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诗歌中的淮水地域风情

2007-12-29 00:00:00周秀林
中国教师 2007年11期


  “钟鼓将将,淮水汤汤”(《诗经小雅钟鼓》),正如华夏大地上两大文明之源黄河、长江一样,淮水同样哺育过灿烂的中华文明。近年来,对淮河文化的研究似乎成为地域文化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但综观淮河文化研究的现状,论者多是踏着厚实的古籍寻求淮河文化的历史沉淀,清清淮河水呈现出来的似乎就应该是一部淮河的文明史。而淮水作为一个文学意象在南宋诗词中大量出现,这一特殊现象却没有引起评论者的注意,这也使得从淮水这一视角研究南宋时期的淮水地域民俗风情在目前尚属空白。本文不揣粗陋,对此作一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据现有资料,介绍淮河两岸风土人情的研究性文章非常有限,并且一般文章都冠以“文化”之名,泛谈历史上淮河流域百姓的日常生活状态、恋水恋乡情结、地方戏花鼓灯等,不能给人一种真切的历史经验。笔者以南宋淮水诗歌作品为蓝本,分析南宋淮水及淮水南岸的自然环境(物产、山川、气候等)和风俗习惯,即淮地风情。
  
  一、淮白与淮水
  
  1.淮白诗
  “淮白”一词对当今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很陌生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里就没有这个词。当今淮河两岸居民把一种产于淮河体白味美的鱼称为“淮王”或“肥王”,这应该就是南宋诗歌中的“淮白”了。据民间传说,“淮白”因其通体洁白如银,故得名。直到唐宋时期,“淮白”一词才开始出现于诗人笔端,但篇章极少,如北宋诗人苏轼《赠孙莘老》一诗中有“三年京国厌藜蒿,长羡淮鱼压楚糟”。南宋时期,由于淮河成为爱国文人心中难以抹去的伤痛,与淮河相关的点点滴滴都可能成为文人的诗材,因此 南宋诗里,歌咏“淮白”的诗作相对较多,共有11首,其中以“淮白”为诗题的就有8首。下面我们以几首“淮白”诗为例,分析清清淮水孕育出的“淮白世界”。
  味美。对于一种出现在文人笔端的特殊鱼类,颂其味自然是这类诗的主要内容。如袁说友《淮白》诗:“未识淮乡味,饕馋老不衰。及兹秋水涨,已食小鲜肥。众口虽难美,饥肠本易为。岂无鲈鲙好,物以罕为奇。”诗人先以老顽童的口吻戏说自己对淮白美味的渴望,又把淮白与鲈鱼作比较,说众人之所以认为鲈鱼是鱼中珍馐,只不过是物以稀为贵罢了,言之意下,淮白才是真正的名副其实的美味。汪元量《湖州歌》“雪花淮白甜如蜜,不减江珧滋味多”,也在直抒诗人食淮白鱼给自己的感觉恰如甜蜜般怡人后,认为淮白之味堪比海中珍肴江珧。蔡戡《刘公实以淮白为饷喜而作诗》“肥鲜正直资糟粕,甘美何劳佐酪盐”,说肥鲜淮白只需楚糟即可味美无比。前代诗人梅尧臣有诗句“淮浦霜鳞更腴美,淮鳞按酒敌庖羊”,杨万里则赞淮白“饔人且莫供羊酪,更买银刀二尺围”(《初食淮白》),羊酪是宋代上层贵族家庭享用的佳肴,诗人在初食淮白后,以“且莫供羊酪”的感慨赞美“淮白”的美味。当然,这首诗中没有直接用“淮白”一词,而是用了一个比喻物“银刀二尺”。《齐民要术》中有“酿炙白鱼”,并说这“白鱼”是“长二尺”,诗题中也标明“淮白”一词,此诗中的“银刀二尺”显然就是淮白鱼了。
