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的价值重构表现为6个选择优先——现代价值优于传统价值,个人价值优于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优于政治价值,感情价值优于认知价值,人文价值优于器具价值,器具价值优于评价价值。
■转型期社会心态典型地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感性文化。具体表现为怀旧、低级、庸俗、冷漠、麻木、喧嚣、浮躁、功利、忽悠、恶搞的社会心态。
转型期中国社会结构特别是经济结构巨变迭起,从农村生产责任制改革号角的吹响,到城市国有企业重组、工人下岗,再到养老金、住宅、医疗、教育等一系列福利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其核心是市场化和去政府化。这一改革旋涡激荡起多少次社会思潮的波涛汹涌,让人惊心动魄。
市场化和去政府化导致社会结构的断裂和社会资本的片断化,造成国民性格的分裂和忠诚向度的倒置。发达国家公民的忠诚是向上的,最高表现为对中央政府和民族国家的忠诚,而转型期中国大众的忠诚是向下的。一些人为了获得老板的青睐和忠诚信用,竟然听从老板意志,冒天下之大不讳,残酷杀人。这就是国民人格分裂、忠诚向度倒置的明证。
社会价值取向嬗变:表现告别神圣、远离主流、淡化价值、拒绝崇高的功利主义价值观
显而易见,转型期社会心态的变化是受转型期价值取向的变化所左右的。为了考察转型期社会心态的变化,对转型期价值取向的变化首先进行一番审视是必要的。根据我的相关实证研究(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700份),转型期价值取向的变化表现为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
从动态方面而言,转型期价值取向的变化表现为五个转变趋势:第一,从传统价值向现代价值转变的趋势。根据调查,在总体样本中,45.0%的人有过职业变动。关于变动的原因,23.8%的人为了“收入”,18.8%的人为了“地位”,47.9%的人却是为了“想换个活法”,只有9.5%的人是因为“单位破产”(图1)。这就是说,主动“跳槽”的人占90%以上,其中将近有一半的人(47.9%)“跳槽”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
第二,从他人导向向自我导向转变的趋势。他人导向就是让他人为自己做主,这个“他人”是广义的,包括他人、家庭、组织和政府;自我导向就是自己为自己做主。这种转变主要表现为“从过去的找市长到现在的找市场”。在回答“如果您一直勤奋工作,突然收到下岗通知书,您该怎么办?”时,总体样本中有57.8%回答“早有思想准备,马上自谋出路”,有21.2%选择“寻找其他出路”,有15.3%选择“向原单位讨个说法”,有5.7%选择“暂时依靠国家救济”。前两项加起来占总样本的79%,这就是说,大部分人已经从组织导向、他人导向转变到自我导向,自己为自己做主。
第三,从义务导向向利益导向转变的趋势。“义务”即贡献,与福利紧密相联;“利益”即好处,与金钱密不可分。这种转变主要表现为金钱观念增强,贡献意识削弱,不能正确处理好“贡献”和“索取”的关系。虽然许多人是能够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的,但是我们也发现将近有一半调查对象,在“贡献”和“索取”关系的处理上出现了失重现象,甚至出现了“不见报酬不救人”的见利忘义行为。
第四,从集体取向向个人取向转变的趋势,主要表现为社区精神、社会团结、社会资本瓦解,个人中心、个人利益考虑增强,在有些人身上甚至出现了“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严重自私自利行为。
第五,从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的趋势,主要表现为拜金主义兴起,共产主义信仰退潮。当代社会假冒伪劣肆虐,贪污腐败横行,其源盖出于拜金主义之风盛行、共产主义信仰缺乏。在“您认为下列哪些对您的人生最有用?”的多选题中,居于前5位的事项依次为:〈1〉金钱(28.4%),〈2〉人际关系(24.1%),〈3〉个人能力(20.6),〈4〉地位权力(14.5%),〈5〉共产主义(9.5%);这些答案真实地反映了共产主义目前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它已被以金钱为代表的实用、功利因素所排挤。
从静态方面而言,转型期的价值重构表现为6个选择优先——现代价值优于传统价值,个人价值优于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优于政治价值,感情价值优于认知价值,人文价值优于器具价值,器具价值优于评价价值。
研究发现,价值取向变化的六个选择优先和5个转变趋势是密切相关的,两者之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都表现告别神圣、远离主流、淡化价值、拒绝崇高的功利主义价值观。
社会心态蜕变:具体表现为怀旧、低级、庸俗、冷漠、麻木、喧嚣、浮躁、功利、忽悠、恶搞的社会心态
转型期社会心态变化与转型期社会文化变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转型期中国社会文化,典型地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感性文化。
