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有些舆论认为,中国经济发展迅速,按购买力评价计算中国应当对国际社会承担更大的责任。我们自己也说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双方都在讲责任,但仔细分析起来,两个责任所强调的内涵大不一样。
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我们讲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这个的责任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根据国际规则所承担的责任。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我们一向信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按照规则履行自己的责任是法治的需要。比如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我们当然要履行常任理事国的责任。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中国履行自己国际责任和义务的记录是好的。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我们的贡献也会增加。过去联合国维和活动我们没有参加,现在中国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为维和提供人力资源最多的国家。
二、应对人类面临共同挑战的责任。
胡锦涛主席2005年9月15日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联大首脑会议上发言指出:“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上,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与共。共同的目标把我们联结在一起,共同的挑战需要我们团结在一起。”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自然灾害、跨国犯罪、毒品泛滥、疾病流行等等,都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这些挑战任何国家单独应对都是有困难的,人类需要联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应对这些挑战。
气候变化的原因,首先是发达国家在几百年工业化过程中造成污染,排放温室气体积累的结果。当然,今天一批发展中国家在崛起,他们也要经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也会大量消耗能源,排放温室气体。气候变化这个挑战需要全世界联合起来共同迎接。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当然要履行自己的责任。我们在“十一五”规划中,规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要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并把其作为重要的约束性指标,这就是我们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表现。
三、在促进和平与发展中的责任。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也是世界人民多少世纪以来的夙愿。今天世界总体和平,但是局部冲突频仍。中国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不赞成违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单方面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胁;主张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主张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对话,相互学习。
发展是世界面临的又一大课题。今天世界65亿人中大约有一半人人均每天不到2美元,天天要为自己生存奋斗,在贫困线上挣扎。全球化使世界变小了,但同时南北差距在扩大,世界贫困人口增多,又使发展问题突出了。去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会议,中国政府作出了庄严承诺。今年新年伊始,胡锦涛主席就访问了8个非洲国家,落实中非合作论坛成果。非洲在全球化过程中被边缘化,不符合非洲的利益,也不符合全世界的利益。中国在平等基础上,大力发展对非合作,寻求互利共赢,这就是履行我们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中的责任。
中国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也就是说,国际上的事情,大家共同商量办,大国、小国,强国、弱国,穷国、富国都有发言权。中国是开放的,愿意听取各方意见,我们愿意同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挑战,按照国际规则,来履行自己的责任,为解决好人类所面临的和平和发展两大问题做出贡献。
“中国责任论”所强调的“责任”
几个世纪以来,世界上一直是以西方为中心的。今天的世界虽然在变,但在西方舆论界西方中心论依然盛行,有点要全世界都得听他们的架式。你按照他们的意见做,就是履行了自己责任;没按他们的意见去做,就没有履行责任。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要别人一切行动按自己利益行事。正是由于西方某些国家对国际体系霸权式的解读,才会出现所谓“中国责任论”的观点。他们鼓励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利益相关参与者”,敦促中国成为一个负责任、建设性的、更为融入的参与者,强调中国作为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应该承担的责任。按照佐利克的解释,最重要的就是不能挑战美国的权威,并与美国一道建设符合美国长远利益的国际秩序。在经济上,承担责任,改变贸易不平衡的状况。在外交上,协助美国处理好“问题国家”,军事上增加透明度,政治上改进民主。实际上,美国是要强加给中国责任,就是维护美国化的国际社会新秩序。这个秩序中不仅包含着美国价值体系中的美式资本自由和美式人权自由,更包含着后冷战时代的美国国家长远利益。
因此,从本质上说,中国所强调的“责任”着重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世界发展和共同繁荣。西方国家推崇的“中国责任论”则是为了使中国承担责任,为其霸权体系服务。(作者系中国外交学院院长、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