  以上作品主要是通过比较来赞美“淮白”之味,还有一些作品把“淮白”与历史、现实相联系。例如曾几《食淮白鱼二首》其二:“帝所三江带五湖,古来修贡有淮鱼。上方无复蠙珠事,玉食光辉却要渠”,诗人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美誉“淮白”:《尚书禹贡》中有“淮夷蠙珠暨鱼”,说的就是夏禹之时,淮河下游的部落居民以蚌珠与淮鱼为贡品。而今已不再以蚌珠为贡品,但淮白鱼却没有被时光淘去它的光辉,依然是上流社会饮食中的玉食珍品。蔡戡《刘公实以淮白为饷喜而作诗》《以淮白南京山药为子真太夫人寿即用前韵》则写出了淮白鱼在当时南宋居民饮食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食指朝来应吉占,淮鱼远寄喜开奁”、“鹊噪虚檐喜可占,奇薰得得出珍奁”,人们把食淮白看做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尤其是后一诗,从“分甘拟作亲庭寿”,中可以看出,“淮白”已然成为南宋宫廷寿宴中一道名肴(宋司膳内人《玉食批》中有“酒饮淮白鱼”,亦是明证);而“料想齐眉亦共餍”则是诗人在“淮白”成为宫廷寿宴佳肴的基础上进一步推想其可能出现在贵族婚宴上。
  习性及烹制。这是有关“淮白”诗的又一内容。杨万里《初食淮白》说:“淮白须将淮水煮,江南水煮正相违。霜吹柳叶落都尺,鱼吃雪花方解肥。醉卧糟丘名不恶,下来盐豉味全非。”自注:“淮人云白鱼食雪乃肥。”诗人全面介绍了淮白鱼的烹制方法,吃淮白鱼的最佳季节及其生长环境,尤其突出淮水对淮白鱼长成的重要性,也就是强调“淮白”的地域性特征;袁说友《淮白》“及兹秋水涨,已食小鲜肥”,同样点明了食淮白的季节;蔡戡《以淮白南京山药为子真太夫人寿用前韵》“山藷尚带中原土,淮白仍余东海盐”则表明“淮白”美味与东海海潮相关。这类诗歌在南宋时期也仅此三篇,这一点也可能是现代的淮河居民竟不知“淮白”为何物的原因之一。
  这就是南宋诗中的“淮白世界”,清清淮水哺育了雪花“淮白”,而雪花“淮白”不仅点缀了时人的生活,带给文人雅士别样的惊喜,还见证了南宋时期淮水流域物产的独特性。
  2.淮水风光
  现在提起淮河水,最直接的感受恐怕是“污染”、“治理”以及由此带来的无奈。南宋诗歌中也有不少关于淮水的描述。这里不妨掬一捧淮水,采几朵浪花,让我们重回过去的时光,在汤汤淮水边领略淮水的美丽。“照眼清淮笑力微,家人应喜近亭闱”(许及之《渡淮》)中,淮水闪动着粼粼波光,这是日光照耀下的淮水;“淮山历历春云淡,淮水汤汤夜月辉”(吴龙翰《春晚留淮上》)中,淮水以青青淮山淡淡春云为背景,轻轻荡漾着月亮的清辉,这是月下淮水;“淮水无波似蔚蓝”(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这是风平浪静时一平如镜的淮水;“长淮白浪摇春枕”(韩驹《送黄若虚下第归湖南》),这是习习春风吹拂下的淮水;“淮水打船千浪雪”(杨万里《舟中不寐》,“却思两日淮河浪,心悸魂惊尚未平”(杨万里《过磨盘得风挂帆》),这是风高浪急之时的淮水。而潘玙《招倍道上》一诗中有“边风鸣晓雁,淮水浴天鹅”,诗人以边风晓雁的悲凉之景与浴水天鹅的春意进行对比,尽显淮水的盎然生机,也给我们展示了南宋时期淮河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刘子翬《渡淮》则为我们全面展示了淮水两岸的美丽画卷:“鸣鼙渡长淮,霏烟散清晨。皎皎初月光,照耀草木新。横林渡余碧,叠嶂开嶙峋。移桡失向背,烟波浩无垠。儿童相棹歌,余心亦欣欣。轻帆互相逾,画映鷁流津。”
  这就是南宋时期的淮白之渊,它或静谧,或躁动,清碧却是它不变的本色。当然,这一碧水清淮自有诗家的情感投注,但是,如果没有淮水外在的自然美感给诗人以审美享受,它又怎能激发诗人诗情画意的描绘呢?一切艺术作品都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完全脱离了再现的表现,这样的艺术作品是不存在的。
  
