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凌云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思想政治的教学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这实际上向我们传递了一个极为强烈的信息:智慧高于知识,创新重于守成。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在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多种多样,基于政治课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创设民主宽松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要创造这样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就要求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民主宽松。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根据对教材和问题的理解,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教师要能容忍学生所犯的错误,并及时进行思维点拨,这样才能形成“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自由深入地思考问题,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如在教学“人生价值的实现”一节内容时,在课堂上展示袁隆平成长的有关资料,让学生讨论。由于课堂气氛民主宽松,学生在热烈讨论中不仅完成了“人生价值的实现”这一“严肃”内容的学习,而且进一步掌握了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如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与内外因、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在深入的讨论中,学生还就相关热点问题如“西部大开发”、“中学生出国留学热”等展开热烈讨论,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二、深掘教材,培养思维能力、
知识在教材、教学结构中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揭示思维方法在知识相互联系、相互沟通中的纽带作用,引导学生把握教材的思维脉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借助教材目录把握教材体系,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思维脉络,并学会知识的检索和整理。因为,政治知识在结构编排上体现了一定的思维方法。如政治常识教材的第一课的编排,先阐述国体、国家职能、政体的一般知识,再叙述我国的国家性质、职能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体现了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法。
其次,政治科目各内容间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如哲学常识中,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的知识是相互渗透的,在叙述唯物论时就贯穿了辩证法和认识论的思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发散思维等能力。另外,引导学生把握教材分析过程的思维方法,对培养、提高学生的归纳推理、演绎推理以及创新思维等思维能力是极有帮助的。教材在引出、阐述某一概念、原理时,也是按照一定的思维方法进行的。例如哲学教材中“物质”这个概念,教材是通过事物的物质形态分析归纳出来的,这体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维。
三、走进生活,提高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为了有效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让学生密切联系生活,引导学生活学善用,在分析求真中不断提高各项思维能力。要紧紧抓住周围典型的生活现象,让学生进行讨论,并利用所学思想政治知识,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常抓不懈,可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意识,一旦他们具备了这样的一种习惯,便可以在不断的认识实践中自动、自觉地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另外要密切注意时事热点,引导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品质,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四、“事”“理”结合,拓展思维领域
在具体教学中,主要用两种方法引导学生“事”“理”结合、拓宽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是:一“理”多“事”,即用一条政治学科的原理来贯穿相应的一系列事例。二是:一“事”多“理”,即要求并引导学生努力用政治学科乃至其他学科的知识多角度、多侧面剖析同一事例。如西部开发中的“西气东输”工程,可引导学生从政治常识、经济常识、哲学常识等学科内容的知识加以分析,也可以从历史、地理学科的角度加以分析,这样使学生的思维更趋活跃,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思维方法,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才能使学生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