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发现两只可疑老鼠
1967年初,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我机场海关进出境出口检查处的海关人员发现一名持英国护照的外国人携带了两只老鼠。此可疑情况马上传到了北京市公安局负责外贸系统敌特侦查的张文奇那里。他立刻通知海关保卫部门将这两只老鼠扣留,送广州市卫生检疫局检测,查明老鼠的来源地,并指示另捉两只相同的广州地区的老鼠交给被扣人,允许其携带出境。
经检疫部门检测,送检的两只老鼠身上沾染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物质,化验鉴定后的放射性物质数据,与我国西北核工业生产基地的放射性数据类同。据此分析,老鼠生活的地区有可能是原子工业基地。据侦查,携带老鼠出境的是在我国兰州化工公司工作的外国专家,名叫乔治·瓦特,系英国籍专家,持有英国护照。接着,中国技术进出口公司保卫部门有情况反映上来:我国通过英国V·G公司引进了一套价值2000万英镑的化工设备,安装在兰州某地,该工程进展很慢,试运行屡不成功。那批外国专家不好好工作,却找种种借口“磨洋工”,在乱哄哄的大街小巷里神出鬼没。
不过,有一个外国专家对我方十分友好,不但提供资源,对“红色风暴”表示理解,而且还揭发同伴中有人用英文写了“反标”,这个揭发人就是瓦特。最近,外交部特批了他的夫人来华探亲,也批准他去香港休假。
面对复杂的敌情,张文奇打算主动出击,在机场扣留瓦特。
他推断,如果瓦特是间谍,在中英关系紧张、敏感的情况下,他不敢贸然走“大路”传送情报,惟一的途径就是走夫人来华探亲后回国的“小路”。现在,夫人探亲结束即将回国,瓦特也申请去香港“休假”。如果放走了“老虎”,国家的机密就会受到损失;如果扣住了“老虎”,又会引起外交风波,万般无奈,他只得去找一位熟识的老同志拿主意。老同志让他去公安部找杨奇清副部长直接请示。1967年8月的一天,张文奇来到了公安部杨奇清的家。杨奇清听完汇报,指示张文奇一定要拖住瓦特。
通过老鼠窥探我核机密
1967年9月5日,一辆小轿车向首都机场飞驰。突然,坐在车内的张文奇听到“噗”的一声响,忙叫司机停车。小
汽车的车胎爆了。张文奇看了看表,瓦特夫人是13时10分的飞机,天啊!还有不到50分钟的时间!张文奇立即向路人借了辆自行车,直奔机场。这时已是12时半了。
经过一番努力,他从瓦特夫人那里搜出了发报机和胶卷,以及外国情报机构所要的中国原子弹试验任务的详细情况。而这一切,停留在候机大厅外的瓦特还不知道。
张文奇洗出小样,经分析鉴定,证实这些外国间谍虽然表面身份是维尼龙设备安装专家,实际上他们搞的是放射化学,拍的是我核工业基地的地形图。这些底片经过特殊拼接,可以显示的不仅有原子弹机密资料,还有七张是兰州军区完整的战略地形图,另外三张是兰州军用机场地形图。据此完全可以判断瓦特是个训练有素的特务!经分析,他们通过海关往境外携带老鼠,就是通过老鼠身上的微尘,测试我国西北原子弹基地放射物的试验数据,然后推算中国原子能工业的发展机密。
事不宜迟,马上向杨副部长汇报。杨奇清拧着眉听着,突然他站住,抓起桌子上的红色电话机,说道:“我是公安部杨奇清,要向总理汇报案子!”“我是周恩来呀。”周总理的声音从话筒传出,清清楚楚,真真切切。杨奇清放下电话,兴奋地说:“小张,听见了吧,总理说这个案子大有可为,一定要搞到底。”
顺藤摸瓜钓出大鱼
不久出现了新情况,兰州的一个外国专家在某科研单位搜集我核弹头无线电遥测频率时被我方拘留了。
这时,一个长途电话打到北京找瓦特。此时瓦特尚不知自己处在被监视之下,接电话时,他脱口而出:“不是他,是许林德!”张文奇对这句脱口而出的话非常重视,敏锐的侦查嗅觉告诉他:许林德是一条大鱼!
张文奇决定以技术专家的名义随中国进出口公司考察组赴兰州化工基地。张文奇建议考察组与外国专家组举行一次会议,具体汇报引进设备中的技术问题,从中发现外国专家中是否有冒充技术人员的间谍/O5cXY7fRkuyy7BKtjAMGw==分子,尤其是瓦特提到的那个许林德。会议特别安排许林德作为这次会议的主持人,目的是看他到底是不是这方面的专家。许林德显得很有权威的样子。会议开始后,许林德却只会照本宣科。张文奇轻轻地走到桌前倒了两杯橘子水,把其中一杯彬彬有礼地送到许林德面前。张文奇趁机问道:“许先生出生在美国吧?”许林德毫不提防,顺口说道:“你怎么知道我是美国人?”“我听你讲话好像是美国口音,你如果生在英国,讲话应该是伦敦音。”张文奇又补充一句:“我也生在美国。”“OK,那我们是朋友!”
现在已经明确,许林德虽然持有英国护照,名义上是英国“维克斯-吉玛公司”的专家,实际上是美国籍人。
为了防止情报通过外交途径或外交邮袋转移,张文奇加强了对扣留在京的瓦特的监视工作。凡是从外部打给瓦特的电报、电话一律监控,所送物品一律检查,并严格控制瓦特与外部的联系,尤其注意兰州方面与瓦特的联系。同时电告北京、上海、广州国际电话局注意国外与瓦特的通讯动向。果然,上海公安部门报告:乔治·瓦特夫人在经上海去香港期间,从上海国际电讯局给英国“维克斯-吉玛”公司电报称:“瓦特病了,有个医生陪他。”“封·许林德很健康!”……
以上情况证明瓦特夫人向有关间谍机关报告,她所携带的东西已被查获,瓦特已经暴露。
北京机场人赃俱获
紧接着,瓦特在北京新侨饭店收到了兰州寄来的包裹。经检查,在给瓦特的外国食品罐头商标内贴处,发现许林德给瓦特的命令:“乔治先生,你夫人带出的东西已被查获,你失败了。请你写一份向国际法院控告中国政府的控告信,设法寄出后再自杀,以制造国际舆论。”
当晚,张文奇接到兰州外事部门报告:“兰化公司外国专家特鲁茨·封·许林德今天要求回英国,具体路线是从兰州到北京,然后从广州出境。”
远在北京的张文奇预感到问题的严重性:许林德感到风声不对,估计要携带情报逃跑。1967年12月初的夜晚,北京机场零星地飘着片片雪花。张文奇等几个侦查员早已在机场张网等待。22时10分,当许林德从飞机上走下来的时候,一眼看到了张文奇。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没想到!”
在机场检查室里,当场搜出了许林德携带的情报。这些情报上面明显地印着NSD密写标记。更重要的是,发现了许林德精心携带的塑料袋密封的沾在各种白色手套、手帕上的尘埃标本以及微型胶卷。这些正是美国中央情报局急需得到的情报,收集原子弹爆心附近的尘埃对测试原子弹当量及原料成分是相当重要的。
一起外国间谍刺探我原子弹有关机密资料的间谍案就这样被及时地侦破了。
(刘建国荐自《梅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