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好比春江水

2008-02-01 05:49
山西文学 2008年1期
关键词:河津博客黄河

唐 晋

黄河上的渡口数不胜数,能够以黄河命名的,唯有河津。

差不多二十年前,喜欢听日本作曲家宗次郎的《大黄河》,那种融聚了雄浑、空彻、透亮和优雅的音乐宛如最高处的云朵,让人欲蹈欲歌。所以,才有这样的诗句诞生——

突奔的高原,求索于浑然,你的大水激流不止

永恒的水意,如利刃凶猛地劈开峡谷,平揽大山

哦,是这条必经之河吗

她昭示着我们在大地上肆意的行走啊

这些诗句选自无哲的组诗《迎着黄河的崇高》。1990年6月,我与无哲第一次见面,那也是我第一次来到河津。在我们相见之前,他主办的诗歌刊物《世纪风》和我与金汝平、雪鹿等人主办的《东方诗人》已经交流了一段时间。其间,无哲的诗作《高更的大溪地》和我的诗作《吉檀迦丽》相互发表在对方那里,因为喜欢,我们不约而同地为对方的作品写了评论。……那一宵的痛醉啊!无哲、无晴、无休、荒原、东文,还有唯智,这些《世纪风》的干将,陪着我和现在央视作策划的作家王进,小杯换成大碗,觥筹交错,逸兴遄飞。谈了些什么已经无法回忆,但每个人都深深地醉了,青春的颜色从苍白的脸上疯长而出。第二天,我们来到黄河岸边,一只涂着红漆的大铁船,承载着我们的沉默与冥想,不住地在河水中摇晃……

想起这些时,我们正在大雨中疾驰。

国庆前夕,在平遥国际摄影节上见到了十几年不曾再见的无晴兄弟,现在的网络上,他已成为大名鼎鼎的闯王。于是便有了这次河津行的缘起。然后,赵泽亭、麻小燕夫妇相邀出游,无哲早早做好了准备。我们在大雨中疾驰,最后穿越大雨,来到河津。

太多太多的朋友,太丰盛太丰盛的宴席,“无哲捧出杏花酒”。隔了一个多星期吧,再一次见到无晴;隔了一个多月吧,再一次见到无哲;隔了十二三年吧,再一次见到荒原;隔了十五年吧,再一次见到东文和无休。近乡情怯啊,弟兄们彼此间的沉默反而重了,微笑,一饮而尽,微笑,一饮而尽。不擅言谈的王洪亮,诚恳幽默的李宝民,俊逸优雅的卫文英,都是将半杯酒倾入口中。那一刻,我不禁想起一句诗:

苹果的灵魂,行走在转世的路上

如果没有记错,这应该是卫文英的句子。

哦,一洗清秋!这位腼腆娴静的才女,第一次见到她。在我的侧面,她的头发带有佛罗伦萨的气息,一如宫廷画师擅长的造型。无哲主办的诗者博客圈里,她是一位称职的管理员。在山西,她又是极少数创作古体诗词者中的一员。不过在金汝平教授和麻小燕女士的眼里,她的散文更显迷人的魅力。

哦,要说说王泽生了。他匆匆从别处酒席赶来,人未落座,左手执瓶,右手握杯,依次与我们干掉。这位以小说见长的人,血液里流淌着的却是浓烈而滚烫的诗性。

从市区赶来的徐小兰和周友斌也是首次相见,虽然在博客上大家早已熟悉如故。徐姐比博客照片上显得更为灵动,更为白皙,不消片刻,数杯酒已经喝掉,让人领略到她豪放的一面。徐姐的散文是博客圈里的一道风景,那种骨子里溢出的人性关怀,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生命的得失苦乐剖示而出,宛如溶溶月色,淡淡荷风。

周友斌,喜欢他的摄影,喜欢他写下的那些激越的文字,喜欢他文字里的质问,当然,还喜欢他不厌其烦的精益求精。友斌人与照片几乎无二,当时涂夫刘来观赏桃花和龙门美景,照片里的友斌就是眼前的友斌,一样的俊朗,一样的沉稳,一样的有着潜在的不羁。席间友斌没怎么说话,只是来者不拒地喝酒。我想起他在文章里对我的那些夸赞,某种意义上也是对他自己的夸赞,因为佛说,他人即镜像,视人如何,则己心如何。所以,做一个正统文人,秉持文人正气,热爱一切美好事物,也正是他的本性、他的追求。

畅快啊!写到此处,酒意萌生!

