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危机的严峻考验面前,在制造业成本持续提升等不利因素影响下,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和出路在哪里?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如何加强行业管理,完善工业管理体制?
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估算,2007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11.44%。2007年中国制造业有172类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世界70%的玩具,50%的电话、鞋,超过1/3的彩电、箱包等都产自中国,制造业更吸引了大部分外资。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中国制造业仍处于世界制造业产业链的中下游,其国际地位主要体现在总量上,而在质量上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虽然如此,中国制造业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优势,其优势地位仍将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
第一,中国制造业的综合配套能力强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制造业已形成门类齐全、上下游产业配套的产业体系,能够满足国内外市场多种层次的需求考虑到综合配套成本,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还很强。
第二,中国制造业国内梯度转移的空间也很大。沿海地区一些制造业通过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已获得持续的低成本优势。
第三,中国劳动力资源仍很丰富,劳动力成本近年来虽有所上升,但比发达国家仍低很多。
虽然优势较大,但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仍处于中下游,附加值较低。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比重较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在这样的现状下,我国该如何推动制造业的自主创新?
要突破当前的这种局面,只有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制造业和信息业的融合,推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推进自主创新,以有效地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首先,要完善和落实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充分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鼓励、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其次,要加大政府采购对自主创新产品的支持力度;还要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完善企业孵化的软环境建设以及服务体系建设。
今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受国际需求放缓等因素影响而出现滑坡。其中,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特别是产品以出口为主的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困难加大,效益分化明显,这一问题在沿海地区更为突出。我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最近已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帮助它们渡过难关。但需要指出的是,当前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应当利用资源和市场约束力增强的“倒逼”机制,加快推进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发展高附加值产品,鼓励优势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现行的工业行业管理体制,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取得成效,但面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还存在管理分散、缺位,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不足等不合理的问题和矛盾,难以适应现代工业的发展趋势。
为缓解这一矛盾,国家进行机构改革,组建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其职能之一就是统筹工业行业管理。我们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切实转变职能,创新管理方式,加强和改善行业管理。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确保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不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加强和改善工业行业管理,绝不是过去管理模式的回归,而是从国情出发,把握市场规律,主要运用法律、经济的手段,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对工业行业实施必要的指导、协调和监督。
要使我国制造业在国际上有更强的竞争力,除了治标之外更要治本目前,制造业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只有加快信息化的建设步伐,才能使我国制造业屹立于世界之林,此前,《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制造业信息化是发展现代制造科技的三大思路之一,是支撑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利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技术手段。
我们也应当看到,制造业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策措施、环境建设、技术开发与产品产业化、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需要多部门大力协同,积极配合。由于我国制造业中有相当部分由中小企业构成,这些中小企业大多从事小、散、低的产品生产,如何用信息化来统领这些中小制造企业的升级换代,是各级领导机关和企业自身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各级主管部门要做好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要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推进我国产业升级的高度来重视和构建制造业的信息化格局、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理念,要把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创新体系作为一项重要试点工作来抓,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制造业由大到强,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屹立于世界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