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电力工业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为指导。基本方针是:提高能源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电网建设,有序发展水电,优化发展煤电,积极推进核电建设,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鼓励新能源发电,带动装备工业技术进步,加强国际合作,深化体制改革。这也是“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基本政策取向。
一、关于提高能源效率
我国电力工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比较,差距较大。拿发电来说,发达国家平均每千瓦时供电煤耗为335克,我国2000年为392克,2005年是370克,2006年是366克。按照“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要降到355克。如果按照2005年全年的发电量计算,供电煤耗每降低1克,全国每年可节约205万吨标煤。如果到2010年末实现供电煤耗比2005年降低15克的目标,全年就可节约4542万吨标煤。再进一步,如果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335克,按照2010年的电量来计算,全年可节约10598万吨标煤,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节能降耗目标就有了保证。
关于厂用电率,世界主要先进国家平均水平是4%,我们去年是5.87%,到“十一五”末要降到4.5%。如果厂用电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按照去年的全部电量计算,可节省标煤925万吨。如果按“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将厂用电率降到4.5%的目标,到2010年可节约1826万吨标煤。如果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按2010年的电量计算就可节约2493万吨标煤。
我国电网“九五”末期的线损是7.81%,“十五”末期降到了7.18%,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是6%。到“十一五”末要力争降到7%,同2005年末相比,降低0.18个百分点。线损如果降低一个百分点,按去年年末的电量计算,可节约925万吨标煤,如果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全年可节约1333万吨标煤。
电力工业提高能源效率,就要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推广使用高效节能的发电及输电设备,改进发电调度方式,实施节能环保调度,加快淘汰能源利用效率低、发电煤耗高、污染排放重的小火电机组以及损耗高的老旧输配电设施,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设备利用效率,在热冷负荷比较集中或者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因地制宜推广热电联产或者热电冷汽多联供技术,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十一五”期间还准备加大热电联产机组建设力度,建设规模初步定为4500万千瓦,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2000万千瓦,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包括IGCC、CFB,开工建设一些示范工程。
二、关于保护生态环境
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电力生产高度依赖煤炭,按2005年末的统计,燃煤机组的比例占75%,发电量占82%。煤炭大量开采和燃烧,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包括地面沉陷,地下水系遭到破坏,酸雨危害的地理面积逐年扩大,温室气体和固体废料的大量排放等等。2005年全国排放的二氧化硫总量约2400万吨,其中,发电占1300万吨,超过了一半;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22.2亿吨。规划到2010年,燃煤电厂每千瓦时二氧化硫排放量降到2.7克,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二氧化硫年排放总量控制在1000万吨以内,安装脱硫装置的机组要达到3亿千瓦。每千瓦时烟尘排放量控制在1.2克,烟尘年排放总量控制在300万吨以内,废水排放的达标率要实现百分之百。拟采取的措施包括重点加强二氧化硫排放的控制,鼓励火电厂控制氮氧化物的排放,烟尘排放做到增产不增污,包括对新机组严格控制排放量,根据排放标准,采用高效率的电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等。
三、关于加强电网建设
当前电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尚未建立科学合理的电网投资收益机制;网架结构不合理,电网企业资产负债率较高,投入不足;二是电网建设体制缺乏自我约束和成本控制意识。因为电网是自然垄断的,目前改革滞后影响新的电价机制的形成。三是各区域电网的主网架相对薄弱,尚不能适应更大范围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四是局部电网卡脖子的现象还存在,城市配电设施的负担比较重。五是电网调度监管体系不健全。
我国电网建设的总体思路是:推进西电东送、南北互济、全国联网,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十一五”期间,要加快推进“西电东送”三大通道线路走廊建设,包括北通道、中通道、南通道;建设坚强、可靠的区域电网;推进大区电网互联,适当控制交流同步电网的规模。再有,就是继续推进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形成安全可靠的供电网络,加强农村电力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电力保障。还有就是坚持二次系统和一次系统的协调发展。
