凤鸟的陪衬,表现出雍容优雅的风度,体现了祥瑞自然的气氛。
(二)创作手法的和谐运用
1、材料工具的自如运用。汉画像石以石料作为画面的材质,工匠利用石质本身的纹理,以刀代笔,在坚硬的石面上运用各种刻制手法,如平面阴线刻,凹面阴线刻、平面剔地浅浮雕、横竖纹衬底浅浮雕等,创作出和谐的艺术画面。如“荆轲刺秦王”整个石面质地粗放,且有道道裂痕,创作者依据石料的天然状态,运用或长或短、或深或浅的刀法,依次把荆轲、秦王、秦武阳的外部形象轮廓和身体内部细节表现得惟妙惟肖,从而达到石面肌理与人物性格和谐统一,浑然一体。
2、空间环境的和谐布局。汉画像石中的一些画面将神灵、怪兽与人物放置于交融的空间,迟复之间,静谧的幽冥、神秘的天国与喧闹的人间,相互融入、比衬,和谐共处,表现出创作者对宏观和微观、神界与人界的把握程度。另外还有些汉画像石注重空间环境的和谐布局,如“河伯出行”画像石,河伯端坐车中,两仙人前行,四鱼套前,两鱼护后,两侍骑鱼相随,洋溢着神话般的仙境。画面主题鲜明,布局匀称,把同一内容的图像集中于一个画面,注重整体效果,取得生动的艺术效果。
纵观汉画像石,无论从手法还是构图上都表现出汉代民众心境的平和,对理想王国的向往,体现出汉代坟墓艺术创作者的审美追求,渗透出深厚的和谐意蕴。这种意蕴并不孤立于汉画像石之中,而是蕴含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思想。
二、汉画像石中的和谐思想及渊源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所谓“和”,本义是“声音相应”,形声字。《说文》“和,相应也。从口,禾声。”《广韵》“和,声相应。”“谐”有相互协调,相处融洽的含义。“谐”与“和”两个字叠加在一起,“和谐”常以“和”的范畴出现,引申表示为各种事物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和互相协调。作为古代文化主体的儒家、道家等学派关于“和谐”都有着丰富的内涵。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古代思想家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和谐。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法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要求。道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庄子也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达到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2]
儒家对天人合一观念进行了许多阐发,孔子在承认自然存在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同时,还主张“钓而不网,弋不射宿”,[3]要求人们爱护自然,反对竭泽而渔和毫无节制地从自然界获取资源的做法。孟子还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4]在这里,“物”指的是禽兽草木等自然之物,而“爱物”,就是说对于禽兽草木等自然之物要取之有时、用之有节,这种“亲亲”、“仁民”、“爱物”的主张,也就是要扩展“爱”,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到宇宙万物。
在古代思想家看来,自然的生命与人类的生命息息相关,自然是人作为类存在的安身立命的外部大环境,因此,应建立一种爱物爱自然的伦理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汉画像石中天人神兽合德,同类,共性,一本,人、兽、神的形象互相叠加、结合、交融,亦兽亦人,亦人亦神,和谐共生,相互依存。
(二)人与人的关系——仁和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倡宽和处世,以“仁”为本。《说文解字》说:“仁,亲也,从人从二。”所以,“仁”本身就是一种关于如何处理人与人之关系的思想。“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孔子倡导“仁者爱人”,要求以仁爱之心对待一切人,建立人与人之间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体系,他认为这样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孟子主张以“恻隐之心”实现“仁者爱人”。从人的恻隐之心中可以培养出仁爱之情,从而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当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时,应该做这样的反省:“爱人不亲,反其仁;治者不治,反其智;礼人不达,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要求人们从自身找原因,才有助于建立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
道家提倡“贵在中和”,致力于人与人的矛盾冲突缓解与协调,主张“恬淡为上”、“少私寡欲”、“见素抱朴”。老子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愈多。”“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也。”圣人的伟大就在于他不断帮助别人,而不求回报,有所成就,而不自居有功,最终达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超越境界。道家也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建立起亲密友爱的关系。《老子·七十九章》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自然法规对万物都一视同仁,但总是选择扶持善良的人们。心地善良,宅心仁厚的人,总会得到命运之神的青睐。《老子·六十七章》云:“大小,多少,抱怨以德。”以德报怨,社会成员之间需要相互关怀、相互谅解,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和繁荣昌盛。
(三)人与社会的关系——德治
人与社会的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人与人和谐相处的逻辑的延伸。孔子认为道德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出发点,“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5]孟子把孔子的学说发展为“仁政”学说和“仁义之道”。他认为统一天下不是靠掠夺性的战争,而是靠人心所向,靠上下一心的“人和”。他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因此,一方面,他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让人民有自己的“恒产”,能“乐岁终身饱”,得到起码的生活条件,从而能安居乐业;另一方面他要求每个人都遵守“仁义之道”,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6]“岂以仁义不美也”。[7]这就把孔子的“里仁为美”扩大为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美。
道家文化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指出了人际关系和谐及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性。《主子·人运》云:“泉锢,鱼相与处于陆,相峋以湿,相濡以沫。”庄子以形象生动地比喻指出人与动物都必须依靠群体才能生存发展。只有在人际关系和睦、人与社会和谐的良好的社会氛围中,每一位社会成员才能获得自由发展的机会。老子把“道法自然”看作是济世良方,即按事物自身应有的规律办事,不要人为地干涉事物的发展;实践层面上就是要求统治者不要为所欲为,肆意妄为。统治者应该是“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事而民自富”,[8]在政治统治的操作上做到“无为而治”,从而实现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相安无事,和谐共存。
古代思想家的这些理念是在生产力低下的社会生活中孕育产生的,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其追求和谐,以和谐之心对待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态度,为我们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涵义,尤其是“和谐”的涵义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三、和谐思想的现代意义
