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增长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实行新的经济增长方式,重视社会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我们随之将面临许多新的成本问题,经济增长高成本则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点。
一、在新时期,我国经济增长进入高成本时期
第一,新的工业化时代伴随着高成本。一方面,在这一阶段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速,城市新型消费热潮涌现。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大量消耗能源和其他资源的阶段。据专家分析,大部分发达国家在人均GDP3000至10000美元之间经历了人均能源消费量快速增长和能源结构快速变化(石油需求比例上升)的过程。我国近两年的情况是,煤、电、油的消耗均呈两位数增长。据测算,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能源需求总量将达到36.2亿吨标准煤,未来15年中国将面临严峻的能源问题,资源价格将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中国工业化进入高成本时期。另一方面,我国要保持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还要为之付出高昂的成本。我国经济增长长期实行粗放方式,其高增长是以昂贵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资源和环境成本为代价的。从总体看,“十五”时期,能源消耗增长速度却高于GDP,甚至呈逐年上升之势。能源浪费相当严重。目前我国的GDP约占世界的4%左右,但消耗的资源占全球的比重:石油为7%、电力为13%、原煤为30%、铁矿石为30%、钢材为27%、水泥为40%。我国的钢铁、有色金属、电力、化工、石化、建材、轻工、纺织等八个主要耗能工业,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单位产品能耗则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7%。而要改变这一状况不是短期内所能做到的,我国仍将需要为经济的调整增长付出较高的成本。
第二,生产力要素成本上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长期慢于GDP的增长速度,工资占GDP的比例过低,说明广大职工劳动力的价格偏离价值问题相当严重,致使人力资源成本缺项,工资补偿严重不足。在一些行业职工工资低,没有体现劳动力再生产的成本费用,甚至连最基本的医疗保健、养老保险、子女教育等的费用都得不到保障。对于多达1亿的进城务工农民来说其状况更差,他们的工资一般仅及城镇工人的1/2甚至1/3,如果考虑到福利方面的不同待遇,差距就更大。而职工工资长期偏低和社会保障缺项的问题是必须解决的。加上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改变劳动力素质低的状况。这都必将提高劳动力成本。这两方面都将会使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进一步增加。
第三,资源使用成本上升。由于资源短缺,需求旺盛,资源供求紧张将是长期趋势。具体为:
(1)城市化时代对水土的使用成本上升。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必将加速发展,导致土地资源的减少。在未来的10—20年内,我国水土资源以及环境治理等的成本仍将进一步加大。
(2)矿产资源使用成本将大幅增加。一方面,长期以来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采,对稀缺资源的使用费用的征收不足,资源税税率一直很低,矿产资源采用权基本上处于无偿取得、无偿使用或者低价使用状况。改变这一状况,对矿业资源的采用权实行有偿取得,必将大幅提高资源的有偿使用费用。另一方面,现行的资源产品生产成本缺项太多,没有反映经济活动中自然资源消耗的机会成本。矿产资源价格形成只考虑生产的直接成本,成本构成中并未包括安全(生产安全、生命安全、商品质量安全等的)生产成本、资源补偿成本、环境治理成本、矿井关闭退出及职工安置成本、企业发展成本和职工福利成本,因而不是生产的完全成本。如煤炭价格,据山西测算,仅煤炭资源、水资源、土地塌陷、煤矸石污染和占地等损耗,每吨未计入成本部分即达97.33元。如包括安全欠账、工资偏低、少提折旧和发展替代产业费用的积累等因素,将相当于现有生产成本的50%左右。其他部分矿种成本增加可能更多。综合计算,目前被沉没的成本高达300—6000亿元。仅国有重点煤矿安全欠账就高达689亿元。按照完全成本的要求逐步理顺资源价格,将使资源的生产成本大幅上升,资源产品的价格也逐步大幅度提高,进而导致资源产品的使用成本大幅度提高。
(3)一些重要原材料和能源产品已经有很大一部分依靠从国外进口,这些产品的对外依存度逐渐增大。而随着发展中国家相继步入工业化阶段,形成了全球资源性产品新一轮的需求高峰,进而使国际市场原油等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呈长期化趋势,并将长期影响我国企业支付成本的上升。
第四,各种隐性的社会成本也使企业不堪其负。目前,我国企业实际的税费负担较重。一是企业所得税率较高;二是政府部门对企业的收费和罚款较多;三是企业和个人工商户需要用于应付行政审批、执法、融资的灰色和黑色成本较高,主要用于执法中的吃、拿、卡、要和疏通行政审批许可和融资关系中的贿赂。这部分税外的收费和罚款,大体使个人工商户、微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多支出估计在3000亿元以上。
二、影响成本上升的因素分析
一是资源稀缺导致其价格上涨,进而推动中下游产品生产成本上升。我国资源的禀赋很差,总的是总量较大,而人均占有量小,而且在逐渐减少。而且,一些主要矿产资源的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开采成本也越来越高,供给形势相当严峻。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能源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在考虑大力节约能源、优化经济结构的情况下,到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也要达到30亿吨标准煤,仅从满足国内煤炭需求方面,就面临精查储量不足、生产能力不足、运输能力不足和环境容量不足四大压力。这都将使资源价格上涨速度加快。
