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由浙江省音乐家协会、浙江省文化厅艺术处、浙江省教育厅体卫艺术处共同举办的主题为“和谐·发展与音乐创作”的全国(部分省市)音乐创作研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中国音协副主席、创作委员会主任王世光,中国音协副主席、创作委员会主任、上海音协主席陆在易,作曲家孟卫东、张千一,《歌曲》编辑部常务副主编田晓耕,《词刊》编辑部主编虞文琴,《人民音乐》编辑部副主编于庆新,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会长晨枫等应邀出席了本次研讨会。本次研讨会联合主办单位的上海市音协、江苏省音协、山东省音协、福建省音协、安徽省音协、海南省音协、重庆市音协、辽宁《音乐生活》杂志社均派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浙江本省部分知名词曲作家参加了大会。
浙江省音协主席晓其主持了开幕式,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处常务书记林晓峰致开幕词,中国音协副主席王世光作了重要讲话。王世光指出,这次大会是中国音乐界八省两市的一个盛会,它推动了音乐创作省际间的横向联系,是一次创举。在中国文联第八次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关于“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的重要讲话半个月后召开这样的以“和谐·发展与音乐创作”为主题的全国规模的大型创作研讨会,可谓是音乐界对党中央共建和谐社会战略做出的最快反应,意义深远。
与会代表认识到经济联络的广泛性决定了文化联络的必然性。近年来举办的长三角地区青年歌手大奖赛和中国渔歌节等活动为长三角地区的文化交流搭建了平台,而这次创作会议的召开把这个平台延伸到了全国范围,为全国各地的音乐创作者互相切磋创造了条件,也为今后全国各地的音乐创作者互相交流打下了基础。山东音协主席张桂林提议每隔一年或两年召开一次这样的会议,让这种会议形成一个制度,推动全国的音乐创作。
浙江省音协主席晓其谈到举办这次探讨会的初衷:音乐创作有其特殊性,表现在一方面它有自身的创作规律,另一方面它又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召开这样的研讨会正是考虑到这两方面的因素。这是一次以音乐中的歌曲创作为中心的创作研讨,我们希望通过这次会议,一方面聘请全国著名的词作家与我们一起群策群力讨论歌词的表现内容问题,一方面聘请全国著名的作曲家谈创作的体会,交流创作经验,解决浙江作曲家存在的音乐技术上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希望加强与兄弟省市音协同行们的联系,汲取兄弟省市音协同行们的工作经验和创作经验,为我省作曲家走出浙江深入生活搭建平台,最终达到全面提升浙江乐坛歌曲创作水准的目的。
在三天的会议中,与会代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时代的主题进行了讨论,对歌曲如何从各个侧面多视角全方位地反映和歌颂和谐社会发表了各自的观点。他们认为在创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歌曲以它的创作进程短、通俗易懂、贴近民众的特点而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它的难度在于寻找与歌词贴切的音乐主题及因为篇幅短小所造成的音乐展开上的问题。对此作曲家张千一、孟卫东、王世光、陆在易先后在研讨会上展示了他们的新作和力作,并围绕上述问题同与会的浙江词曲作家在创作手法、创造风格、创作情感等方面交流创作经验,专家们精彩的演讲给了浙江的词曲作家以极大的启发。针对歌曲如何表现和颂扬和谐社会这一主题,王世光特别指出,宣传、歌颂和建设和谐社会是歌曲创作的大方向,但在落实到具体的创作中则要贯彻多侧面全方位反映创作主题的原则,反对概念化、雷同化、口号化的创作手法。特别要警惕全国上下一窝风地写同类主题、同类风格作品现象的产生,这种做法将导致创作精力和创作经费上的巨大浪费,也与艺术创作追求个性化的审美原则相背离。
在本次研讨会上,词作家虞文琴、晨枫先后作了“歌词的魅力”和“歌词的苦乐”讲座,王世光、陆在易、孟卫东等作曲家还专门点评了浙江作曲家的作品,对浙江作曲家的作品在肯定优点的前提下指出了某些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方案,这些都给了浙江的词曲作家以极大的帮助和鼓舞,也为他们日后的创作指明了方向。
金奇 杭州师范学院音乐艺术学院音教系主任、副教授
(责任编辑 于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