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立人
高三师生的寒假,注定是个颇不宁静的假期。无论在校或在家,这一个月的时间都是弥足珍贵的。要想在这一个月内取得最大的效益,决不能将其简单视为增加了二十多天的课时,而应从高三语文备考的阶段性任务和高三学生现存问题的特定需求出发,使这二十多天真正成为高三语文学习中的加油站。
下面,本人从知识积累和能力训练两方面对寒假语文复习工作提出一些策略,希望能够对我们的备考教学有些帮助。
盘点与激活——知识性备考探究
中学语文教学,不是纯知识教学。它和数理化等知识学科的教学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那种“知识树”式的复习——将语文知识浮泛化、细琐化、理论化、词典化的做法实不足取。另一方面,高考尽管从本质上说考的是能力,但这“能力”不是架空的,须由必要的知识、原理来支撑。确切地说,高考所要求的“能力”,是学生调动必备的语文知识、原理,沿着科学的思维路径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迎战高考,我们必须弄清楚两个问题:①哪些知识、原理真正有用?②如何将这些必备的知识、原理用起来?
基于此,本人提出“盘点激活”的策略:“盘点”,指明确高考必备的知识底线;“激活”,指教会学生将这些必要的知识用起来以解决实际问题。
高考语文学科必备的知识主要集中在字、词、句及古诗文阅读等方面,死记硬背的成分很少,重要的是将知识灵活运用起来,我们仅举两例:
例1.语病知识
[成分残缺或赘余]包括句子成分残缺和句子成分赘余两个方面。如果不符合省略的条件而缺少应有的成分,以致句子结构不完整,表达的意思不准确,就是成分残缺;反过来,句子结构本已完整,意思也很清楚,但还使用了一些不必要的词语作句子成分,就是成分赘余。至于造成残缺或赘余的原因又不尽相同。
[示例]《丝路花雨》用生动的艺术形象阐明了“历史悬明镜,强盛不闭关”。
[分析]宾语残缺。动词“阐明”在句中无着落,它要带名词性的宾语。而“历史悬明镜,强盛不闭关”本身并不能与它搭配,必须补上宾语中心词“真理”等。
【解说】
语病辨识,是高考考查的一种能力。命题者希望考生借助语感来对6种语病做出准确判断。由于口语中大量不规范用法的侵蚀,考生无法全部凭借“语感”来顺利攻克这类试题。因此,只有将语病涉及的知识“细化”:①识名目——能够列举《考试大纲》中6种语病的名称;②分细类——能够把握每种语病的具体表现;③集病例——能够用一个典型例句来支撑上述结果。以“成分残缺或赘余”中的“残缺”为例,通过对语病知识的“细化”,我们知道“残缺”有“主语残缺”“谓语残缺”“宾语残缺”等表现。仅以“宾语残缺”为例,我们做出上面的“病理”归纳,以此来看下面两个近年高考试题中的句子:
①中央财政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地方财政也将设立助学专项资金。
②天津市为大部分农民工办理了银行卡,建立工资“月支付,季结算”,维护了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第①句中动词“扩大”的宾语“范围”和第②句中动词“建立”的宾语“制度”缺失,属于宾语残缺之病。在口语中,上述两种说法不影响表意,故埋伏其间的语病很容易被忽视。经过归纳与比对,问题便浮出水面了。将一些看似零散的试题重新归纳组合,将一些看似简单的知识加以细化与深化,是语文学习中的经常性工作。
例2.修辞知识
[比喻]利用乙事物来说明与其本质虽不同却又在某方面有着相似之处的甲事物的一种修辞方式。
[作用]⒈将陌生的东西化为熟悉的东西,将深奥、抽象的事理变得浅显易懂;⒉将平淡的东西表现得生动、形象,具有重要的审美作用。
[试题链接](2004年高考全国丁卷散文阅读《快乐的死亡》试题)
(原文节选)我不害怕自然的死亡,因为害怕也没用,人人不可避免。我也不太害怕痛苦的死,因为那时代已经过去。我最害怕的就是那快乐的死,毫无痛苦,十分热闹,甚至还有点轰轰烈烈。自己很难控制,即很难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因为我觉得喝酒不一定完全是坏事,少喝一点可以舒筋活血,据说对心血管也是有帮助的。作家不能当隐士,适当的社会活动和文学活动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对创作也是有帮助的。可是怎么才能不酗酒,不作酒鬼,这有益的定量究竟是多少呢?怕只怕三杯下肚,豪情大发,嘟嘟嘟,来个瓶底朝天,而且一顿喝不上便情绪不高,颇有怨言,甚至会到处去找酒喝。呜呼,快乐地死去!
