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大学,航行在大海上

2008-01-05 06:39张彦之
大学 2008年11期
关键词:游轮室友跨文化

张彦之

◇口述/张敏

这艘载有全球35个国家200多名学生的豪华游轮从希腊雅典启航,用16周的时间环游地球一圈,中途停靠里斯本、巴拿马城、厄瓜多尔、法属塔希提岛等9个国家和地区,同时游轮上的学生们在航行途中完成一学期的全英文大学课程……

听上去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不过来自复旦大学的张敏便是这所梦幻大学中的一员,她和其他200多名学生一起,在“魔法师”——美国教育家约瑟夫·大卫·奥兰德博士的带领下,找到了通往“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那个“九又四分之三车站”。

五星级的海上移动校园

学习机会的得来还要感谢68岁的教育家奥兰德博士,他历时四年创办了这所“移动校园”,为的是让学生们尽可能多地接触不同文化。写过不少科幻小说的他思维天马行空,起初他竟然设想在一架波音747上开展短期课程。不过令他失望的是,很多人一乘飞机就想睡觉,实在不是个适合教学的地方,他最终把目光锁定在了适合长途旅行的远洋客轮上。于是,世界第二大邮轮公司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的这艘豪华游轮改装之后,便成了我们的“海上移动校园”。

这可是海上跨文化学院的“处女航”。35个国家200多名学生凑到一起,天知道会发生些什么趣事,何况沿途还会停靠9个国家!到里斯本看海是多少人的梦想,到塔希提岛旅游让多少人梦寐以求……顺利通过选拔后,我兴奋得寝食难安,宿舍的姐妹羡慕得恨不能让我一天请她们吃24顿饭。不过更幸运的是——我还获得了海上跨文化学院“处女航”的全免奖学金,学费和船上食宿费全部免交,我只需要支付从上海飞往始发地希腊以及从终点站香港飞往上海的机票!

于是我的思绪无时无刻不在飘往移动校园。及至飞到希腊的比雷埃夫斯参加开学典礼,我才真正见到了日思夜想的“海上跨文化学院”——五星级的标准让这艘高达7层的游轮看上去气派非凡。二楼的餐厅是整艘游轮最豪华的所在,踏在艳丽的地毯上,上流社会里衣香鬓影的豪华宴会场面如在眼前;一楼是个巨大的健身房、泳池,还有迷你SPA 会所。

我闭上眼睛幻想着泡在泳池里晒太阳的舒适,旁边来自巴西的室友捏一捏我的胳膊,问我有没有疼的感觉,说要给我一点真实感。我说你去吻吻那边那个帅哥,你会更加有真实感。结果那位来自新西兰的帅哥听到我们这么说,诚挚地拉了拉室友的手,室友的脸上不禁飘起一片绯红。

随处可见优雅精致的莲花灯,油黄色的木质扶梯和地板,精心漆过的床板、课桌……此外,还按大学校园标准配置了教室、图书馆、篮球场、足球场等设施。如此豪华的游轮,食宿教育全免费,我感觉自己就像置身于童话故事里只属于公主的梦幻城堡一样!

学在海上,游在海上

我甚至都规划好了上完课后做些什么,可是航行开始的最初几天里,我的感受却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晕。

因为不适应船上的生活,晕船特别严重,吃什么吐什么,那几天我觉得自己的五脏六腑都要吐出来了。

看着同行的两位学生因为适应不了船上的环境被直升机接走,我告诉自己,一不能丢国家的脸,二不能让自己这么多日子以来的期盼泡汤。所以不管身体多难受,我每天坚持按时起床。渐渐地,我竟然习惯了船上的生活。

从那以后,日子开始滋润起来。学习之外,各个专业的学生们都会举办一些活动,比如踢足球,打篮球,钢琴大赛等等,在一片汪洋之上踢足球、拔河,想想都感觉波澜壮阔。以后跟人谈起来,说我在大海上跟男生一起踢过足球,简直是炫爆人眼球的谈资!不过也有很多次,踢着踢着,足球就在空中划一道优美的抛物线,飞到大海里去了……

