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同志最近提出:“把九江建设成为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城市”,为我们明确了发展定位。
目前国内外对中心城市的标准没有量化指标。综合专家学者定性分析,中心城市主要应具备五个条件:区位交通条件优越;城市经济实力较强;城市服务功能完善;城市经济腹地广阔;人居环境良好。目前九江总体上离长江沿岸、中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城市有很大距离,但从这五个条件来分析,有的条件初步具备,有的条件通过努力可以达到:
从区位条件看,九江具有独特的“中心”优势。九江地处四省交界,位于长三角和江汉城市群之间,又是京九大动脉和长江黄金水道的唯一交汇点,具有承东启西、引南接北、交流中转的区位优势。铜九和九景衢铁路开通后,九江在中东部铁路枢纽作用将更为突出;正在筹建的沿江(南岸)高速建成后,九江与长三角地区的快速通道将全部打通,杭瑞、武吉高速公路开通后,在九江过境的国家“三纵四横”高速公路将达到3条。除航空港外,九江的大交通格局在长江沿岸可与武汉相媲美,在中部地区胜过郑州。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变,将使九江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成为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地理位置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从经济实力看,九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九江目前经济总量不大,实力不强,辐射带动能力较弱,但发展潜力巨大。如把潜力转化为实力,完全可以实现后来居上。一是产业潜力。从中心城市形成的规律看,支撑其发展的主要有工业、商贸、旅游、物流等产业。九江不仅这几大产业齐全,而且单项都较强,与周边地区融合度较高。在沿江8个同等城市中,九江旅游总收入最高;市场成交额第三位,专业市场成交额有一半以上来自外省购买力;港口货运量排第一位;工业总量排第四位,产业层次仅次于芜湖,石化、有机硅、造船、玻纤、羽绒服装等都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在国内占有重要位置,是长江沿岸重要的水泥和火电基地。二是资源潜力。九江拥有中国唯一的世界文化景观庐山、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世界最大的候鸟保护区吴城候鸟保护区,拥有中国迄今为止考古发现开采最早、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大型矿冶遗址铜岭古矿冶遗址,还有生态条件十分优越的修河、柘林湖、中外著名的云居山、石钟山、东林寺、白鹿洞书院、星子温泉等;水域面积占全省1/5,人均拥有淡水资源量是世界的20倍、全国的50倍,是江南鱼米之乡、全国重要的商品棉、商品油和商品渔基地,拥有矿种80多种,其中黄金、锑、锡、莹石储量居全省首位,矿产潜在价值2000亿元以上。三是港口经济潜力。世界上最发达的九大城市都是港口城市。九江是全省唯一的港口城市、唯一的沿江对外开放城市,长江岸线达152公里,且深水岸线多,港口吞吐量大,适宜发展大运量、大吞吐量、大耗水产业,全省只有九江才具备发展港口工业的条件。
从服务功能看,九江具有很强的产业承载能力。一是基础设施服务功能逐渐齐备。交通、邮电、通讯、供水、供电、环保等设施齐全,具备承载产业发展的基本设施条件。二是商贸流通功能日益增强。港口集装箱年吞吐能力已有10万标箱,加上规划建设中的湖口、官湖、214等码头,将超100万标箱。九江港货运量已占全省外贸运量的80%,南钢、萍钢、武钢、鄂钢到长江沿线70%以上的钢材和省内30%的发电用煤经九江港中转,九江口岸腹地已从本市拓展到南昌、景德镇及湖北、安微。七大专业市场覆盖邻近四省六市城乡。三是科教文卫等服务功能不断发展。九江是“江西首批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示范城市和国家重点联系城市”,有普通高校8所、在校生9.3万人,中心城区有医院58所、床位1万张。四是对外开放服务功能基本形成。口岸对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边检、海关、商检一应俱全,大通关工程稳步推进,拥有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在体制上逐步与国际接轨,对内对外经济融合度提高,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增强。
从经济腹地看,九江具有广阔的辐射空间。处在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四个省会城市构成的“菱形”区域内,与这些省会城市直线距离不到360公里,在这近30万平方公里区域内都是欠发达地区,可作为九江的经济腹地。按照产业梯度转移规律,九江在这一东部向中部过渡地带具有明显的率先发展的优势,可以充分吸收长三角和江汉两大城市群的辐射。九江目前1/3的游客来自宁、沪,1/3来自武汉,喜敦啤酒、汇源果汁看中九江的区位交通条件和广大腹地市场才决定来九江投资。
从人居环境看,九江具有良好的宜居条件。九江集名江、名山、名湖、名城于一身,山水灵秀、生态优越在全国同类区位条件城市中绝无仅有,自古被誉为“天下江山眉目之地”,民国时期庐山曾一度成为国民党的夏都。现在中心城区各项生活设施不断完善,城市框架逐渐拉开,城市形象和品位不断提升,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魅力城市。由于人居环境好、城市人气旺、对外吸引力强,商品房市场发育健康,一些建设条件已明显好于沿江同等城市。
综上所述,九江有条件建成经济中心城市,而且依托独特的区位条件和产业优势,完全有可能也应该建成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