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式班主任工作模式,即借鉴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方法,从“以人为本”的观念出发,以研究、了解学生为起点,运用尊重、同感理解、接纳与关注等态度,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以及亲子关系,在强化教育的体验性与渗透性基础上,促进积极的人际互动,创建良好班集体,引领学生感悟学习乃至生活的真谛,以最终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一、德育与心育有机融合的最佳选择
在我国,往往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德育工作范畴,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心理辅导式班主任工作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并提出了三个层次的具体工作目标:(1)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倾听学生、研究学生的基础上努力做到因材施教;(2)关注学生自我意识的成熟,在帮助学生逐渐学会认识自己、调节与完善自己的基础上实现心理成熟度的提升;(3)关注学生精神世界的不断丰富,努力通过多种体验式活动激活学生情感、建构生命意义,培养情感丰富、有理想、有激情的一代新人。三级目标逐级提升,以关注学生心理成长为起点,最终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与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以说,强调教与学过程中师生整个心灵的参与、互动、互激与提升不仅是心理辅导在中小学实践中进一步普及的产物,更是站在时代背景下、站在学生心理成长与心灵丰富的育人高度,对传统德育模式下班主任工作特点的扬弃,尤其是对以往工作中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之弊端的有效克服,体现出浓郁的人本化教育倾向,因此,它是目前乃至未来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最佳选择。
二、在人的社会性发展之连续体中把握培养目标
教育过程就是促进人的社会化的过程,是促进学生从一个自然的生命体发展成一个健全的个体人、成熟的社会人以及合格的公民的过程,该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螺旋式提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德育更多追求的是合格公民的培养,强调做一个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人;而心理辅导关注个体平和、快乐的心态,强调与他人的宽容与善处,强调对社会的良好适应,即强调个性的健全发展。如果从弗洛伊德的人格层次来分析,德育强调“超我”对“本我”的压抑与控制,强调思想和行为的社会规范性与利他性;心理辅导则强调通过“自我”的调节,使三者达到平衡。也就是说,从二者所关注的结果来看,似乎始终处于对立状态。但心理辅导式班主任工作模式站在二者的交叉点上,从一个个体人到社会人乃至合格公民的连续发展过程来审视班级管理工作,充分意识到心理基础在良好品德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以“凡人”的眼光看待学生、尊重学生的需要,以“超我”的境界引导学生,帮助学生逐渐发现自我,学会完善自我,加快超我的形成与发展,以最终在努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个性的基础上使他们成为健康社会的促进者、国家强大的生力军。
三、在对学生给予充分尊重与积极引导中开展班级工作
学校心理辅导遵循教育模式来帮助学生学会自助,从这一点来说,其与德育所追求的形成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思路基本一致。但是,从心理辅导的“非指导性”原则出发,存在着“自然主义”的教育倾向,过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尤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辅导主张,强调通过辅导者的同感与心理支持,帮助学生发现自我,学会接纳自我、调控自我。这对于自我意识尚未成熟的中小学生来说,似乎弱化了辅导者的功能,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发现,以此为原则进行班级管理,往往使教育走入放任状态而难以自拔,而此种现象多发生在年轻班主任的工作起始阶段。
与此相反,德育则以社会为中心,强调将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内化成个体信念。尤其是传统德育,不顾及受教育者已有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需要,要求学生都成为“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所谓的品德高尚的“完人”,于是,传统德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基本丧失,教育基本遵循着“外塑”的思路,强调说教和灌输,用强制的手段让学生接受某些道德规范。然而,从人的主体性特征来理解,每个人在对外界事物及社会准则接受和认同中均表现出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其决定着内化的取向、方式和程度等。如果上述过程是“处于某种压力下,是被动的、是被控制甚至是被强制的,毫无自主性可言,个体就会产生自身的主体性受侵犯的感觉”(林斯坦),进而产生反感和抵制的心态,不但不会接受相关规约,反而会产生排斥心理,最终导致教育失败。
心理辅导式班主任工作,作为现代学校德育的基本形式,充分尊重学生在道德学习以及自我完善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及生活实际,同时面对学生阅历欠丰富、道德判断能力有待增强的事实,强调教育者的引导作用,强调科学设计德育总体思路,找准起点、小步子、序列化、多形式、持续推进班级管理工作,通过平等互动、情境熏陶、主动探究等过程,努力帮助学生通过自我反省主动内化外在规范,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四、在强化学生的主动体验与感悟中综合多种育人方法
体验,是一个人对当时情境的全身心融入,是集过去经历、未来向往于此时此景的一种整体性思维过程,是人的全部心理因素的参与和重建。因此,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刘惊铎教授提出了“体验乃道德教育之本体”的主张。南京师范大学班华教授也认为,体验是内化的必要环节,内化必须经过反复的体验和实践。实践表明,传统德育模式下的班主任工作育人效果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忽视了体验与感悟这一道德内化的关键环节。由于缺少丰富的活动与情境,多数学生被动地体验着学习的枯燥乏味,使德育工作被严重弱化。同时由于缺乏相关的点拨与引导,在仅有的一些活动中,学生们的体验带有更多的盲目性与随意性,缺乏深层的反思与感悟,使活动流于形式。如在目前广泛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有的教师只简单地对学生提出纪律要求、作业要求,却忽视了必要的思想引导,使活动的教育意义严重流失,活动效果自然可想而知。一句话,过多的知识、理性的灌输剥夺了经验欠丰富、思维尤其是反省思维欠发达的青少年主动体验的时空,从而也势必剥夺了他们反思、重建、完善自我的机会与能力。
心理辅导式班主任工作正是借鉴团体辅导的基本思路,在传统的说理、榜样示范、活动组织甚至是规范制定、行为训练等过程中尽力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种种情境,帮助学生在全身心的参与中丰富种种感受;通过哲理性短文的品读、日常生活事件的分析、榜样行为的评论以及富于同感与质疑的谈话等方式,促进学生的体验丰富化、深刻化,并在师生以及生生的思维碰撞中深化感悟,以有效地促进教育要求与学生已有信念的联系与融合,新的道德信念由此形成,进而提高班级管理的育人功能。
总之,几年来的研究实践充分表明,心理辅导式班主任工作符合教育改革要求,有利于班主任转变育人观念,更新工作方式,使班级管理的实效性明显增强,该模式应该成为改革班主任工作的理想选择。
(作者单位:北京顺义教育研究考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