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错别字成因及对策初探

2007-12-26 00:37顾思遥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音形错字错别字

顾思遥

摘 要: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至今仍然具有生命力的一种文字。而错别字的频频出现却严重影响了汉字的使用与传承,尤其对小学生负面影响更甚。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来减少或避免错别字的产生,让学生在思想上重视错别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关键词:错别字 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178-01

错别字是汉字在书写和运用中错字和别字的总称。错字,就是笔画、结构有错误,不合乎规范的字;别字,就是字本身没有笔画、结构上的错误,而把甲字当作乙字来写,张冠李戴。

错别字几乎可以说是小学生的通病,虽被纠正多遍,却又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面对错别字,许多老师视它为洪水猛兽,想“快刀斩乱麻”,却并不容易办到,只能望“字”兴叹!因此,如何防止、减少甚至消灭错别字这一顽症仍是一个值得不断研究探索的课题。为此,笔者尝试究其原因,并针对性地制定一些对策。

1 错别字产生的原因

1.1 汉字本身的特点

汉字构造复杂,数量繁多,且结构单位的组合模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笔画组合有相离、相接、相交几种,部件组合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框架结构等。每个字形体差异小,多一笔,少一笔,长一点,短一点,这些字就是在成为字与不成字的界限上徘徊,或这个字与那个字之间逗留。同时,数以万计的同音字也潜伏在汉字中混淆大家的耳目,另外还存在一字多音一音多字的现象。汉字本身的音形特点、书写方式等因素也是导致学生,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易写错别字的一个重要因素。

1.2 学生自身的弱点

一些小学生自身学习态度不端正,写字习惯较差,在识字时遇到疑问,不会去查字典也不询问老师或同学,他们在书写作业时静不下心,往往不注意汉字的笔顺的正确书写。而忽视写字的笔顺规则,直接导致小学生不易在头脑中构建和强化字形的整体性,也不易更快地牢固地掌握字形,很容易写出错字来。小学生读书识字时不认真观察字的框架笔画,特别对于结构相似的字的不同之处缺少留心,故直接导致写字时经常出现多添了一点或少写一笔,或该弯的变直了,该直的却拐了弯,最终出现了错别字。

1.3 不良环境的影响

小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也与其生活的社会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社会是汉字学习更广阔的空间,但现在的广告、标志牌及报刊杂志中不规范使用汉字的现象越来越厉害,此类因素潜移默化中将错误的汉字植入小学生头脑中。小学生的辨别能力比较差,若受到不规范用字的误导,后患无穷。

2 错别字预防对策

2.1 把握汉字特点,运用多种识字法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写的错字往往比别字多,且错字多数整体轮廓对,局部写错,如增减笔画、装错部件等,主要原因是小学生受到感知特点限制。小学生最初感知较笼统,对字形的感知往往只停留在整体轮廓上,对笔画繁复的部分常常会忽略,缺乏认真细致地分析,因此,进行识字教学时,要抓住学生感知特点,正确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有意识地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生字中易写错的边边角角。

(1)形义联系法。即在教学中讲某一字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表示什么。如教“象”一字,大象是小朋友们喜爱的动物。“口”是大象的嘴巴,而撇(丿)表示从嘴中伸出的又长又尖的象牙,便于打斗。故书写时应注意:先画好嘴巴(口),接着才画长牙(丿)。这样教以避免错字的出现,效果十分明显。

(2)音形义结合法。识字就是要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使音形义建立起联系。让学生正确使用同音字,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音形义结合法。如:学习“晴、请、清、睛、蜻”这些字的时候,读音都是qin g,那么它们的声部就是右边的“青”,表意的都在左边。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8中就结合一首简单易记的儿歌来学习:“天气晴,池水清。小蜻蜓,大眼睛,飞来飞去捉蚊虫。”这样学生记起来较轻松,且记得更牢。

2.2 针对学生心理特点,选用多种教学方法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识字不像动画片、听故事那么有趣,尤其是低年级阶段,教师需花大量时间进行识字教学。孩子们好观察、爱表达,教师可引导他们从“看字”和“说字”做起,可以经常开展一些游戏,调动学生积极性。只要学生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就会事半功倍。

(1)形象识字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根据这一特点,在识字教学时,笔者常常会利用实物、图画、录象等直观景象导入,将学生带进形象的情景中。如教“哥”、“弟”、“姐”、“妹”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分析字形,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为了使儿童不至于张冠李戴,可利用形象识字法,边做手势,边调动学生识记的能力,说“哥哥个子高又高,弟弟头戴小帽子,姐姐立正站得直,妹妹扬手把舞跳。”这样,学生在欢笑中就把字形分清了。

(2)模仿识字法。教师在教授一些会意字时,可请孩子们根据字形做出相关动作,在实际过程中让他们对生字进行积极的思考。如教“忐忑”二字,表示心神不定的意思时,可举例:“俗话说:心里像十五只吊桶七上八下的。”在动动说说中,他们不仅很快记清了字形,同时也了解了这些字的本义,学会了拆字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2.3 紧抓基础阶段,培养良好书写习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书写习惯也恰恰是减少错别字的一个重要前提。对于大多数刚刚入学的孩子而言,写字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若在这个阶段基础打不好,那“别字”、“错字”会伴随孩子一生。语文教师要科学、耐心地指导学生书写汉字,一方面关注学生书写姿势是否正确,另一方面看学生运笔、笔顺等是否有误。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辛的工作,也是磨练学生的意志的过程。让学生养成写一字,对一字,细心观察、规范书写、自觉检查、及时纠正的好习惯是不容易的,它是经过长期严格的训练逐渐养成的,只要教师天天抓,堂堂抓,一抓到底,相信小学生一定会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时有发生。面对该现象,教师应多一份冷静,少一份急躁,多一份思考,少一份埋怨。只要做个有心人,善于动脑,积极采取有效对策,定能帮助学生走出错别字的迷途,为他们点亮思维的火花。

参考文献:

[1] 成卫菊.小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及对策[J].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04.

猜你喜欢
音形错字错别字
巧用儿歌教拼音
诗嘲错别字
易错字 来提醒
错别字的自述
60秒找错字
从词形、语音看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特征
60秒找错字
乐音音形的感知与谐和性分析
我与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