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桂平
《现代汉语》是师范学校的一门必修课,主要内容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对于以后将要从事小学教育的五年制师范生来说,系统学习这些内容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我在师范学校从事现代汉语教学工作多年,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模式,即先由教师讲解语言理论知识(精讲),然后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运用(多练),概括起来即是传统的“讲练结合”模式,这也是汉语教学常用不衰的“法宝”。由于语文新课程改革更多的是针对“语文”教学,而处于语文教学范畴的汉语教学很少被人关注;加上师范学校间的汉语教学的交流很少,因此大家对“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深信不疑、乐此不疲。平日的汉语课堂教学常常是“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学生缺少生动活泼的学习热情,缺少积极踊跃的参与。在单纯的“讲”和“练”中间,学生少有快乐的学习体验,更少有对汉语学习主动的探究,纯粹是为了学习而学习,甚至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因此学生对现代汉语课的认可度不高,大部分学生认为汉语课枯燥、难学,学习兴趣不高;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现代汉语的学习用处不大,所以学习动力严重不足。重复而低效的课堂教学实际促使我们对自己的一贯坚持的传统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从思考中去探究五年制师范现代汉语教学的新思路。
一、对备课的思考:要把学生放在心里
我教汉语课多年,对教材知识点、重难点把握得都很详尽(为课堂上的“精讲”作准备)。虽然很清楚备课要备两头,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但一到备课时就全然忘了学生,眼里只有教材;全然不考虑学生该如何去学,心里只想着自己该如何去讲。比如在“词义的特点和演变”一节内容的备课时,笔者不辞辛苦翻阅了许多语言词汇学著作,搜集了很多鲜活而生动的实例,以便充实教材内容;然后根据想当然的猜测和估计确定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同时从自己的以往的教学经验去考虑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至于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知之多少,如何去知效果更好,则很少进行分析和调查。这样的备课实际上缺少对学生的基本了解和学情的分析,学生学习的效果很难保证,事实证明这样的备课并没有真正地做好上课的准备,这样的备课只能产生教师对教材对知识的关注,缺少对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关注,上课时还是学生跟着老师走,老师跟着教材走。
“因材施教”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话,但在自己的意识中“材”却往往成了一成不变的“死”教材,唯独没有对学生这个“活教材”的思考和了解。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什么看法,他们是怎样学习汉语的,其中的感受是怎样的,有什么爱好、建议、想法、困惑等等,都需要我们去了解和认识。备课时多想着学生,“胸有学生”才能避免教师对教学过程的主观假想和一厢情愿。李政涛博士在“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育人价值”的讲座中提出:课堂目标制定的依据一是教材,二是学生。在学生方面要了解学生已经有什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情感、兴趣、需要;要知道学生还缺什么,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障碍是什么(障碍点、难点往往是学生的发展点);要分析学生个体的差异是什么,学生的年龄特点、年级特点、专业特点等等。新课程倡导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和能力的形成。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和分析,没有这个前提一切良苦用心都可能枉费心机。学生是备课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终点。因此只有把学生放在心里,才能真正落实备课环节。
二、对教学模式的思考:从“先讲后练”到“体验”和“发现”
在教学“词义的特点和演变”这一节时,课堂上教师先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理解词义的三个特点即客观性、概括性、社会性,学生在回答时大都是把书上的要点复述一遍,很少有自己深入的思考,更没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和问题。接着教师分别举出几个生动的例子来补充讲解词义的这些特点,以加深学生的认识。在学习词义的演变时,教师把煞费苦心找来的例子一一给学生展示,并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让学生明确词义的变化有三种情况: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这样本课教学任务便告一段落,最后教师布置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分析古今词义变化情况,巩固所学,教学任务到此便基本完成。整堂课教师讲解清晰,学生表现认真,有问必答,配合默契;没有什么突发事件,一切都很“顺利”,这就是笔者平时现代汉语课堂教学情形的一个缩影,也是汉语课堂教学的“讲练结合”惯用套路的再现。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师驾驭和操纵了课堂上的一切,而一切又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这恰恰暴露出汉语教学的窘境:学生的学习仍然在教师的命令之下,还是被动地根据教师的指令来进行学习的。而不是他们自己在主动学习,他们并不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上一切都是按教案预定的计划进行的,很少有“意外”发生。因为教师先入为主的讲解是绝对权威,高高在上,学生也只有全盘接受,教学过程缺少了学生的思考、参与和体验。课堂上教师是先教给学生知识(主要是通过讲的方式),然后让学生根据讲的去做练习(主要是通过练的方式),这是一种先建立知识体系再去解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即演绎法模式,这种模式对于只有初中基础的五年制师范生来说,不符合他们的认识规律和汉语教学本身的规律。因为这样只能让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能让学生学会解决一些问题而不会发现、提出问题。从以上“词义的特点和演变”课例中可以看出,教师上课的过程实际上只是把教材内容搬到教案上,再搬到课堂上的机械重复的“搬砖”过程,学生所获得只是书本上静态的知识。而这种缺少体验和发现而被动接受得到的知识,是很难内化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中的。
