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业财务通则》解读

2007-12-29 00:00:00谢玉婷
会计之友 2007年12期


  【摘要】本文从解读新《企业财务通则》的内容入手,对其实质性内容进行分析,并谈了新修订《企业财务通则》具有的特色及贯彻执行过程中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
  
  正当新《企业会计准则》在我国上市公司全面施行之时,财政部又着手为创新企业财务制度,改进企业财务管理,紧锣密鼓地修订、颁布、实施新的《企业财务通则》。
  笔者通过认真阅读新《企业财务通则》,认为新制度的修订、颁布,符合历史潮流,具有创新意识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旧《企业财务通则》比较,新《企业财务通则》具有新特点
  
  (一)功能定位创新。新企业财务通则不再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作出规定,也不再为企业纳税扣除项目标准作出规定,而是围绕企业财务活动,对企业财务行为和财务关系作出规范,引导企业实行科学管理。
  (二)管理观念创新。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应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及风险防范管理,树立企业的社会责任观念,规范对企业重组的资本权益事项和财务管理。
  (三)管理体制创新。从政府宏观财务、投资者财务和经营者财务三个层次,构建资本权属清晰、财务关系明确、符合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要求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
  (四)制度体系创新。建立了开放性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便于日后根据企业财务运行、国家法制建设情况和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不断调整、改革和发展企业财务制度。
  (五)管理机制创新。按照“规范、有效”的原则,建立健全企业财务运行机制,明确财务决策的要求及财务控制的方法;完善企业激励机制,明确企业财务管理的法律责任。
  (六)管理内容创新。针对企业财务管理环节,明确了资金筹集、资产运营、成本控制、收益分配、信息管理和财务监督六点财务管理要素,并结合不同的财务管理要素,对财务管理方法和政策要求作出了规范。
  
  二、新修订的《企业财务通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施新的《企业财务通则》,对企业加强财务管理,依法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为企业提供了有效的财务行为规范;二是有利于维护国家及其他各方的权益;三是促进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内部治理结构;四是有利于健全公共财政职能;五是有利于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协调发展。
  
  三、实施新的《企业财务通则》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
  
  在实施新修订的《企业财务通则》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做好新旧财务制度的平稳过渡。由于新旧财务制度体系截然不同,修订的《通则》实施后,相应配套的办法将要逐步出台,原有的行业企业财务制度以及其他财务规定暂时还不能完全被替代,但凡是与修订的《通则》不一致的,企业应当以修订的《通则》为准;凡是原有规章制度和修订的《通则》都没有规定的,企业应当随时向财政部门反映。
  (二)要落实经营者、投资者不同的财务管理权限和责任。新《企业财务通则》对于企业重大的财务事项,明确应当由投资者审议决定,或者按照企业内部授权审批制度执行,并规定了相关的法律责任。企业首先应当对照检查各项内部财务管理办法,该修订的修订,该补充的补充,该废止的废止,该重新制定的重新制定,并在实际中严格执行,以加强企业内部的财务监督。当然,投资者在履行财务管理职权时,应当依法通过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或者类似的权力机构来进行。
  (三)改革职工福利费的管理制度。新的《企业财务通则》施行后,企业不再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原有的应付福利费账面余额,应当按财政部有关财务政策规定结转处理。企业原来按规定在职工福利费中列支的医药费或者医疗保险费等项目,应按国家规定标准改从成本(费用)中列支。
  (四)规范企业职工激励分配制度。企业对职工激励,包括即期的奖励和远期的股权激励两种类型。即期的奖励,本质上属于工资范畴,新的《企业财务通则》规定通过调整内部分配制度来解决,或者作为销售提成列入管理费用。远期股权激励,本质上是企业现有投资者将既得权益让出一部分给职工。因此,在通过回购股份实施激励的情况下,应当与《公司法》的规定相一致,以通过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来解决。
  (五)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内部治理和财务风险防范管理。如果企业内部控制缺失,内部治理不严而导致企业经营失败,不仅投资者、债权人会受到损失,还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并可能转化为财政风险。为此,新《企业财务通则》规定了企业应当建立内部控制、公司治理、财务风险方面的管理制度和财务预警机制。企业在开展资金筹集、资产营运、利润分配、重组并购等活动过程中,应严加防范财务风险,并在财务信息管理中体现这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