二是资源产品价格的理顺,也将对中下游产品成本的提高产生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和转变困难,与资源价格和要素价格长期扭曲有很大的关系。理顺资源产品价格,包括两方面:一是要提高价格偏低的资源产品价格,以煤炭价格为例,以计价完全成本、不低于平均利润为基础制定,其成本将比现在增加50%,必将导致其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进而对电力、建材、冶金和化工四大耗煤行业的生产成本将产生重大影响。二要理顺主要资源产品的比价关系,改变能源比价不合理的状况。最终也将导致资源产品价格总体水平的上涨。
三是环境保护与环境的治理成本大幅度上升。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至今并未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资源被大量浪费的同时,环境状况长期处于恶化状态,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生态破坏问题突出。我国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能源结构仍需以燃煤为主,这样一种能源结构,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污染相当严重。由于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造成的酸雨已使20世纪90年代中期酸雨区面积比80年代扩大了100多万平方公里,年均降水PH值低于5.6的区域面积已占全国面积的30%左右。我国农业污染的问题也日趋突出,农业污染已占到全国总污染量(指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及农业污染的总和)的1/3—1/2,不仅成为水体、土壤、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而且对农产品案例、人体健康乃至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此外,水污染的问题也相当严重。可见,环境污染、环境破坏治理和控制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等将是长期的,其边际成本的增加也将长期的。
四是国际市场价格大幅度上涨,也对国内生产成本上升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我国国内资源紧张,许多资源越来越依赖于通过大量进口解决,国际市场价格变化对国内市场和价格影响越来越大。这都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相关行业产品的生产成本带来严重的影响。
五是产品质量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成本的上升。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一般来说,产品质量提高,要求相应的科学技术的支持,也需要使用相应质量较好的原材料,这必然增加产品的生产成本。
与此相关,在对外贸易中,技术标准、技术壁垒手段逐渐成为各国保护本国对外贸易和国内产业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武器。有数据表明,由于商品的质量问题,国外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已经涉及我国2/3的出口企业、2/5的出口商品,每年造成约200亿美元的损失。而要推动标准经济的发展,开展具有国际权威的以标准为依据的质量认证,提高国内企业素质,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必然要增加相应的投入,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产品的成本。
六是我国物流成本太高,也是形成我国生产经营成本过高的重要原因。由于我国的工业经济布局不合理,导致在其他国家少有的高速公路的高收费。加上与高速公路高收费相匹配的重载卡车的短缺,造成我国物流成本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目前,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超过20%,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高出1倍。
三、“十一五”时期我国将是一个由高成本推动高物价的时期,必须十分重视和认真对待高成本的影响
第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解决资源使用中的严重浪费和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我国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的相关基础短期内难以改变。主要有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生产行为、政府对经济的管理行为已经成为一种惯性,而集约式的内涵经济增长方式还远未形成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准则。其次,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短期内同样难以改变,甚至有加重的趋势。再次,在发展观念上,只要数量不管质量的“唯GDP”为上的政绩考核办法还在继续,而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制定的干部政绩考核指标和办法还未形成,更没有系统有效的政策和法律方面的约束。基于此,一要把建立节约型社会作为长期战略,采取有力措施,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抓好重点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坚决关闭那些耗能高、污染重、效益差的企业;二要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经济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形成鼓励节约和处罚浪费的长效机制;三要加大依法实施节能管理的力度,完善节能的法律法规;四要增强各级政府和领导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强化领导干部的节能和环保责任制。
