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细节泄露敌我关系

2007-12-24 00:00:00孙晓煜
今日文摘 2007年9期


  公司里最普遍的一种组织活动形式就是开会,在生活里也有不少需要一起商量和协调的场合。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汀泽仔细分析了小团体活动的心理,发现了这样三种会议心理规律。
  
  争论双方常常坐在彼此的对面
  
  明明还有别的空座,有一个人却执意坐到你的对面,可以肯定的是,他对你怀有强烈的对立情绪,对你即将发表的谈话、演说等等,对方准会进行猛烈的反驳。而选择坐到你旁边的人,一般是对你亲切的人。人的安全心理范围并非是以自己为圆心的圆形,而是后面稍扁,两侧稍窄,正前方比较长的形状。因此,在自由选择位子的情况下,坐在两侧的人往往关系比较亲近,而关系相对对立的人会选择坐在对面的位子。
  所以,面对自己非常憷头的对手,避免与之正面交锋的办法就是选择坐在他的侧面。但是,坐在对方的侧面也必须注意,尽可能坐在对方的左侧。因为人的右脑控制人的感情,右脑控制着左边的身体,因此,左半边脸非常容易流露出一个人的真实情感,所以,当你坐到一个人的左侧时,你既可以清楚地捕捉对方的真实情感,又可以将自己情感薄弱的左半边脸“隐藏”起来,让对方看不到,避免被对方读出自己的内心秘密。
  
  紧跟着发言的人往往持反对意见
  
  当你一段发言结束后,紧接着自由发言的人多持反对意见。这是由于反对意见是与之前发表的言论不同的、鲜明的新观点,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持有相同的、赞许的观点的人会因为意见重复,不愿意再重申一遍,同时重申的结果往往也不能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正如众所周知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但很少有人关心世界第二高峰是什么。一流的学者创立学说,二流的学者修正学说,三流的学者解释学说。在别人发言后,跟着重复他人的观点的人就没有提出新观点的人积极。
  
  与会者态度取决于主持人影响力
  
  在会议中,主持人的作用十分重要,他代表着开会的主题、风格、方向等。如果主持人的影响力弱,与会者不服从他的领导,当他在会议中提出新的观点时,与会者就会马上进行随意的讨论;反之,在主持人影响力大的情况下,与会者会尊重主持人的安排,而较少擅自进行讨论。
  多数人具有挑战权威的心理,在这种心理引导下,当主持人的影响力较差时,与会者就会与相邻甚至对面的人交流,以表示对主持人的挑战。如果主持人的控制力非常弱时,一些人甚至会对主持人发难,提出反驳的观点。但是,这种情况并不是绝对的,它与文化背景也有关。在中国,人们对权威往往十分尊重,即使主会者的影响力比较小,多数人还是会出于给其“面子”的考虑,不会做出太过分的举动。
  (钱伟荐自《北京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