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物流金融在青海省中小企业开展的思考

2007-12-29 00:00:00陈晓萱
中国市场 2007年23期


  摘要:金融业与物流业的结合,是金融资本与商业资本的有效结合形式,为中小企业融资开辟了渠道,降低供应链平均的融资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有鉴于此,物流金融为青海省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优势决定了其将是今后发展的一大趋势。
  关键词:物流金融 青海省 中小企业 建议
  
   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运用全新的管理理念,通过对物流全过程多要素的计划、实施和控制,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环节有机地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目前,国际上普遍把开展现代物流称为“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及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国内如“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分迅速,物流增加值不断提高,现代物流业在降低商品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经济高效运行、改善地区投资环境和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正不断显现。从我省的情况来看,生产企业原材料供应与产成品销售“两头在外”,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意义更大。但与发达地区相比,现代物流业发展却相当滞后,加快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是当前经济工作中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青海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青海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青海省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现代物流业开始起步。2003年,依照全国平均水平测算的全省物流业增加值为39.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4.7%,全社会货运总量达6189万吨,自“九五”以来年均增长率达到7.3%。具体发展现状如下:
  物流业增加值快速增长。2004年,依照全国平均水平测算的全省物流业增加值为43.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3%,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3.9%。现代物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社会物流量不断扩大。2004年,全社会货运总量达6656万吨。目前,以西宁为枢纽,以公路铁路为主、航空为辅,辐射全省各地的运输网络已初具规模,交通运输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综合运输能力不断增强。
   以城镇为依托的流通网络和市场体系基本形成。目前,以西宁和格尔木为集散中心,多种所有制成分和多层次的生产、生活资料市场遍布城乡,各类企业参与和多种运输方式配合的大宗工业、生活物资流通网络已初具规模,为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2004年,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61.9亿元,购进总额55.8亿元;集贸市场321个,成交额达65.2亿元。
  第三方物流企业正在发展。目前,省内一批传统物流企业开始按照现代物流理念进行改造,积极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省外一些知名第三方物流企业进入我省拓展现代物流业务,带来了先进的物流理念,促进了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
  
  2.青海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受体制、政策、技术、管理、人才等因素制约,我省物流社会化水平低,物流基础设施差,物流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现代物流业发展明显滞后。主要表现在:
  缺乏统一规划,现代物流业发展处于无序状态。我省物流业行政管理分散,主管部门间缺乏协调统一,相关物流系统各自规划建设,缺乏沟通协调,盲目、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无法实现物流资源的整合、优化。
  交通基础设施无法满足现代物流业发展需要。我省目前仍然没有正规的公用型公路货运站,运输企业物流基础设施功能单一,设备简陋,基本处于封闭、自揽自运状态,管理水平低。铁路方面,运力不足的局面短期内仍然难以改观。
  企业现代物流理念不足,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受“小而全,大而全”传统经营理念及模式的影响,我省企业仍然习惯于自办物流,专业化、现代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缓慢,阻碍了物流成本的降低和物流效率的提高。
  专业物流人才缺乏,信息平台建设滞后,物流业管理粗放,标准化、信息化进程缓慢,物流企业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中小企业发展缺乏足够的物流资金,融资难仍然是其发展的瓶颈。
  
  二.对青海省中小企业开展物流金融的思考
  
  1.对青海省中小企业开展物流金融的意义
  目前,融资难是困扰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而信息不对称、信用缺失以及体制障碍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在获得金融支持方面,中小企业无疑属于“弱势群体”。 一方面,中小企业因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和担保措施,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还来自于供应链内部的权利义务失衡。世界最大的快递物流公司UPS发布的年度《亚洲商业监察》报告显示,中国23%以上的中小企业正在遭遇现金流的困扰。但另一方面,2005年全国中小企业有近11万亿元的存货、应收账款。如果这些闲置的资源可以进行信贷担保,相当部分的中小企业可解决“贷款难”的问题。根据国际金融公司IFC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中小企业的创业资金几乎完全依靠自筹。而通过物流金融,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既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也有利于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建立,从而降低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提高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物流金融是指金融资本与物流商业资本的结合,是物流业金融的表现形式,是金融业的一个新的业务领域。在物流金融中涉及三个主体:物流企业,客户和金融机构,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联合起来为资金需求方企业提供融资,物流金融的开展对这三方都有非常迫切的现实需要。其实质是供应链金融,在这条供应链中,中小企业融资难是最薄弱的一环。它为国内的企业、物流公司和银行提供了一条有别于国际金融业、多方共赢的道路。它符合国家的政策,也能够帮助很多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因此物流金融不仅代表了一种全新的理念,也是金融业开辟的一个新的领域,金融业与物流业的结合,是金融资本与商业资本的有效结合形式,为中小企业融资开辟了渠道,降低供应链平均的融资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2.对青海省中小企业开展物流金融的现实条件
  由于传统银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