文章最后一段关于喝酒的描述和议论,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①运用了类比(比喻)的手法,将参加社会活动类比(比喻)为喝酒,将过分热衷社会活动而不再创作类比(比喻)为酗酒。少喝有益健康(有益创作),多喝则无益,酗酒则造成“快乐的死亡”(没有作品发表)。②通俗易懂,极富讽刺意味,起到生动形象的批评作用。
【解说】
修辞知识,在《考试大纲》中本属“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领域所涉及的内容。而在实际考查中,修辞问题常常体现在古诗鉴赏和散文阅读中,作为鉴赏评价级的选择性试题出现。上面这个例子涉及的“类比”问题,即令考生将比喻修辞的基本原理与《快乐的死亡》中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作答。这就要求我们:①能够掌握《考试大纲》要求的8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②能够读懂每一篇(首)有待鉴赏评价的文学作品,明了某种修辞手法在“这一篇(首)”中的作用;③能够将修辞原理与作品实际结合进行恰切表述。
不止于对静态知识、原理的识记,更重要的是将它们“激活”——在应用实践中将“知”转化为“能”,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任务。
为期一个月的寒假中,如果我们能带领学生将高考必备的基础知识做一番梳理,再结合相应的高考试题,点拨学生将知识真正地用起来,将为下学期的总复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知识复习,重在有用;每日复习,必有收获。这应是高三语文教师的基本态度。
思维与表达——能力性备考探究
尽管语文学科与数理化等学科存在很大的不同,但就高考而言,它们又有共同的一面,那就是思维训练乃当务之急。目前高三学生的弱项,无论是阅读还是表达,究其实都是思维水平较低的表现。即将实施的高中课改,强调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而体现语文素养的三根支柱——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的核心依然是学生的思维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语文积累,固然包括字词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能量的积蓄——这种能量积蓄将改变“记忆再现”式的解题观念,向着理性的科学的动态的理解、判断、阐述、分析转化。而这种阅读和表达方面的能量积蓄尤其需要在日常复习训练中得到落实。
让我们以阅读和写作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例1.(2007年高考全国甲卷第8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夫妇讼其子不孝者。 讼:控告
B.重荣起于军卒,暴至富贵。暴:突然
C.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谨:严格
D.姑息重荣不能诘。诘:追问
答案:C
【解说】
近年来,全国卷对古文阅读的考查是颇具匠心的。从表面上看,命题的内容、形式沿袭的是多年以来的老路,但细细揣摩,便不难发现其分明的导向意义。以2007年古文阅读中的实词理解为例,这种思路体现得很清晰。上面示例中,对C选项“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一句中“谨”的考查,其意图不在于记忆,而在于合理推断。如果考生将视野扩大一些,便会观察到更为广阔的语境:
“是时,高祖与契丹约为父子,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重荣愤然,以谓‘屈中国以尊夷狄,困已敝之民,而充无厌之欲,此晋万世耻也!”
可见,高祖的“谨”是与契丹的“骄”相对的,是与重荣所批评的“屈中国以尊夷狄”“万世之耻”相关的。因此,“谨”在此处的意义为“小心,谨慎”,是说高祖对契丹赔尽小心,不敢动怒,而绝不是什么“严格”之义。再参照文中与此同义的另一个句子“契丹数遣使责高祖,并求使者,高祖对使者鞠躬俯首,受责愈谨,多为好辞以自解……”,“谨”的意思就更加分明了。
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并不要求考生死记硬背字典义项和语法知识,以一种“记忆再现”式的观念来解决问题,而是要求考生学会在具体语境中借助相关信息合理判断词义、句意。这便是以阅读能力为立意的命题思想的体现。
例2.(2007年高考全国乙卷试题)
总想为你唱支歌(节选)
⑺在大西北我曾拣回一枚戈壁石。谁也无法读出它的年龄,谁也无法估出它的身价。它体不盈握,状若鹅卵,但通体的赤红中沁着几缕淡淡的乳白,红白相间的石纹如涌动的江潮。记得那天就是这石纹吸引了我,从此我们再没分离。月光溶溶地罩着它,珠圆玉润般生辉,沉鱼落雁般美丽。多少夜我与它默默对视,静谧中总听见一个声音在呼喊我。那声音苍凉而低沉,那声音遥远而神秘,那声音从不可知的地方飘来,又消散在不可知的地方。每每从沉思中醒来,心湖里便又涨潮似的涌动一层情思。
⑻也许有那么一天,大家会猛然醒悟: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那里挤满了人,矗满了楼,停满了车。人们会发现,大西北正在呼唤我们。尽管那里的风是干燥的,水是咸涩的,但那里有可以让鸟儿展翅翱翔的天空,那里有可以让生命茁壮生长的绿洲。是的,会有那么一天,大西北会像海市蜃楼一样美丽,到那时,倾斜了的世界会重新平衡。
⑼大西北并不苍白并不无奈的黄土地呵,总想为你唱支歌。
【解说】
