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时报》 2006年12月9日
“中国,羞涩的巨人揭开面纱了”
中国领导层正发起一个新运动:鼓励人们讨论做世界强国的意义,而且不再否认中国想马上成为强国的愿望。
过去的7周里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部12集纪录片讲述9个国家的强国史。专门有一群精英中国历史学家为它提供资料,这些人还负责向政治局做学术报告。
随着外汇储备达到1万亿美元,军费开支激增,频繁突入亚非中东地区,北京已把他的触须伸得越来越远。中国领导人的行事方式似乎从稳定国内局势转向扩大国际影响。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贾庆国说:“不管喜不喜欢,中国崛起正在变成现实。现在中国领导人不管走到哪里,人们都会注意。他们已经没法装聋作哑了。”
这部片子还突出了与中国领导人在国内推进的政策相呼应的历史主题。社会稳定、工业投资、和平外交及国家统一被视为比军事力量、政治开化或法治更重要。
清华大学外交事务专家阎学通在今年夏天的一个学术会议上提出,中国在经济、军事及政治实力上已经超过日本、俄国、英国、法国、德国和印度,仅次于美国。他认为,尽管要弥补中美间军事差距尚需时日,中国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增长已让美国相形见绌。中国将享有介于美国和其它大国之间的准超级大国地位。同时,中国在政治和经济实力上的快速增长会大大缩小与美国之间的实力差距。”
英国《经济学家》2006年11月23日
“中国汽车制造业上演生死时速”
中国汽车制造商们正在洋洋自得。因为在热闹的北京车展中,它们向外界展示了它们的最新设计,每款新车的揭幕仪式的展台周围都是人头攒动。在中国——这个当今世界发展最快也是世界排名第三的汽车销售市场,本地制造商表现得越发成熟。
但是,但如同十几岁的孩子竭力想装大人,中国汽车制造商蜂拥追捧高科技口碑恐怕并非明智之举。
过去的十年中,几乎所有的国际汽车制造商都到中国投资建厂了。然而他们惊奇的发现最难对付的竞争对手,竟然是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起来的本地厂商。前几年,许多中国厂商还在生产着那些大众,通用汽车和丰田的“克隆”车型,它们仅在汽车的表面外形上做了有限的改动用来伪装。但是在近几年里,情况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为了把本土品牌打入海外市场,中国本土厂商,例如奇瑞、长城和吉利,已经向外界证明他们拥有自主研发能力。
这些努力带来了巨大的成就。本年度前十个月中,中国汽车市场总销量为580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而中国厂商分享了其中的27%市场份额。然而最令国外汽车公司头痛的是“中国造”汽车超低的售价。例如,上海华普最新推出的一款车,配有真皮座椅、ABS刹车系统、空调和两年质保,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