第二,要大力推进垄断行业的改革,打破垄断,鼓励竞争,同时建立成本约束机制,认真解决垄断行业的成本问题。现行的垄断行业产品的定价以成本加利润的办法,不能起到激励垄断行业降低成本的作用,反而以成本上升作为提高产品价格的理由。这已经引起广大群众的极大不满。必须把推进垄断行业的改革,作为新时期解决成本问题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改变现行的定价办法,建立和完善成本约束和监管机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降低进入门槛等办法,迫使垄断行业把不合理的成本降下来。
第三,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建立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机制,发挥价格机制促进资源节约使用的作用。深入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重点是建立和完善科学的价格形成机制和管理制度,完善资源的开采成本,逐步实现按完全成本定价;使价格真正起到促进资源开发利用、激励节约、降低消耗、提高效益的作用。当前需要注意防止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只调价不改革、以调价代改革的情况发生,尤其是制止一些资源性产品生产企业借改革之机提价,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以确保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健康顺利进行。
第四,我国科学技术水平落后状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增长方式的提升和转变,生产经营成本难以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必须加速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从这个层面上促进成本的节约。据估计,我国科学技术水平落后于先进国家的水平约15年左右,个别领域好一点,多数高新技术,如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差距更大。在科研创新方面,我国拥有专利的企业只有1%,2万多家大中型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仅占25%,有研发活动的仅占30%。另据统计,大中型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只占销售额的0.39%,即使高新技术企业也只占0.6%,这个比重还不到发达国家的1/10。全社会研究和开发经费占GDP的比例为1.3%,没有达到预期1.5%的目标。技术落后,创新不足,这又在一定程度制约了我国生产经营成本水平下降。因此,应加大技术创新和科技制度改革的力度,从整体上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
第五,加强教育引导,提高全民的节约意识。目前我国公众,整个社会风气,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精神和意识严重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成本的降低。一是生活消费方面的铺张浪费,比比皆是,整个社会每年浪费的物质相当惊人;二是在生产上的浪费更是如此;三是机关事业单位的浪费也相当严重。为此,要节约消耗,降低成本,必须加强全民的节约意识教育,大力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都要层层把关,采取有效措施,奖励节约,惩治浪费,形成举国上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尤其是党政机关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
第六,应特别关注资源成本及其价格可能引致的通货膨胀问题。由于成本的提高,资源产品价格将是长期居高不下的趋势;由于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居高不下,国际市场价格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即来自国外输入的通货膨胀难以避免,甚至有可能成为一种长期的趋势。这都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由此带来的各种问题。在思想认识上和价格政策上,要有一个大的转变,我们必须面对资源性产品和能源产品价格趋高的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研究制定相应措施,防止或减弱来自国际市场对国内成本和价格的冲击。
总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即大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放开由市场形成的情况下,对于成本的研究和监管不应放松,而应加强。还要特别关注资源成本及其价格问题。由于成本的提高,资源产品价格将是长期居高不下的趋势,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由此带来的各种问题。在思想认识上和价格政策上,要有一个大的转变,即能源低价时代结束了,要面对能源价格超高的新形势。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财贸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