在船上的日子,如果不是遭遇热带风暴,一般都会有晴好的天气。下午一点钟,和煦的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我便和室友在泳池边晒太阳、聊天。日光浴一个小时,然后泡杯香浓的咖啡,坐在游轮的甲板上一边倾听着海浪的声音,一边讨论哪个国家的女孩子更有气质哪个国家的男生更帅气。

这样的校园,如同奥兰德博士起初的设想一样,没有边界,各种各样的文化都会在这里产生交融与碰撞。唯一让人抱憾的就是网速。通过海事卫星上网,网速慢得跟老牛拉车似的,简直让人抓狂,而且每个人只有250分钟的免费上网时间,平均到16周里,每天只有2分多钟。网页还没有打开,就得关掉了……如果超出250分钟的话,每两分钟就要收取1美元的费用。所以除了发发电子邮件,我基本上隔断了与外界的联系,但是一旦停靠港口城市,我就会疯狂地购买报纸、杂志,以了解外界发生的情况。

“九国”周游记

最激动人心的不是在船上的日子,而是游轮停靠港口城市时。因为这时候船上的新鲜蔬菜都吃光了,每天靠面食充饥的我们需要新的补给。当然,这不足以成为上岸的最主要原因,最让人期盼的其实是游轮停靠港口后,便可以进行为期一周的实地学习和文化旅游。

游轮沿途停靠9个港口城市——葡萄牙里斯本、巴拿马城、厄瓜多尔的巴亚基尔、法属塔希提岛、奥克兰、悉尼、上海、澳门、香港,每个学生可以在这9个港口里选择3个港口进行免费游历。几番筛选,我选择了葡萄牙里斯本、巴拿马城和新西兰的奥克兰。

葡萄牙就像一个童话王国。在那里,人们的生活特别悠闲,生活节奏超慢,沙滩上随时可见穿着泳装晒太阳的人们,所以一身规规矩矩打扮的我站在沙滩上,显得格格不入,不过也特别吸引人眼球。一天,我正在海边看海豚,结果一位葡萄牙帅哥跑来跟我聊天,用的居然是地地道道的粤语!

紧接着还有更令我大吃一惊的,打的时,出租车司机用英语跟我说话,因为我没有听懂其中的一个词语,于是表现出有些愕然,结果司机以为我不懂英语,紧接着换成了葡萄牙语。可是我对葡萄牙语更不知所以然,连连摇头。下一秒钟,司机换成了西班牙语跟我交流,我长舒一口气,因为这是我精通的第二门外语。这时,我真的是对葡萄牙人掌握语言的天分敬佩得五体投地。在这里,几乎每个司机都能熟练地运用这三门外语,司机们更换一种语言的速度简直比眨眼睛还快,他们已经熟练到不假思索的地步了!

如果要说什么地方最让我恋恋不舍,那无疑就是法属塔希提岛了,这里美得像是仙境。海水清澈见底,各色的鱼在水里游来游去。走在黑色的沙滩上,细腻的沙子从趾缝间流过,让人感觉像是活在梦境里……

来这里旅游的也是社会层次非常高的人,比如在联合国的工作人员,比如大学教授等,所以大家对保护和维持当地良好的环境都很上心。这里根本没有出租车,但是有驾照的话,可以花10美金租一天的车来一次自驾游。

催泪的告别仪式

海上跨文化学院在停靠9个国家,航行16周之后抵达了终点站香港,在那里我结束了本学期的学业。在海上跨文化学院几个月的见闻和学习,比我在此之前的20多年所学过的东西都要多。小时候学过“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现在也终于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毕业典礼是在游轮上举行的,国外的老师居然还引用了中国的古谚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毕业典礼后,便是依依不舍的告别仪式。200多名学生集中在甲板上,澳大利亚的一个男生弹起了吉他,伤感的曲调惹得大家一起相拥而泣。

不同国家的学生用不同的语言,说着祝愿,甲板上的灯光追打在每一个人的脸上。16周的相处,积淀了很深的同窗之谊,甚至还成就了不少情侣。最后,大家一起唱起了《友谊地久天长》,海风吹过来,头顶上,是呼啦啦作响的各国国旗……

猜你喜欢
游轮室友跨文化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猪一样的室友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我就吃一点
来自未来的游轮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考前紧张
史上最大游轮下水
世界最大规模游轮将停日本 专营中日航线
失望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