  二、南宋淮水诗与淮水流域民俗
  
  南宋淮水诗词中反映淮水流域民俗的有淮水神崇拜和寒食节两种。因淮水寒食诗仅张守《寒食咏怀》一首,并且诗中仅“丝管纷纷逐胜游”一句与寒食节相关,即无限春色中,淮河南岸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游赏春色,在笙歌曼舞中度过寒食节。这一现象在南宋时期十分普遍,地域性并不明显,这里只是以几首淮水诗分析淮水神观念。
  南宋诗歌中提到淮水神的有杨万里《至洪泽》及刘克庄《题江贯道山水十绝》其八。对于淮水神的身份历来有两种说法,一为庚辰说,一为巫支祁说。对于庚辰和巫支祁到底谁是真正的淮水之神,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但《西游记》文化研究会负责人刘怀玉等专家教授明确指出,淮水神之说应以巫支祁为主流。笔者对于传说或专家的观点不敢妄自评说,只能从《至洪泽》和《题江贯道山水十绝》其八这两首南宋淮水诗中寻找那时有关淮水神习俗的蛛丝马迹。
  杨万里《至洪泽》写的是诗人经洪泽湖泊舟淮河渡口的一段经历:
  政缘夜来到渎头,打头风起浪不休。
  舟人相贺已入港,不怕淮河更风浪。
  老夫摇手且低语,惊心犹恐淮神听。
  急呼津吏催开闸,津吏叉手不敢答。
  这首诗中虽然没有明确淮水神是庚辰还是巫支祈,但却表明了在淮水流域民俗中淮水神的存在这一事实。而从“摇手”、“叉手”、“不敢答”等语词中,我们看到的是淮水流域船夫津吏对淮水神的敬畏,而敬畏的直接原因则是淮水神主管着淮水,不管谁冒犯了淮水神,淮水神就会在淮水中兴风作浪。
  我们再来看刘克庄《题江贯道山水十绝》其八:
  太武求溲处,支祁着锞边。淮风晨裂面,淮浪夜惊船。
  这首诗中,诗人同样提到淮水之神的传说,且与唐人李公佐的传奇小说《古岳渎经》中有关内容非常相似。《古岳渎经》中说禹治水时,遇见淮水神无支祁,后禹用铁锁锁住其颈,“鼻穿金铃”锁于龟山脚下。而这首诗中“太武求溲处,支祁着锞边”二句点明了淮水神被锁之地,并明确交待淮水神即巫支祁:据《南史卷十八列传》记载,“二十八年正月,北魏太武帝自广陵北返,悉力攻盱眙,就质求酒,质封溲与之。”从这段记载可见出,当年淮水之神巫支祁是被锁在淮水东边盱眙一带。“淮风晨裂面,淮浪夜惊船”则通过夸张手法描写淮河上的险风恶浪,又用一“惊”字表明诗人的畏惧之情。整首山水绝句,先写淮水神历史传说,次写淮水风浪,突出淮河风高浪恶的自然奇景。裂面淮风和颠船淮浪又与首联有关淮水之神的传说暗相勾通,点出淮水之神的职能是主管淮水风浪。
  由以上两首有关淮水神诗作可以看出,南宋时期的淮水流域,人们生活中还存在着淮水神观念,且淮水之神是巫支祁,而非庚辰。另外,因淮河船民认为淮水风浪与淮水之神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在南宋诗歌中会发现不少描绘淮水惊涛骇浪的作品。如杨万里《过磨盘得风挂帆》“却思两日淮河浪,心悸魂惊尚未平”;《雨作抵暮复晴五首》之四“清平如席是淮流,风起雷奔怒不休。一浪飞来惊落胆,早知只要打船头”;还有《舟中不寐》《渎头阻风》等诗。诗人多以夸张对比的手法展示淮河风浪带给自己的震怖。这种震怖不仅是出自于淮河自然风浪的凶险,还隐藏着人们对淮水神的一份敬畏之情。
  以上就是《全宋诗》南宋诗歌中有关淮水地域风情的诗作,尽管作品数量不多,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中了解那个时代淮水及淮水流域的风土民情的基本面貌。
  (作者单位:安徽铜陵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