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模式研究

2007-12-29 00:00:00张守德
中国市场 2007年23期


  摘要:本文指出现代物流人才在物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对我国物流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有所启迪。
  关键词:物流人才; 需求; 培养模式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了现代物流的研究与探索。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人才问题是物流发展的关键,而我国正是物流人才匮乏影响着物流的崛起和快速发展。资料表明,我国需要600万中高级物流人才,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缺口达6万,因此,加快我国物流人才的培养已成当务之急。
  
   一、现代物流人才的需求状况
  
  据统计,我国物流人才中,物流规划人员、物流管理人员、物流师资全面紧缺,而目前最为抢手的物流人才是掌握现代经济贸易、运输与物流理论和技能、英语、国际贸易运输及物流管理经营型的人才。
  企业物流人才。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已突破10000家,物流市场以年30%的速度递增,企业对物流人才有大量的需求,由于企业过去对物流活动从管理思想上缺乏科学认识,从管理技术和方法上缺乏系统管理,致使规划师、采购师、物流师等高素质的物流人才储备不足,成为制约企业物流管理发展的内在因素,同时缺乏系统掌握物流知识、业务技能扎实、操作熟练的员工。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采购与全球销售形成的庞大的国际物流系统,需要大量精通进出口贸易、采购系统、供应链管理等工作的国际物流人才。[1]
  规划和咨询行业的物流人才。城市规划系统和企业物流系统的完善,配送中心的规划和设计,物流运输货场的规划,物流网络的合理布局等,都需要复合型的高素质专业物流人才。管理咨询机构可以为工商企业设计物流系统、制定物流管理战略、提供物流信息以及培训物流管理人员,还可以进行政策咨询、决策咨询等。管理咨询机构还可以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制定物流发展规划等咨询服务。这些活动都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经验丰富的物流管理人才。
  科研教学物流人才。我国物流发展起步晚,物流理论和物流技术都相对落后,这就要重视物流理论的研究和物流技术的推广。近年来,一些高等院校逐渐认识到了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到了开设物流管理专业可以提升自己在教育竞争中的地位,纷纷设置物流管理专业,成立科研机构,进行物流专业教育和理论研究。短短几年,物流教育渗透到了从普通高等院校到职业院校和民办院校,教育层次从中专教育到博士研究生培养,研究方向从经济、管理、营销、自动化等渗透到各个物流领域。但许多院校都是在原有的相关专业基础上改建而成,教学科研人员严重不足,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物流教育的效果不明显。具备高学历、高素质的物流人才越来越受到教育与科研部门的青睐。
  政府管理部门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我国政府部门在制定物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制定物流法律法规与管理条例,在加强物流教育、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物流业融合了如交通、商业、物资、铁路、航空、外贸等许多行业职能管理部门,同时还涉及到了如政府的政策研究室、发改委、工商管理部门等。[2]这些政府管理部门要实现对物流业的科学化管理,就必须要拥有大量具有先进的物流理念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拥有制定政策、研究政策和决策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
  
  二 现代物流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
  
   加快物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