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产品物流的SWOT分析

2007-12-29 00:00:00佘飞飞
中国市场 2007年23期


  摘要:安徽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改革以来,安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农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生产在全国居重要地位,常年粮食产量居全国第6位,油料居第6位;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出口额占全省的40%以上,农业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因此我们对安徽农产品物流进行研究分析,不仅有理论上的意义,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思。本文采用了SWOT分析方法,分别论述了安徽省农产品物流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关键词:安徽省;农产品;物流;SWOT分析
  
  农产品物流是指农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实体和信息流动过程,它包括农产品生产、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一系列环节。在这个过程环节中,占用了很大的费用和成本,如何降低这些费用和成本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有很大的作用。下文将详细论述安徽省农产品物流所具有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一、优势
  
  安徽省位于中国华东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长江三角洲的腹地,东邻江苏、浙江,北接山东,是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西有湖北、河南,南有江西,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发展战略的桥头堡,具有独特的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这是安徽省农产品物流的自然优势条件。
  首先,2003年颁布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委省交通厅关于进一步落实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政策意见的通知》,该通知对于搞活农产品流通具有重要意义。其次,2006年颁布的《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调了构建现代农村物流体系的重要性,并就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等发面给出了建议。由此可见安徽省政府是大力支持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并希望通过对农产品物流的建设推动我省农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目前,以省会合肥为中心通向16个地市的线公路为主骨架,以地市县城的二、三级沥青油面公路为基础的干支相连、纵横交织,并与铁路、水运、空运相衔接的公路网己基本形成。全省铁路营业里程居华东首位;公路运输能力居中部地区第二位;水路航运较为发达,长江、淮河两大水系连通全国9个省市,运输能力居中部地区第三位;管道运输从无到有,建成西气东输安徽段主管道和合肥等支管道。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是安徽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基础条件。
  到2007年底,全省新建和改造日用消费品、农资配送中心215个以上,基本满足全省乡村连锁网点的商品配送需求。而且还有多家物流中心正在兴建。例如,安徽省规模最大的合肥宝龙物流中心工程项目在2007年动工,该物流中心项目已被列入合肥新站区2007年重点工程,一期工程占地200亩,建筑面积124500平方米,总投资4亿元,是一个集办公、仓储、停车、运输、商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物流中心。这些物流中心是安徽省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的前提条件。
  安徽省实施以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的“信福工程”,依托乡村行政机构、农业大户、大型农产品集散地,构建乡村商业信息服务站和公共信息服务查询系统。整合我省现有各种农村信息化资源,建设安徽新农村商务信息网,使之成为收集和发布农业政策、农产品价格及供求情况、国际标准等“三农”信息的重要平台,为农民获取和发布信息服务,帮助农民利用信息手段“引福致富”。并相继建立了安徽省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的“徽商网”、安徽农网、省烟草公司的电子商务网、合肥海关电子信息网等一批专门从事电子商务的商贸物流信息平台。加强农村市场运行监测,将重点流通企业、配送中心、批发市场、出口基地等作为监测样本点,实施运行情况网上直报。引导农村流通企业加快建立和完善连锁经营信息管理系统,推动物流配送管理标准化和条码化,加强对配送中心和连锁店销售和库存情况的监控,促进商品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统一营销,建立安全可靠、高效有序的连锁配送体系。
  
  二、劣势
  
  物流人才缺乏。首先,就高校层面上来说,安徽省各高校培养的物流人才的数量较少,开设物流这门专业的高校的数量不足。其次,就企业层面上来说,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安徽省缺乏物流研究方面的人才。再次,就政府的层面来说,安徽省对物流人才建设方面的投入相对不足。
  对物流的认识上的不足。物流的重要性还没有被大多数人所认识,大多数人的认识还停留在物流就是运输或仓储,没有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到物流的重要性;没有将物流看成一个对解决“三农”问题有重大意义的事情来看待。
  农产品物流环节较多,流通效率较低。安徽省农产品物流一般都要经过以下几个主要环节:生产者——产地批发市场——运销商——销地批发市场——零售商——消费者。从整条物流链上来看,环节过于繁琐导致农产品物流的整体效率偏低。特别是当农产品集中上市时,进一步加大了这方面劣势。
  农产品物流成本较高。第一,地方保护主义还存在。这无形中增加了安徽省物流的成本。第二,物流服务组织还不够完善。缺少第三方或第四方物流组织。第三,安徽省物流信息网络不够完善。物流过程中伴随中信息流的,信息网络的不完善,直接导致物流成本的增加。第四,安徽省的道路状况还有待改善。特别是偏远地区甚至还没有公路设施。第五,运输设施的陈旧。
  
  三、机会
  
  物流知识在安徽省广泛迅速的传播。近年来,安徽省各高校开始开设物流专业,不仅培养了一些物流人才,最主要的是促进了物流理念在安徽省的传播。另外,安徽省政府在宣传物流理念方面也做出了不遗余力的努力。
  安徽省农产品物流的潜力巨大。首先,由于安徽省企业物流基础设施设备陈旧落后,企业物流管理理念淡薄,技术水平低下,管理不规范;供应链各个环节相互脱节,致使中国物流成本高居不下,占整个GDP的20%左右,而安徽省的物流成本占GDP的25%左右,有着巨大的潜力可挖。第二,随着安徽省农业的发展,将形成巨大的农产品物流,对物流的要求也会进一步提高。
  中部崛起的发展机会。安徽省加快“融入长三角,对接珠三角”的步伐,大力拓展安徽省农产品的省外乃至国外市场空间。安徽省农产品资源丰富,但人们的消费有限,只有大力拓展安徽省农产品的省外乃至国外市场空间,才能产生更多的农产品物流需求,从而推动安徽省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新世纪,安徽省政府提出了“融入长三角,对接珠三角”的发展战略,这为安徽省拓展农产品市场空间,发展农产品物流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加入WTO给安徽省农产品物流带来的机遇。随着我国加入WTO,开放物流市场的承诺将促使更多的跨国物流企业进入我国物流市场,通过与其合作的方式,安徽省物流企业可以学到其先进管理、技术等各方面的经验。对于安徽省农产品物流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机遇。
  
  四、威胁
  
  农产品物流的风险较大。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如易腐易烂性、地域性和季节性。“新鲜”是农产品的生命和价值所在,但由于鲜活农产品的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极易腐烂变质,会大大限制了运输半径和交易时间,因此对运输效率和流通保鲜条件提出了很高要求。农产品生产具有地域分散性和季节性的特点,而农产品消费却是全年性和普遍性的,农产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就产生矛盾,导致准确掌握供求信息比较困难,从而导致农产品物流环节风险较大。
  加入WTO给安徽省农产品物流业带来的威胁。对于安徽省物流企业而言,外资物流企业的进入带来了合作的机会。其最大的挑战不是来自外资物流企业,而是来自国内同行,如果其它同行抢占了与外资企业合作的先机,使自身地位得到巩固,市场份额提高,将会对安徽省农产品物流企业构成很大的威胁。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斌,张兆刚,霍功.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120-125.
  [2]韦恒.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SWOT分析[J].物流科技,2006,3:12-15.
  [3]孙婧,黄世祥.对安徽省发展农产品物流的几点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2006, 10:46-48.
  [4]陈珊珊.农业物流现状SWOT分析及发展战略[J].农业经济与科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