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去哪儿上大学?

2007-12-29 00:00:00
中国市场 2007年3期


  一年一度的高考春季招生在即,而春季招生,正是教育市场上民办高校的用武之地。从中国当前情况来看,民办高校的整体实力的确和公立大学有着较大的差距,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高教市场上,公立学校的地位在相当一段时期还是无法动摇的。尽管如此,小部分发展成熟的私立大学已经依靠自己的力量在春季招生的战场上攻城略地,开始和非重点的公立大学瓜分蛋糕了。从历史上看,中国私立大学的发展历经了无数的艰难曲折,但也创造了不少的辉煌成就。以中国民办高校目前的教学实力而论,讨论是选择公立大学还是上私立大学也许有些为时过早。但不可忽视的是,随着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逐渐转变以及社会对私立办学的日益认可,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事业正在以令人惊喜的速度发展壮大。三五十年之后,当社会的发展能够赋予私立大学更雄厚的办学力量之时,当私立大学无论在师资力量还是硬件条件方面都能和公立大学平分秋色的时候,也许我们会问问自己:明天去哪上大学呢?
  
  梦开始的地方
  
  中国私立大学的复兴一直是众多学者、教育家的一个梦想。自张伯苓先生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立大学—南开大学至今,私立大学的发展历经了无数的艰难曲折,但也创造了不少辉煌成绩。
  
  在建国以后的一段时期,由于意识形态上的原因,私立大学曾一度被取消。直到改革开放之后,北京海淀走读大学、中华社会大学、华南女子学院、西安翻译学院等民办高校才相继建立并得到教育部的认可和批准。自此,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再一次蓬勃发展起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民众受教育需求的日益高涨,教育市场对民办高教的需求也越发地旺盛起来,一批具有独特办学风格的私立大学正在发展壮大。
  而放眼西方国家私立教育的发展:早在古希腊时期,雅典的私立教育就有很大的成就。而在中世纪产生的大学则是西方封建社会教育发展的杰出成就。它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孕育着其后出现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预示着资本主义黎明时期的行将到来。而这些大学的“私立”身份,使它们具有了独立于教会和封建政权的性质。它们的发展为近代大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天的西方私立大学,不但拥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具备雄厚的教学实力,而这些在地球另一边的先行者们创造的丰功伟绩,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当今中国私立大学创办者们的榜样和目标。
  然而,站在地球这一边的我们不禁要问:中国私立教育的历史又何尝不悠久?中国社会又何尝不重视教育?其实,中国私立教育的起点可以说是很高的。自春秋时代孔子开办私塾讲学,到近代学者模仿西方学制创办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著名学府,千载而下的中国私立教育有着深厚的积奠和优秀的传统。据统计,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公立大学的数字为39所,私立大学与教会大学27所,从而形成一个三足鼎立的高等教育格局:公立大学、私立大学与教会大学平分秋色,携手并进,这样一个局面成为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现代化史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随着建国后一段特殊政治时期的结束和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到来,私立大学也经过了由被限制、打压到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的阶段。在市场经济日趋活跃和成熟的今天,私立教育重新拥有了适宜发展的环境和机遇,私立大学的复兴也因此成为了从政府到社会的共同愿望。也许我们应当记住那个无数先贤曾经有过的梦想,那个在他们心中萦绕已久的中国私立大学复兴之梦。
  
  私立大学的前世今生
  
  民办高等教育无疑是一个大市场。这个市场从来就没有因为需求的原因而萧条过。相反,除去政治上的那一段特殊年代,来自民间的办学力量一直都是社会所需要的。从当年复旦、南开与北大、清华的唱和、互补以及相融,到今天西安翻译学院、北京城市学院等院校在高教市场上的出色表现,中国私立大学的历史与现状充分显示了其生命力。
  
