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1—15日)
一、服务业改革开放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最近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一项重大而长期的战略任务,合理规划布局,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服务业扩大规模、提升水平、增加就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着重抓好以下工作:(一)优化服务业结构。(二)科学调整服务业布局。(三)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四)深化服务业改革开放。(五)创造有利于发展服务业的良好环境。
二、有关廉政建设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
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强调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其中,要求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国务院最近召开的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指出,今年要围绕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深入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重点抓好五项工作。第一,深化体制改革和加强制度建设。第二,继续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第三,坚决刹住违规建设楼堂馆所的不良风气。第四,进一步加强政风建设。第五,继续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三、事业单位改革
我国第一家甲级大型铁路设计院改企转制。设在四川成都的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改制重组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这是国家甲级大型铁路设计院按照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由单一的铁路行业首次向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发展而组建为工程科技企业集团。
四、有关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体制机制创新
广东最大一宗温室气体排放权对外交易签约。2月5日,英国爱斯凯公司与广州惠景环保技术公司签订合同,将在未来5年购买广州兴丰垃圾填埋场500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权,总价预计达5000万美元。广州兴丰垃圾填埋场现在每小时产生约2000立方米的填埋气体,其中大部分是甲烷,在空气中会转化为二氧化碳。根据合同,广州惠景环保技术公司将为其投资经营甲烷发电项目,预计到2012年,该项目将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500万吨,英国爱斯凯公司则购买这部分气体的排放权。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2年,发达国家6种温室气体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如超标排放则处以重罚,而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义务。发达国家可以与发展中国家缔约方进行环保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减排后,发达国家可获得等量排放权。2006年,全球排放贸易额达到了280亿美元,但由于内部交易成本偏高,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用清洁发展机制(CDM)向发展中国家购买排放权,中国成为首选。中国企业实施CDM项目需要国内和国际两步审批:首先由国家发改委审核所申请的具体项目,企业获得项目批准后,再向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申请减排量注册,经注册的减排量就可转让给外国。
五、对外开放
中国在非洲建立的第一个经济贸易合作区——赞比亚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正式揭牌。在去年11月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政府宣布今后3年将在非洲国家建立3—5个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赞比亚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就是规划中的一个,位于赞比亚铜带省,由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和经营,目前已建成谦比希铜矿、湿法冶炼厂、硫磺制酸厂、铸造厂、中赞友谊医院等企业和机构。合作区建设将带动赞比亚机械、轻工、建材、家电、服装、制药、食品等行业发展,扩大赞比亚的出口,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增加当地民众收入,受到赞比亚政府和人民的高度重视和真诚欢迎。
六、地方改革
安徽全面推开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在总结18个试点县经验的基础上,安徽今年全面推行“一转变三建立一改进”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即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建立农村基层行政管理新体制,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机制,建立“三农”社会化服务新体系,改进农村工作考核评价办法。通过综合改革,重点在“管人、管钱、管事”上下功夫。在“管人”上,安徽将全面扩乡并村,所有乡镇10多个内设机构,缩减到4个以内,乡镇领导职数减少为5—9名。在“管钱”上,全面实行“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实现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在“管事”上,整合乡镇事业站所,实行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分开,逐步建立健全政府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多元化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增强乡镇政府服务职能,探索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新机制,从2005年起,安徽省选择18个县(市、区)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将农村改革重点从“增收减负”转向农村综合改革。
(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