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问题的研究性教学

2007-12-29 00:00:00玉邴图
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 2007年3期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探究性学习是指以问题为核心展开教学过程的一种高智能的学习方式,它具有主体性、探究性、实践性、合作性、过程性等特征.探究性学习主要立足于学生个性发展,着眼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所以教学要为学生的发展而设计.探究性学习具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唤起教师的创造性和提高教师的探究能力的教育功能.一方面,许多著名教育家都说:“一个差的老师给人奉献真理,一个好的老师教人发现真理”.《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2005年第一次印刷)一书也指出:“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而是要提倡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笔者认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探究一些难易适中且结论奇妙而有趣的问题,这样做,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也是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追求之一,也是探究性学习的一种做法,同时对高考复习也有较强的应对性.为此,本文以米勒问题为例,主要是探究其思想在各方面的应用,以充分体现运用古今数学本身的文化内含感染学生,用数学内容的美学价值陶冶学生,用数学课题的历史背景激励学生,用数学体系的辩证关系指导学生,用数学周围的现实鼓舞学生,用数学教学的课堂环境塑造学生.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