感性文化说到底是一种世俗文化,它以感觉刺激为特征,追求低级趣味和物质利益的最大化,它的极端形式就是金钱拜物教。在功利价值和世俗文化的浸泡下,转型期中国的社会心理发生了从高级向低级的严重蜕变,有从“超我”演变为“自我”、从“自我”演变为“本我”的“心理返祖”趋势,具体表现为怀旧、低级、庸俗、冷漠、麻木、喧嚣、浮躁、功利、忽悠、恶搞的社会心态。
怀旧。“怀旧”是人们在社会迅速变迁过程中所产生的缅怀过去、思念旧物的一种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乡愁。怀旧或乡愁是人类社会普通存在的一种正常心态,是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具有存在价值的心理基础,是健康的心理活动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发现、满足、自律、激励和创新的社会功能。
低级。转型期的社会心态具有低级化的趋势,低级心态主要表现为由本能驱动的本我心理大行其道以及简单的刺激——反应(S-R)行为模式愈演愈烈。诸如网上流行的身体写真即是本我心理的自然流露,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只为两句话不和就动刀子把人捅死的现象即是典型的S-R行为模式。凡与此相类似的追求感觉刺激的行为,譬如猎奇、猎艳、围观、看客、一夜情和自甘堕落等等心理都是低级趣味的表现。
庸俗。庸俗就是格调卑贱和境界低下,说脏话、粗话和屁话都是庸俗心态的表现。庸俗和高尚有天壤之别,但和卑鄙只有一步之遥。它们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哲学: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庸俗是庸俗者的维它命。这种庸俗者没有理想信仰,没有道德意识,没有价值判断,只有对各种感性刺激和感官满足的疯狂追求。
冷漠。冷漠就是失去了作为人应该具有的起码同情心。冷漠心态是由转型期人际关系疏远化、空洞化所造成的一种社会病态。市场交易关系榨干了现代人际关系中仅有的那么一点情和义,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现金交易关系。英国实证哲学家培根说:“没有友情的社会则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我要做出的一点重要补充是:繁华的背后是冷漠,这种冷漠叫繁华冷漠,经济愈繁华,社会愈冷漠。
麻木。麻木就是对他人痛苦失去敏感性的反应能力,麻木是冷漠的孪生兄弟。当人们需要正义行动而却无动于衷的时候,冷漠就变成了麻木。前两年,一个四川女孩在大街上被歹徒追杀,女孩拼命呼喊求救,却无一人伸出援手开门让她进来,结果那个可怜女孩被歹徒活活打死。在那个时空中的所有良知都变得麻木了。最近发生的众多围观者怂恿跳楼者往下跳的看客心理,亦是良知麻木的典型表现。这种麻木与鲁迅笔下阿Q的麻木毫无二致,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喧嚣。喧嚣是麻木的对立面,灵魂的麻木需要肉体的喧嚣来掩盖,作补充。当前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喧嚣节目、喧嚣活动琳琅满目,此起彼伏,你方唱罢我登场,形成了一种喧嚣总动员。这种喧嚣心态,只有浮华没有文化,只有炫耀没有正义,只有包装没有内容。
浮躁。浮躁就是没有长性和定力,是一种非程序化、非规范化、非制度化的急功近利和急躁盲动心态和行为。喧嚣和浮躁二者互为表里,互为因果。在现实生活中,传销组织者的鼓噪喧嚣,可以招致数以万计浮躁的传销大军。从这个意义上讲,浮躁是喧嚣的心理基础,喧嚣是浮躁的行为表现。古人云:“浮躁不可以致远,急促不可以令终。”远离喧嚣,力戒浮躁,是个人成功和社会和谐的心理基础。
功利。在世俗社会和感性文化孕育下的喧嚣、浮躁心态必然滋生出功利心理。虽然市场经济讲求效率和利润,但同时它也追求公平和福利。功利考虑应该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和一定的限度之内,绝不能本末倒置。《旧唐书》云:“夫理天下者以义为本,以利为末;以人为本,以财为末。本盛则其末自举,末大则其本必倾。”要做到本固邦宁,就必须改变以财利为本的金钱拜物教心态。
忽悠。为了实现功利的目的,社会上一些人热衷于包装、炒作和忽悠。从包装到炒作再到忽悠,是真理再往前迈一步就变成谬误的例证。忽悠是一种张扬、夸张和外带欺骗的低级心态。忽悠的娱乐化促使这种不道德的生存手段合法化,以致于它从舞台走向实际生活,破坏了以诚信为本的社会情操,影响了社会风气的改善。对这种看破红尘、游戏人生、混淆是非、腐蚀真理的犬儒主义社会思潮,必须坚决批判和抵制。
恶搞。恶搞是忽悠的难兄难弟,在忽悠和恶搞之间有一条通路。要忽悠就必然恶搞,要恶搞就必然忽悠,因为它们都是以犬儒主义为其哲学基础的。张冠李戴、指鹿为马、布套设局、改变语境、曲解文本、无中生有、居心叵测、耸人听闻、强加于人、混淆是非等等都是恶搞者惯于使用的种种花招,我们需要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作者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