四、关于有序开发水电
我国水电经济可开发容量为4亿千瓦,现有装机1.17亿千瓦,实际利用不到三分之一。目前在建的水电装机有8000多万千瓦,一批特大型水电站,如溪洛渡、向家坝、龙滩、小湾、锦屏一级、锦屏二级等正在建设之中。水电开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已由过去的技术和资金制约转为移民和环保制约。关于移民问题,国务院今年出台了新的政策。环保问题日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正确的方针是:既要高度重视移民和环境问题,又要切实加快水电建设,在权衡利弊时应本着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态度,不能顾此失彼,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解决好环保和移民问题的前提下,水电建设应该搞快一点,到“十一五”末期装机要达到1.9亿千瓦,即“十一五”期间新增装机7300万千瓦,包括一部分抽水蓄能电站,要重点做好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澜沧江、黄河上游等流域的开发工作。要进一步加强水电建设的环境保护,安排落实好移民工作。继续发挥国有大型流域公司在水电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同时积极引导和规范非公有制经济主体投资水电开发。
五、关于优化发展煤电
煤电的发展需要综合平衡煤源、水源、电力市场、电力系统、运输、环保等因素,实现煤电合理布局、优化结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约用水、提高技术水平和经济性。要推进大型、高效环保机组的建设,积极促进热电联产,利用低热值煤炭、煤层气、高炉气、余热余压发电,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十一五”期间,要推进火电机组节能减排工作,一是加大“上大压小”的力度,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二是优先安排靠近用电负荷中心的环保项目;三是建设坑口电站,包括褐煤、洗中煤、煤矸石项目,以及港口、路口等运输条件优越的电厂;四是鼓励建设高参数大容量机组,如60万千瓦及以上的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五是火电项目要符合国家的环境保护、用水政策及热电联产政策;六是建设有利于电网安全、多方向、分散接入电力系统的项目。以上是“十一五”期间应该优先安排和考虑的项目。
六、关于积极推进核电建设
世界核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17%,整个投入运行的核电机组为442台。目前,我国的核电装机容量是684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1.3%。核电属于清洁能源,应积极推进建设。到“十一五”末期,规划装机要达到1000万千瓦。规划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000万千瓦。核电存在的问题是技术路线不统一,现在有法国、加拿大、俄罗斯的技术,也有我们自己的技术。核电自主化程度不高,主要的设备、大件还要靠国外进口。另外,体制机制改革也滞后。核电的发展应坚持以我为主,中外合作,采用先进技术,注重经济性和安全性,统一技术路线,实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工程的设计、设备制造本土化、批量化的目标。引进第三代核电技术是我国核电建设的一件大事,预示着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核电建设步伐将加快。
七、关于可再生能源发电
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目前具备规模化发电条件的主要是风能和生物质能,但也面临一些问题:首先是产业体系和基础工作薄弱,其次是支持政策和措施落实难度比较大,第三是市场保证机制不完善。可再生能源属于清洁能源,国家是大力提倡和支持的。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00万千瓦,到2020年达到3000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容量到2010年将达到550万千瓦,到2020年达到3000万千瓦。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实行优惠的财政税收价格投资政策和强制性的市场份额政策,鼓励生产和消费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风电,“十一五”期间,拟建成30个10万千瓦级的风电项目,在内蒙、河北、江苏、甘肃等地形成4个百万千瓦级的风电场。加快发展生物质能发电,支持秸秆发电和垃圾填埋发电,建设一批秸秆和林木生物质电站。我国太阳能发电技术成熟,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成本太高。要结合无电地区电力建设,推进小型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应用;同时,在西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并网式太阳能光伏和热发电示范工程。引导和培育太阳能发电市场,促进太阳能发电技术进步和产业化发展。到2010年,太阳能发电达到30万千瓦,到2020年达到180万千瓦。
八、关于天然气发电
我国现有天然气发电装机容量1000多万千瓦。由于资源受到限制,今后一段时期,应以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为宜。当前突出的矛盾是价格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加快国内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另一方面要加快国内天然气价格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扩大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国际合作。这既有利于节约能源,又有利于增加供给。天然气发电要适度发展,天然气的使用要优先考虑城市民用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