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獒王”背后的疯狂

2007-12-29 00:00:00李颖邱
今日文摘 2007年24期


  9月9日,身价390万元的中国“獒乇”从青藏高原落户武汉。消息一出,一片哗然。在由爱好引发的晾人天价背后,不为外人所知的动物产业经济利益链条正在缓慢成型。而藏獒,是目前最为疯狂的一链。
  
  “獒王”配种一次20万元
  
  9月19日清早,武汉郊区一个院落,一排安静独立的平房内,传说中的中国“獒乇”独居着。这时.六七个人正围着它交头接耳。
  一路开车从北京到武汉的王庆生聚精会神地看着“獒王”,非常紧张。六七个饲养员扶住“獒王”和被紧紧绑在椅子上的母獒,帮它们摆正姿势。他养的母獒发情期快过了,能不能配种成功就看这一次了。
  每年9月到11月底是母獒发情期比较集中的时段,因此也是“獒王”比较繁忙的时期。自从“獒王”落户这里,几乎每天都有獒主领着自己养的母獒从全国各地来到武汉,踏破门槛地排队等候,而“獒壬”每隔30小时才可以交配一次。据了解,目前“獒王”每次配种的价格有预约15万元,无预约20万元。
  
  为追“獒王”差点送命
  
  “獒王”的主人李福顺是武汉的一位民企老板。7月25日是青海玉树州传统的康巴节,节庆活动上安排了玉树名獒展示会。挤进人群,李福顺看见了这届展会上的“獒王” ——10条精品獒中排名第一。全场轰动,立即有人举牌喊出250万元。“价格越喊越6aqZ3E2ShKxFGeq7MdAlWrDetTyTgM2KOXm6nm/tgMg=高,参与的人越拍越多。”李福顺决定先回武汉,结果他失眠了。
  8月2日晚,李福顺带上得力干将连夜直奔玉树,路上差点翻下山崖送了命,终于在13日晚上赶到“獒王”主人索南培杰家。14日早上,小小的帐篷里已挤满了来自全罔各地的人。现场开起了拍卖会,此时“獒王”已被拍到300多万元,獒主则将价格提到390万元。李福顺随即以390万元拍得“獒王”。随后,还有老板抬价到500万元、600万元,但为时已晚,李福顺成为了“獒王”的新主人。
  玉树是藏獒发源地,全国的养獒人都盯住玉树。碰上一条好獒,交易金额高得难以预计。“许多老板开着奔驰、宝马过去,看到好獒直接把车给獒主,自己领着獒回家。”李福顺说,390万元只是有文字记录的拍卖价格最高的一次,早几年有比这更高的价格。
  
  暴利背后充满混乱
  
  李福顺说:“2005年开始,藏獒的价格上升得很快。渠道少,叫价也高,几百万元的价格早有了。”除了买卖,藏獒业另一个利润来源就是配种。有行内人给李福顺算过,配种一次15万元,9月到11月即使不是每天一次,390万元也可以很快“回本”。
  也是从这一年起,受高额利润吸引的投资者蜂拥进入藏獒养殖产业,将市场价格及交易量冲至高点。最火爆时期,一条藏獒幼犬的市场价从1999年的2000元涨到6万元。平均每天拉萨机场向外地输出50条藏獒,西宁火车站平均每天有150条藏獒被运往外地,一年里至少18万条藏獒从西北流向东部。
  然而这个市场在滋生暴利的同时也制造着混乱——藏獒买卖都是獒主自己定价,没有专门的专家鉴定评判。这种地下买卖,没有任何保障可言。比如,有的獒主会给獒染色,有的会在配种时把公獒换掉,还有的花两三百买来两三万元转手。
  
  下一个“新宠”是谁?
  
  从普洱、兰花到藏獒,我们在新闻蓝页上已记录下好几个在市场里制造“疯狂”的主角。在最新的经济评论里,把这种疯狂的投资称为“瘾经济”,最大特色是暴利和混乱共生,机会与陷阱并存。
  到底是爱好还是利益促使人们花数百万元去买一个茶饼、一株兰花或一条藏獒?在圈子里肯定没有人会跟你承认是利益。我们也相信一切都是从爱好开始的,但是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总感觉有点变了,味道。盛世兴收藏。在过热的经济社会里,小众的爱好演变为疯狂市场利润的先例屡见不鲜。经济利益链条的魔力增长惊人,后果却无法预计。人类的狂欢,哪一天会演变成自然界的灾难?
  
  (吴枫荐自《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