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的一点感悟

2008-02-01 05:49韩石山
山西文学 2008年1期
关键词:钢笔字毛笔字书法展

韩石山

近期写的一篇文章,开头我说,“这两年,不知是年纪大了还是心性淡了,放着已签了合同的书稿不写,每每会铺纸濡笔,写几个黑也不能说多黑,丑却可以说是丑的毛笔字。”一位外地的朋友看了,来电话说,老韩呀,你的毛笔字写的还不错嘛,何苦自贬若此。我说,那是写文章的比兴之法,若叫我写篇谈自己字的文章,就不会那样写了。正如我常说自己是个小人,真的到了写年终总结的时候,就得说自己怎样的正人君子,怎样的见义勇为了。

朋友说,你就说说你的字吧。

这倒是个好题目,那就说说。

对我的字,我还是有几分自信的。不是说下过多大的功夫,我从来就不信功夫这一说,若什么事都是下足了功夫就能办到的,这世上的成功者会比过江之鲫还要多,“人生无常”也就成了一句欺人欺世的诳语。看看我们有多少优秀的大学生,再看看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科学院,即所谓的两院院士有多少,就知道下功夫和成功的距离有多么远了。

我的自信来自一点家传。爷爷在当年的临晋县里,是一位颇有名气的书法家。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临晋与东边的猗氏合为临猗县后,临晋成了一个镇,爷爷是镇上国营商店的负责人。那些年,镇上开什么大会,那长长的会标,若是要用毛笔写,多半仍是他老人家的手笔。就是后来戴上帽子回到农村,遇上这样的事,还是有人来家里请他写。至于村人过年的对联,是没人请他写的,因为知道这类小事,犯不着求他老人家,自有村里的三四流书家担当。当然若有相熟的人来请,还是写的。那时我年纪还小,他写字的时候,我就站在旁边,他的字介于颜柳之间,那是要运足了气力写的,一横一竖怎样运笔,常看得我屏气凝神,提心吊胆。那丰腴健劲的字,该用了多大的气力。更绝的是,他老人家写钢笔字的握笔也跟写毛笔字一样。写字在起始阶段只是一种技艺,兵家儿不一定早熟刀枪,叫花子家里的孩子早早会讨饭肯定是真的。

然而,从小学到大学,我并没有着意练过毛笔字。我觉得,我的字也不错,虽没有他老人家的劲道,妩媚则胜之。尤其是钢笔字,他那陈腐的握笔法,我就先看不上。没有想到的是,大学期间,让我的字有了突飞猛进的长进。有那么一年多的时间,天天写大字报。真是爽呀。笔墨是领的,纸张成摞地往回搬,文句嘛,连想也不用想,是别人写好的,我的任务只是往粉连纸上誊抄。总还是个有脑子的人,一个心眼是怎样把字写的好看,有力。也不能说是没有体,没有依傍。有次去晋祠,买到郭沫若的那首《游晋祠》墨迹的照片,没事了就照着练,自认为还是得了几分郭体的神韵。现在喜欢的是宋四家的字,觉得更率真些。

参加工作后,按说条件好了,在学校里,有的是时间,也不缺笔墨纸张,但我从没有想过练字的事儿,因为我知道,在一个县里写的再好,是不可能将老婆孩子带出这片深山老林的。到了太原后,也不练。一年只写一同字,就是春节时给自己家的门上写一副对联。要好的朋友是例外,比如我的一个在太原的学生,年年都要我给他写对联。只是从不参加什么书法展,说的好听点是清高,说的难听点是丢不起这个人。厕乎其问,也得是等量齐观。有两次中国作家协会办的书法展是参加了的,那是例外,一则我是中国作协的会员,二则主其事者真诚相邀,也不能驳了上司的面子。只有一次,算是撒了一回泼,前些年我主编的一份刊物要改刊名用字,请了两三个书家写了,都不见佳妙,索性自个大笔一挥写了。好不能说多好,坏不到哪儿却是敢自信的。

这当然与我的信念有关,在我看来,读书人写一笔好字,是天经地义的。天天写,留点心,就坏不到哪儿去。再说,我还真的有这份雅兴,到了街上,或是到了风景名胜之地,不管是本地还是外地,见到好的招牌或是对联,心有所动,每每会伸出手指在空里写写。妻子若在跟前,准会说又发神经了。妻子也多次劝我练练字,总是说,正经事还做不完,哪有时间做这号闲淡事。写字是平日的功夫,岂是练练就能长进的。

退休之后可就不同了。一大举措便是,将多年弃之不用的大砚台搬出来,藏之不用的好笔好墨找出来,没事了写上几幅自赏自乐。过去是坐在电脑前的时候多,现在则是站在书案前的时候多。更多的时候不是写,而是看,看书法书,看名家的字帖。什么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还有什么《书法精论》一类的书,不知看了多少。几百元一册的《王铎书画编年》,近千元一册的《郭沫若书法集》,不用咬牙也都买了。郭氏的“回锋转向,逆进平出”之法,看了许久才悟出其奥妙。不光写,不光看,还针对自己字的毛病记些心得。比如前几天的日记上就记着这样的话:

这次在广州见到新出的《作品》,封三上将我去年为作家书画展写的一幅字登了出来。与今日相比,这幅字显得有些稚嫩了。这几个月练字,读了许多书,看了许多帖,针对自己平日写字的缺陷,着力要改进或者说要做到的是,整体宜收缩,不排除周边的外放;笔画宜粗壮,不排除某些不重要笔画的细而有筋;竖画宜短(如木字旁的竖),不排除某些字的末笔长而有力。不管笔锋多软,触纸运笔时要有硬的感觉,方见佳妙。至于行与整幅的布局,还当细细揣摩。摇曳多姿,倚侧有度,该是从现在起就应当留心的。

说了这么多,那位远方的朋友若见了,千万别以为我又要开辟新天地似的,不会的,大半辈子写文章,得的那点虚浮之名,尽够我享用了。字嘛,还会写的,还想写的更好。那功用,不过是修身养性,以遣永日,以度残年而已。清代名士项忆莲先生说的好,“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这话说的太对了。

责任编辑吴沛

猜你喜欢
钢笔字毛笔字书法展
一不小心就……
祝北京冬奥会书法展开幕
最想要的礼物
毛笔字的《体育课教案》
向彬师生书法展作品选
小学钢笔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怎样指导小学生写好钢笔字
个性毛笔字签名 就这么简单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