那一次记不清是否在黄河边唱起了民歌,无晴,哦,该叫他闯王,以及东文、荒原,一致说那次肯定唱了的,于是,众人合影之后“咸与K歌”。去得晚了,包间小小,反而使我们济济一堂,热闹自然形成。不管是不是在高高的崖岸上,是不是隔着遥远的河面和朦胧的想象,是不是瞄着对面圪梁上的妹妹,歌声反正是响起来了,高亢,低回,悠扬,婉转,仿佛真实心绪,又像黑夜里无形的河水。徐姐的歌声甜美,颇有专业素养;无哲的歌声豪迈,气宇轩昂;小燕的歌声古典,情真意切;泽亭的歌声苍凉,透彻心扉;闯王的歌声坚实,明朗得如同解放区的天;金教授的歌声自如随意,引发听者的遐想。最奇的是王泽生,两首孙楠的歌十分到位地演绎而下,用徐姐的话来说,理解力在孙楠之上。他的音质非常好,高处能有金属音,不得了。鲜花在手中传递,掌声不停地轰响——最后,终于请出了腼腆的一洗清秋。毕竟西湖二月中的感觉,她选唱的是李清照的词《独上西楼》。在我最近的写作计划里,我列下了这样一些题目:西楼,西江月,西风,西洲,西陵,西泠,西凤,等等。在此之前,我曾经听过这首歌,因此,在清秋的歌声里,我想起了另外一些事情。或许,大家都想起了什么,那样古典的忧愁,那些看不见的东西,难免使人失陷,结果竟然都忘了为这位勇敢的女孩子献花。所以,当清秋对徐姐说,感谢你的花,我才突然发觉,这个夜晚由此完美了起来。

还有“张生”。几个月前在太原我告诉他,有机会再去河津,一定要拜访他的茶馆。我,泽亭,无哲,东文,闯王,宝民,泽生,以及清秋,于是享受着他的顶级普洱,那时天已经很晚,数泡后的茶色有如室内的光华,古筝曲低低地响着,若有若无,秋虫般。

隔了一夜,黄河似乎变得更加浩瀚。驳船驶向远处的龙门,猛浪若奔。在启船的瞬间,孙云苓从运城赶了过来,还有未曾谋面的贾吕二位诗人。与云苓对视着,相互在问,有几年没有见了,屈指算来,上次作协大会已经过去了四年多。这位唐朝美人独立船头,如果在唐朝,想必水鸟会纷纷落下,黄河大鲤鱼会沉人泥沙。我想起她在文章里是如何如何地描述一件旗袍,描述她那横贯三代的典雅。在拍照时,她一次次地脱下黄色的救生衣,露出自己缀着蕾丝花边的大衣,和被河风吹舞着的粉绸纱巾。每次看照片,她总是问,我好像闭眼了。我说,没有,是你的笑太大了。

砥柱也好,锚链也好,瀑布的痕迹也好,壁上大字的残留也好,逐渐关闭的石门也好,五种用途合一的大铁桥也好,五连张的小鲤鱼跳龙门邮票也好,悬于高空的缆车也好,浓重的秦腔也好,虚无缥缈的耿国也好,都在一种空明中远去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更为真实的、有着香气的山野佳肴,是高度数的纯粹的白酒。盘盏声里,湿地迎来了它喧嚣的中午。为什么不醉呢?即使不醉,为什么不喝出些醉意呢?即使没有醉意,为什么不放纵自己的感情呢?这么好的兄弟姐妹们,这么好的魏国的山川。诗人们,满上,干杯!

还有党家山。细雨知时节,伴着我们在这个历史悠久的村落里穿行。

晚上在西安,我接到王泽生的短信。他说,我们刚从陕西喝酒回来,大家喝酒还是想起弟兄们,少了你们少了情趣。后来,我看到他们在黄河滩上放歌的文字,我想,那一定是我们离开党家山之后,河津兄弟们意兴索然,尽情吼出些许空落、些许郁闷,直到暮色比现实沉重起来。事实上沉重哪里都有,包括夜里的西安。

后来寻找了阿房宫的遗址,在大慈恩寺拜谒了玄奘法师院。后来去了法门寺。后来是普救寺、蒲津渡和关帝庙。到达永济时已经很晚,饭后与泽亭寻了网吧与朋友们“相见”,直到夜半。谈起乐朋,想到过往匆匆,没有联系。今天博客上看到他的留言,不觉略有怅然。聚散嘛……

北上一路雨境。不曾想太原的朋友早已在酒店安排了晚宴,又是一场酒兴。涂夫刘从长治驱车赶回,谋得一醉。只是没有人醉,惟意醉耳。那么,唱歌?

以歌开始,又以歌收尾。兴尽。

上班的路上决定要写下这篇东西,记下这很快会丧失的一切。远处高楼上忽然飘下这渺茫的歌声,山歌好比春江水,斯琴格日乐的。非常爽。

责任编辑白琳

猜你喜欢
河津博客黄河
山西河津:新型农民“触网” 特产俏销他乡
诗画河津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
河岸的花
山西河津小停村戏台题记考实
我为博客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