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行所见

2007-12-29 00:00:00徐选礼
中国经贸导刊 2007年12期


  本人这次美国之行,历时半月。虽是跑马观花,但却时有所获。看似蜻蜓点水,却也悟得水中三味。
  
  见市长易,逐流浪汉难
  
  没有电话预约,也不见戒备森严的门卫,我们一行24人的旅游团在旧金山国际机场下机后,驱车直奔美国三藩市市政厅。
  进入大厅大门,被市政厅一工作人员拦住,要求游客排成两队。每位客人所携带的行李,需要接受安全检查。
  “如果不是‘911’,行李都不用检查,”导游李丹妮说,“任何人,不管是本地市民,还是外国游客,都可敲开市长办公室的门进去。如果运气好,市长在办公的话,我们还可以跟他打声招呼,叫他跟大家合个影。”
  市长办公室就在二楼。当我揿了一下门铃,然后冒昧推开市长办公室大门时,办公室里有一男一女两人在办公。令人不无遗憾的是,市长办公桌后面的座位上是空的。询问后方知,市长外出办事,眼前这一男一女,是市长的秘书和助手。
  让人惊讶不已的是,一间不过20平方米的办公室,居然摆了5张办公桌,市长与秘书、助手同室办公。市长的办公桌与秘书、助手的办公桌看上去几无差别。
  对眼前这群不速之客,市长秘书显然已经见怪不怪,仍然埋头整理文案,我们则举起相机,一阵狂拍。
  出得三藩市市政厅,见门前广场的石板上、梧桐树旁,竟横卧着一些旁若无人的流浪汉。
  知情人士介绍说,原先,广场前是供游人歇息的数排石凳,因流浪汉们以凳作床,长期横卧市府门前,有碍观瞻,后市府撤凳植树。但流浪汉们仍横卧其中,乐不思蜀。市长们对此束手无策,因为法律并没有授予任何人,包括一市之长驱逐流浪汉的权力。
  
  美国人的“吝啬”
  
  美国人,或者说绝大多数美国人是极为节俭的,节俭得近乎吝啬。以吃喝为例,西餐,快餐,是一种最为简便快捷的食品,省时又省钱,自不必言。蔬菜,连锅都不必进,油也无需沾,最多加一点沙拉酱,生菜直接进口。
  美式家庭,包括旅馆,没有热水瓶,也没有烧开水的水壶,渴了,拧开水龙头,嘴巴伸过去,就着水龙头喝凉水,连茶杯都省了。算一下这笔账吧,全国三亿人,每天无需烧开水,该要节省多少能源?!
  美国的酒店,没有星级之分。这样的好处是,众皆平等,没有你高我低之别。即使是在以奢华闻名的赌城拉斯维加斯,楼下即是大型赌场,楼上的酒店,在国内最多也就三星级的水平,说不定连三星也评不上,竟然没有一次性用品:拖鞋、牙膏、牙刷、梳子、擦鞋布。在美国人的眼里,这一类东西,用的少,弃的多,浪费资源。
  美国人的节俭,不只是体现在小排量的日本车,日夜不停地奔驰在美国的城市和乡村,还体现在灯具及其开关上。美国的酒店,几乎清一色的圆型灯罩,开关,是我们早已淘汰的极为简单的那种,上个世纪中国出产的收音机上使用的按钮式或是旋钮式开关,绿豆大小。在旧金山的一家旅馆,我还见过国内上个世纪30年代就曾使用的插销式开关,一揿过去,灯就关了;一揿过来,灯就亮了。我们国内连稍稍讲究一点的家庭里都没有人再用它,而美国的酒店里仍照用不误。其实,最简单的电器用品,最经久耐用。
  到美国旅游的国人,最感到恼火的一件事是,如果你的手机、手提电脑、或是数码相机需要充电,你的电源插头不幸而又是圆型的话,那你就惨了,美国的酒店,无论是家庭旅馆,还是总统豪华套间,你找不到一个圆型插孔。毫无疑问,扁插比圆插节省材料。既然扁插,也能达到过电的目的,性能上与圆插毫无二致,为何要浪费一倍以上的有色金属呢?从产品设计、制造开始,就厉行节约,处处精打细算,这样一个国家,想不富都难。
  
  美国人的“落伍”
  
  在美国旅行期间,常留心观察人家的街道和马路。在我旅行先后经过的10多个大都市,没有发现一处城市马路被“开膛破肚”,唯一让本人震惊的发现是,美国的许多城市,无论是旧金山,还是赌城拉斯维加斯,亦或是洛杉矶,都矗立着两个多世纪前就已经问世的木质电杆,而正是这些电杆的存在,使得电缆和光缆可以凌空飞渡,无需埋入地下,城市马路才避免了一次次开膛手术。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木质电杆在国内比比皆是,后来,它陆陆续续被淘汰。农村的电杆,也几乎全被水泥电杆和输电铁塔所取代。城里的输电线和通信光缆,大都打地下的电缆沟经过,无需电杆了。而正是电杆在城市街头的迅速消失,电缆光缆煤气沟的出现,导致城市马路不断地被开膛破肚。
  美国大约没有人认为木质电杆落伍,矗立街头,有碍观瞻,应予以淘汰。这一方面固然可以解读为美国森林资源丰富,不愁无木质电杆可用。另一方面,也可以解读为美国人讲求实用,不赶时髦。
  这就是美国人的实用哲学:能保留的东西,尽量保留下来;存在利用价值的,决不轻言放弃。谁说木质电杆矗立都市街头,有碍观瞻,是落伍的象征,其实,它早已是都市的另一道风景。
  
  既传统又现代
  
  徜徉在美国都市街头,常常令人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进入了时光隧道:一会儿18、19世纪,一会儿20、21世纪。
  如果说古堡、教堂、马车、有轨电车、地下缆车、地铁,代表的是18和19世纪的话,那么,迪斯尼、好莱坞、星光大道、航空博物馆则代表着20和21世纪。据说,旧金山的缆车,还是200多年前的淘金时代就开始投入使用的,牵动缆车前进的缆绳,就隐藏在马路中间的缝缝里。
  在纽约曼哈顿,正是圣诞节前的周末,购物人流如同潮水一样溢滿街道,这时候,只听得同行的伙伴突然惊奇的叫道:“快看,骑警,骑警。”我回头一看,果然见两位警察,一人骑一匹枣红色洋马。
  在华盛顿白宫总统府前,除了一辆警车,数名身着警服的男巡警警惕地搜索着各种可疑目标以外,另一个引起人们好奇的目标是,一个骄小的华裔女巡警,腰佩手枪,骑一辆自行车,飒爽英姿地在总统府周围巡弋。只是没有发现驾驶摩托车在大街上呼啸而来威风八面的警察。
  美国人倒是没有什么发扬光荣传统之类的口号和说教,但传统却一直优秀地保持着,这和我们的行动方式大不一样。在半个多世纪前,刚刚解放以后,我们就急急忙忙的将最后一辆人力车,黄包车,送进历史的博物馆,并在报纸上,公然为其送葬。然而,20多年以后,猛然发现,人力车、黄包车并未寿终正寝,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命力,于是又不得不将它从博物馆请出来。这样来回一折腾不打紧,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自然就加大了。
  就在我们国内的城市马路,不断传出禁摩、禁电动自行车,禁止马车、驴车进城的刺耳聒噪声中,无论是在人流如织的纽约,还是在清谧宁静的费城,马车,这个农业时代的交通工具仍然与飞驰电掣的汽车并驾齐驱。自然,这里的马车是用于旅游的目的。
  (作者单位:深圳市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