现代文阅读,无论是科学类文章还是文学作品,命题立意都只有一个——考生精读的意识与能力。而精读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对文本中精要性信息的分析、筛选、辨别、推断上。读一段文字,如果不能让重点信息从一般信息中浮出水面;读一篇文学作品,如果不懂得最重要任务是揣摩作者情感态度,那么,考生的阅读能力就永远无从提升。上面的示例,为我们展示了考生阅读思维应有的水平(横线为笔者所加):重点实词(如“美丽”“情思”“呼唤”等)揭示了作者的情感,乃情语;重点虚词(如“但”)标志着情语的方位;重点句子(如“倾斜了的世界会重新平衡”“总想为你唱支歌”)则阐明了作品的主旨。对文中一词一句的敏锐感知,是阅读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这正是我们应着力训练的。
上面两例也许能够提示我们:语文备考,如果不从思维的角度给学生“洗脑”,做再多的题也是收效甚微的。
例3.(迁移对接——2007年高考全国甲卷试题以“帮助与回报”为材料)
受人点滴恩,当以涌泉报。这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在施与受的交接中,我们走出困境,完善自身,丰富人生。这个世界上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太多了,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相识的不相识的人们给了我们太多的恩惠,而我们又怎能来而不往呢?如果只有“受”而没有“施”,我们的“受”又从何来呢?在观众口碑甚佳的央视《百家讲坛》节目中,那么多学界雄鹰闪亮登场: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周汝昌、叶嘉莹、白春礼、厉以宁、冯骥才、龙应台……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在光与影搭建的讲台上传递着人类的精神。与其说“聚集知识精英,共享教育资源,传播现代文化,弘扬科学与人文精神”是《百家讲坛》的办学理念,不如再加上一条,那便是:传承文化精华,回报祖国人民。这些著名的专家学者,以其渊博的学识,反哺生养自己的人民,服务于社会众生。这不正是知识分子表率精神的体现吗?《百家讲坛》的功绩,不在于它打造出一批学术明星,而在于它“学术平民化”的理念下,涌现出一批用学术回报社会的“人民公仆”。
(迁移对接——2007年高考北京卷试题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引发的联想”为材料)
细雨,只要湿衣,便不会永远不见;闲花,只要落地,便不会永远无声。在我们看来,做学问就意味着坐冷板凳,这是一项相当清苦、相当寂寞的事业。尽管有人博得大名,但还是有更多的学人一生默默无闻,他们的见解与著述要么沉寂在高高的象牙塔里,要么湮没在喧嚣的人潮中。而《百家讲坛》的出现,不仅使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周汝昌、叶嘉莹、白春礼、厉以宁、冯骥才、龙应台等响亮的名字离百姓只有一屏之隔,更使易中天、于丹、王立群等原本并不知名的学者成为时代的宠儿。无论是著名学者还是普通学人,在他们成功之前,要熬过多少“不见”“无声”的岁月啊,只要你能够坚持、能够等待、能够在寂寞中永远向前,总会实现自己的价值,总会迎来沐浴细雨、品嗅闲花的万千知音。我相信,这催春的细雨、这送春的闲花,他们无声的精神与品格是文明繁衍的动力,是人类生存的根基。
【解说】
假期总归是闲暇比平日多些,学生看课外书、看电视电影的可能性也比平时多些。作为高三老师,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世事洞明皆学问。甚至休闲娱乐也是学习,尤其是在作文方面,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多加揣摩电视节目和报章杂志中的生活现象,以备写作时类比、联想之用,免得写作时面对话题搜索枯肠做无米之炊。上面的示例,就是学生看过《百家讲坛》后写下的作文片段,同样一个材料,经过思考和感悟,便可以为我所用,适用于多个试题——此间,提升的是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样的假期作业,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均可以成为作文的素材。一部电影,一首歌曲,一篇短文,一段相声……不怕我们有所爱,只怕我们无所爱。爱,又不停留在儿童式的好奇心上,从游戏生活深入到感悟生活,那么,《焦点访谈》《百家讲坛》《艺术人生》、姚明、贝克汉姆、“超级女声”……均可成为你笔下的对象,应了那句话: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我们的学生如果度过的是这样一个充实的假期,他们的语文能力定会有所提高。
寒假复习,一句话,我们应竭尽所能,将思维习惯、思维方式、思维步骤的培养和训练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来。在高考的所谓“思维难点”上有所作为,这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是寻求一种“别人补课我也补课”的心理安慰。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寒假一个月,还应注意劳逸结合,不要弄得学生过度劳累、身心俱疲,从而导致新学期打硬仗时体力不支。从这个意义上说,寒假是加油站,既是学业知识方面的,也是体力精力方面的。
愿我们拥有一个充实、令人振奋的假期。
(北京市第十四中学 10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