  
  私立大学:从何说起?
  在中国,私立大学这一称呼的由来应当追溯到仿效西方创办大学的近代。近代的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同时也掀起了学习西方的热潮。而从政府到民间的有识之士都看到了西方的大学教育在培养人才、振兴国家方面的巨大和长远的功用。于是,经光绪皇帝奏准,由大官僚盛宣怀创办的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前身)成为了中国第一家公立的现代大学。随后,由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所建的清华学堂以及赫赫有名的京师大学堂相继成为了中国公立大学的鼻祖。
  中国第一家私立大学是1919年由张伯苓创办的南开大学,它是在1904年严氏家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就私立高等教育而言,当时最著名的私立大学除南开大学外,还有厦门大学、复旦大学等。张伯苓办南开、陈嘉庚创夏大,这些创举对于当时中国年轻的高等教育事业来说,都可称为了不起的贡献。
  20世纪中叶以后,中国私立大学经历了一段从被迫停办、到恢复、到再发展的曲折历史。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的张博树教授在谈到这一特殊阶段私立大学所处的形势时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改朝换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52年下半年起,中国高等教育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结构改造,史称‘院系调整’。在这次调整中,私立大学全部被改成了公办。”
  改革开放后的新环境为私营企业的发展吹来了春风,也为私立大学的重焕生机带来了机遇。那么,在改革开放的新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民办高校和中国传统的私立大学有什么差别呢?从专家学者的角度看,私立大学和民办高校在概念的范畴上是相同的。社科院的张博树教授指出:“私立大学与民办大学没有原则意义上的区别,或者更干脆地说,民办大学就是私立大学。”他认为,无论从国际惯例角度来讲,还是从中国自身的历史沿革角度来讲,用“私立大学”指称今天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办学现实,要更准确,更明确,也更易于国际社会所理解。
   张教授认为,私立大学需要一个产权方面的界定。虽然私立大学建校、运营、发展的经费并非来自政府,而是主要依靠收取学费以及民间资本的捐献和投资,但这些投资者并不必然就是私立大学的产权所有者。私立大学应该实现产权的公共化或社会化。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坚持出资者并非学校的“老板”,才能避免出资者过多地把个人意志带入办学实践中。而事实上,这种“带入”在今天的私立学校中并不鲜见,且负面效果远多于正面效果。
  
  私立大学复兴之痛
  对于西安翻译学院毕业的小秦来说,2006年是令人高兴的一年。为了批驳因大学就业难而引发的对于私立大学的悲观论调,今年6月起西安翻译学院宣布对暂未找到工作的大学生每月补助600元生活费,。这笔钱对于正在茫茫人海寻觅工作的小秦来说,除了能解决一时的温饱,更多的是得到一种自豪感和归属感:“公立大学的学生不是照样找不到工作吗?但我们人团结,学校对学生也好,我一定会找到工作,不会混得比他们(公立学校学生)差。”
  也许有很多同小秦一样的人对私立大学的前途充满了希望,看好私立大学的复兴和将来的民办高等教育市场。然而,理性的学者毕竟不是一腔热血的学生,他们的观点与视角也许更发人深思。全国高等教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潘懋元教授就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困境问题总结出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方面。他指出,民办高等教育的复兴决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前的公立大学不断扩招,海外大学也不断跑来内地想分一杯羹,面临着各种困难与挫折的私立大学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坚韧地挺立和顽强地发展着。他认为,阻碍民办高校发展的外部因素在于政府政策不到位、社会环境不利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事实上,自民办高校这一社会力量办学形式诞生之后,政府就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引导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但这些政策要么不够开放,要么落实不力,致使在实际运作中,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待遇不公的现象处处可见。此外,社会对民办高校也存有传统的偏见,常产生有意无意的歧视和排挤的倾向,所有这些都制约着民办高校的发展。
  
  北京目前最大的私立大学之一,北京城市学院(原海淀走读大学)的常务副校长陈宝瑜教授谈起当年创办“海大”时的艰辛曲折,令人深感私立大学复兴的艰难。陈教授说:“当时开始筹办这个学校的时候,想法很简单,就觉得在公办大学呆了20年,它的弊端看得太清楚了,统得过死,没有活力。所以才想自己办个民间学校,没料到搞起这么个学校如此之难!首先,为取得合法身份,我们过了三关:第一关是市委与市政府关,当时北京已有85所公立高校,凭什么还要办新校?我们就做了个调查,证明这些公办校的毕业生都往‘上’走了,而海淀区乡镇企业、集体中小企业的在职职工中,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只占全体职工的0.4%!这样,社会需要填补毕业生‘流向’的空白,成为我们说服市政府的理由。
  
  第二关就是钱,没有钱办什么大学?我们就讲:钱不用政府操心,我们能想办法。市府说:好,只要不向国家要钱,我们就同意你办。第三关是教育部,办学申请1983年2月份就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