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体系
在此次县(市)区和市直单位领导班子换届过程中,充分运用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融民意、实绩和能力为一体的综合考核办法
近年来,宁波市委在转变考评理念、促进考评规范化,完善考评程序、促进考评公开化,充实考评内容、促进考评科学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特别是在此次县(市)区和市直单位领导班子换届过程中,充分运用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融民意、实绩和能力为一体的综合考核办法。近期,该市又结合当前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实际,就构建考评指标体系、建立考评方法体系、健全考评结果运用体系,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
构建科学的领导干部执政能力考评指标体系
考核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与否是整个考核评估工作成败的前提。科学的能力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对加强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具有较强的目标导向作用,能够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执政理念。
研究中,宁波市分层分级对领导干部就执政能力现状作了问卷调查,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充分结合目前实际,研究提出了由政治把握能力、依法行政能力等10项一级指标和30项二级指标构成的领导干部执政能力考核评估指标体系。
与此同时,为相应考评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领导干部,在各项考评指标的权重设计上又进行了合理的区别,制订了不同的评价标准,以解决指标设置的科学性、指标权重构成的合理性等问题,增强考评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此外,设计考评指标时,在强化刚性考评指标的基础上,适当融入柔性化的考评指标。
建立科学的领导干部执政能力考评方法体系
科学合理的考评办法是实现科学考评目标的必要手段。在充分继承传统干部考核方法的有效手段和宝贵经验的同时,更加注意运用现代科学手段进行科学考评,引进社会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领域的先进理念,采用现代人才测评、情景模拟、心理素质测评、人机对话、公信力调查、公开竞争答辩等方法,使考核方法日趋多样化。
注重把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结合起来,利用应用数学、统计学等定量分析手段,增强考评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兼顾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的作用,既综合分析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的历史发展、现实基础、自然条件、群众素质等诸多因素,也纵横比较领导干部主观愿望、工作状态、创造意识、进取精神等主观努力情况;引进成本效益考核的办法,既看领导干部实绩,也看实绩成本。
在考评参与面上,适当扩大范围,进一步拓展基层干部群众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以民意调查测评的方式,对领导干部执政能力进行测评,更好地体现领导干部执政能力考评的群众参与性和代表性,进一步形成上下联合的立体式考评机制。
健全科学的领导干部执政能力考评结果运用体系
实现领导干部执政能力考评目的,关键在于考核结果是否得到合理科学的运用。充分发挥考评结果的目标导向作用,及时向被考评对象反馈考评结果,发挥能力评价的引导与纠正功能,让领导干部了解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发展潜力,从而引导广大领导干部加强自身的能力培养,明确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方向。
及时把能力考评结果记入领导干部基本信息档案,并对能力变化情况进行动态跟踪记录,为全面掌握领导干部能力情况提供基本依据。逐步将能力考评结果作为领导干部培养、选拔任用、监督管理和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形成以实绩论奖惩、凭能力用干部的良好氛围,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持续、有效地推进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