语文课程标准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中提出:“语文有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不仅点明了语文(包括汉语)教育的特点,更给语文教学指出了科学的教学思路、方法,即一切语文教学都要遵循语文教育的特点。“词义的特点和演变”一课的教学中,如果一开始能让学生接触大量的语言实践材料,学生就可以通过观察思考,从中自己总结词义的特点和变化规律,他们就会真正体会到词义的特点和演变方式。同时不仅能体会到古今词义的不同,还会发现词义演变中一脉相承的关系……这中间就会有动态知识的生成,有意想不到的问题发现,这对静态知识的获得无疑是一种超越,学生在自己的思考发现中也会有更多收获。在此基础上教师再适时点拨引导,最后让学生结合自己周围的语言实际去搜集实例,探究身边词语词义演变的历程,(如“老板”一词的演变史,“爪牙”原来就是坏人吗?词的意义是瞬息万变的吗?)学生学习汉语的感受就大不相同
了。建构主义认为:人不仅有客观性知识(学术性知识),还有主观性知识(人的经验),人的经验也是很重要的知识。人获取客观知识的过程应该有主观经验的参与,应该是通过学生主体的实践,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主动地发展,积极地建构,而不只是老师向学生传递或者变相的传递。由书本世界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开放,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来学习和吸附新的知识,基于这种理念下的教学行为就由一成不变的静态讲练转变为动态生成的发现。这样学生就不再会感到汉语学习只是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和枯燥无味的理论,不再感到汉语学习只是讲练结合的简单过程,而会感受到汉语是一门源于生活并与自己的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丰富多彩的课程。
讲练结合的教学行为实际反应了用演绎法组织教学内容的模式,一味使用演绎法教学,不但易使教学单调呆板,而且容易禁锢学生的思维,使其认识水平难以超出现成的知识范围,不利于培养独立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难以便学生体验到发现的乐趣。结合师范生的年龄特点可知,十五六岁的孩子很难接受纯理论的解释,对一条条的规律不好理解也不感兴趣。但汉语学习又不能脱离理论的指导,所以在理论和规律的认识上,要避免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和死记硬背的理解模式。在发现教学法中,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概念和原理,而是引导学生在对问题现象的探索中总结发现规律。“发现法既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法,又是教师的一种教导方法,是最有前途的方法。”(《教育思想的革命》张先华著北大出版社185页)
三、对学科性质的思考:并非只是工具
毫无疑问,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是汉语课程的最显著特点。但问题是汉语课程是否只有工具性,或者说是否只是一门纯粹工具性的学科?《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这样表述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在我们习惯的意识观念中汉语只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几乎意识不到它人文性的一面。意识决定形式和方法,基于这种认识,讲练结合的方法才一直主宰汉语教学的课堂,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也深入人心。其实语文是文化,语言也是文化,因为语言负载着文化,传承着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文化。钟启泉教授也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形式”与“实质”的两个侧面。因而汉语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形式”的学习上,而应包含语言本身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汉语的文化性是特别突出的,如它的词汇和短语系统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成语的凝练深刻,歇后语的妙趣横生,惯用语的形象生动及词的理性义的准确、色彩义的鲜明、联想义的丰富等等;又如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字形不仅有神韵,有审美价值,而且与意义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人倚木为“休”,手在树上为“采”,画个人的侧影代表“人”,画出树冠树干树根就是“木”,指出树根就是“本”,点明树梢就是“末”等),因形而义,因义而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是汉字特有的极富创意与文化内蕴的造字方法;还如修辞方法中的双关、对偶、顶真、回环等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不照搬印欧语法的理论,照搬西方分析的思维方法,才能从作为母语的汉语的规律出发,重视现代汉语教学的人文色彩,树立新型的汉语教学的价值观。
当然目前现代汉语教学的窘境并非全是“讲练结合”惹的祸,主要问题还是教学理念的滞后。没有了科学的教学理念,一切教学方法形式的更新往往只会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走不出原来的老路子。其实汉语教学改革说到底并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不只是教学形式如何变化的问题,而是教育理念的更新问题。只有真正从观念、意识、思想上加以更新、解放并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才能从教学上的“山重水复疑无路”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