(一)善待万物,珍视生态
人是自然的人,自然是人的自然,人永远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基础。作为主体的人,要在自然中生存,从自然中取得适合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价值物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所取得价值物的条件会越来越高,越来越深。现阶段,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对自然的索取也不断加剧。人为地破坏动植物资源、破坏植被、破坏耕地的情况时有发生,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峻,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不讲综合效益的片面政绩观、发展观仍然存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受到挑战。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前提,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没有可持续的环境、资源、生态,就没有可持续的发展,就没有和谐的社会。正如胡锦涛同志所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所以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从自然索取的同时正确对待自然率的必然性,善待万物,珍视生态,这样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使“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二)理解宽容,交流合作
人与人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任何社会都是由人组成的,人与人之关系的和谐程度,决定着社会的质量,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利益主体呈现出多元化,人们的价值取向多元化,不同利益 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可避免。同时现代人时常受到竞争、压力、困难、逆境等困扰,导致心理失衡,心灵孤寂,人际关系紧张。要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我们应该提倡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理解。理解宽容作为一种美德,其核心是对他人的异己意见和不同声音,持有一种大度谅解的态度,给他人留下更多的思考、活动的空间和条件。理解宽容对于社会易于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减少摩擦和对抗,化消极为积极,促进社会的良性运作。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9]说的就是不同要素具有不同的质能和效用,相互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形成各种组合和互补优势,从而提高事物的活力和效用。现代社会是科学技术、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确保各项事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允许具有不同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的任具有参与社会治理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同等权利,采取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积极态度促进团体之间、人民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使所有成员能够在相互协作中共同增进利益,社会的成果能惠及每一个社会成员。从而,真正实现扩大共识,对话交流,协商合作,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三)以人为本,公平正义
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建立和谐社会的保障。马克思在描述未来理想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基本价值时指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0]马克思之所以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出发去揭示未来的新社会,根本原因就在于社会的发展最终体现于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尺度和表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是为人的发展特别是全面发展创造必要和适宜的条件、环境,即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道路,提供服务。人不仅是社会发展的本质和发展的终极目的,同时也是和谐社会构建和实现现代化的核心动力和力量源泉。因此社会的进步与和谐需要彰显人的主体性,增强人们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人们促进社会进步和自身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胡锦涛说“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11]
人在社会中组成不同的社会群体,社会就是在人与人的各种关系的组合下形成的。面对如此多的由人组成的性质不同的社会群体,社会必须有一套完整的规范来约束不同人及不同群体的行为,以防止越轨行为的发生。并且还要协调不同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避免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如何实现这一点呢?公平正义是人与社会和谐的必然之道。“公正即和谐”,[12]“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13]公正,意味着“合理”与“正义”。对社会而言,“公正”就是公理大畅其道,社会各方面都祥和与和谐;对个体而言,“公正”就是人们认为他们的地位、处境、收入等现状较“合理”。社会公平,人们的创造精神和劳动积极性就会发挥得更好,社会易于趋向团结、融洽、稳定、有序与和谐,社会内耗会大大降低。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诉求。我们所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各阶层共同享有公平公正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的社会,公正问题的实质是价值合理共享,即改革发展的成果能否惠及十几亿人民的大问题。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离不开社会公正这一目标。
注释:
[1]《老子·第二十五章》
[2]《庄子·齐物论》
[3]《论语·述而》
[4]《孟子·尽心上》
[5]《论语·为政》
[6]《孟子·梁惠王上》
[7]《孟子·公孙丑下》
[8]《老子》
[9]《道德经·四十二章》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4. 05.
[12]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6,165.
[13][美]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注: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批准号:2007BZX003
(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教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