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书霞
一个做企业的人在看到企业在自己手中一步步走向衰落后,有的也许会对自己的做法、战略及成效不容置疑,像德隆的唐万新对自己的“金融整合产业”之路;有的会使自己变得茫然无措,像托普的宋如华在企业遇到重大危机时,他一次次的举措只能向人们表明是一个个的纸上战略。他们的企业之所以出现败局,有其战略、有其手法的原因,也可能是环境所致。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其中的成功之处,德隆“三驾马车”中的新疆屯河番茄酱产业是旗下最富盛名的产业,一度做到全球番茄第二的加工企业,当变为中粮屯河后成了新疆庞大的“红色”产业集群;托普的150 家子公司组成的托普集团随着全国各地的几十家软件园的相继开建,有可能会形成中国最庞大的高科技公司集群。
但这一切似乎离他们太遥远了。
德隆远离的“红色”产业
“听说过新疆德隆产业整合故事的,没有不知道新疆屯河的番茄产业的。在唐万新的故事里,这是最成功的一个例子。”有位记者在描述德隆的产业整合时说道。然而笔者对德隆更熟悉的认识是在2003 年有关民营企业的选题而采访经济学家钟朋荣时,他多次提到德隆旗下由番茄酱、电动工具、汽车零配件而称的“三驾马车”。与唐万新有过多次接触的钟朋荣,在德隆溃败后,也抱有几分惋惜:“他们的所作所为,有许多独到之处,不少产业做得比较成功。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民营企业家还很少有人能做到他们这样的高度。” 其实在德隆史上,“三驾马车”的产业整合一直被津津乐道,不少经济学家也颇为赞赏。
在德隆的这“三驾马车”中,以生产番茄酱为主的“红色产业”是德隆旗下最富盛名的产业及新疆屯河运作得最早、最大、最成熟的项目。拥有新疆当地昌通、玛纳斯、沙湾、凯泽、科林、华新、乌苏、焉耆、张掖等9 家子公司或分公司从事番茄加工,一度成为全球第二大的番茄加工企业,而且直接解决了当地10 万农民的就业问题。
产业整合后的德隆在有些领域已形成规模投资领域,其中就包括以新疆屯河为平台的种植—加工—销售番茄酱产业链。然而这些庞大的行业构成中,由于行业关联度低,且多属传统型、竞争性极强的行业,德隆没有形成传统产业的变革、价值提升和社会财富的创造的基础,特别是不能满足与创新客户价值,产业链变成了唐万新在资本市场上的只敛资金不炼“价值”的融资通道。
2004 年德隆也由于唐万新被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为由逮捕后而被肢解出售,新疆屯河的番茄酱产业也在第二年被中粮集团收购。在中粮集团接手后,改称中粮屯河的番茄酱产量保持了德隆在位时的全国第一、世界第二的业绩。
托普“空壳”软件集群
提到托普,我们更多的会想起托普软件,及全国各地的托普软件园。而更直观的印象是托普的广告:2000年各大媒体上的一个“炎黄在线”广告而掀起的“红色风暴”;北京机场的高速公路上托普手机的醒目广告;再有就是2002 年7 月的全国主要电视台、报纸、网站、沪杭高速公路沿线等随处可见托普集团要在全国高调招聘5000 名软件工程师的广告……
但也正因为托普最后这个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的招聘,使得想一手构筑托普软件集群、产业化发展理念的宋如华,把这一切变成了空壳。
1996 年,事业上不是很顺心的宋如华,参加了一个印度考察团,在“南亚硅谷”班加罗尔,他看到了大批软件公司的集群和崛起,他判断:中国的计算机软件产业正处在喷发的前夜,预计到2000 年前后,将有无数的软件企业出现。第二年,宋如华在四川成都建起一个“西部软件园”,两个月后,这个所谓的“西部软件园”被列为全国四大“首批国家级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之一”。
“西部软件园”让宋如华和他的企业迅速飞起来,也使托普一时间成为西部最著名的高科技企业。所以,在之后的1999 年8 月,托普宣布投资1个亿,在鞍山修建东北软件园;仅一个月以后,宋如华在自己的家乡浙江绍兴市落下第二枚棋子;以后,在江苏常州、南京、无锡,浙江嘉兴、金华、台州,山东威海以及上海南汇等地,一个接着一个托普软件园相继开建。2000年9 月,富于无限想象力的托普又向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提出了一个更加恢弘的计划:构建一个横跨“三省一市”、绵延千余公里的“东部软件产业带”。到2002 年托普在全国已拥有27 个软件园,这些软件园的总占地面积超过1.2 万亩。
就在2002 年的前后,宋如华的托普之梦似乎即将实现,他在全国各地的27 个软件园相继开工,由150 家子公司组成的托普集团俨然成为中国最庞大的高科技公司集群。但当他向社会宣布将在全国招聘5000 名软件工程师之后,托普实业之谜也随之露底,宋如华的托普软件园之梦也随之被打破。
宋如华想把他所建的软件园办成中国的硅谷,但被当地政府抱有很大期望的一个个软件园却成了宋如华的商业项目,而且到最后每个软件园的落户企业也寥寥无几。
错手的集群
“德隆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他超前地涉足了被认为民营企业禁忌的金融领域。”经济学者赵晓说。而德隆的所谓“老三股”也成了德隆系“三驾马车”的最重要整合平台,德隆在实业上实施的多元化整合,在金融业上进行“非常规”运作,也使德隆走上了一条裂变式发展之路,它的所谓 “用金融来整合产业”也只是基于一个中国式的梦想。而“三驾马车”之下的“红色产业”也注定了结果。
中粮在接手德隆的这个“红色产业”后,以新疆为代表的我国番茄加工产业从此也随之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在2007 年发布的中国番茄酱产业发展报告称,中国已经形成以新疆、内蒙古和甘肃三个产业优势区域和以中粮屯河以及新疆中基实业(新疆当地政府曾想把德隆番茄酱出售给当地企业中基实业)等公司为主体的番茄酱加工出口企业群。中国番茄企业已经形成加工产业集群。中粮屯河等龙头企业也已发展成了以“公司+ 农户”、“公司+合作社”、“公司+ 团场”和“公司+土地”等多种形式的原料供应模式,中粮屯河和中基实业凭借品牌效应和竞争力,已朝着集团化、国际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而对于宋如华的托普软件园财经作家吴晓波评价说:“在产业理念上,这是一个十分值得尝试的模式:通过产业基地的打造,把众多高科技企业吸引到一起,以实现集约效益,体现高科技企业的孵化器效应。”
但宋如华却没有按照他预先设计的这条路走。在以“西部软件园”影响力成功收购上市公司四川省自贡市的长征机床公司后,这个收购案由于被称为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借壳上市”第一案,所以借壳“川长征”也让宋如华在资本市场上暴得大名,宋如华自此彻底转型,从实业家变成了资本大玩家。对于在已经概念狂热和资本炒作中难以自拔的宋如华,将一家又一家科技企业引到园区中来,静下心来把“西部软件园”一砖一瓦地建设好,实在是一件太漫长的任务了。“他想把‘软件园效应数十倍、上百倍地放大,如果罗马城不能在一日之内建成,那么,他宁可另建‘帝国。”吴晓波说。这也许是宋如华在1999 年到2002 年狂建27 个软件园的理由吧。
托普之所以被资本市场追捧,其实也是看好它的模式优越。有关专家说,1997 年的宋如华其实有这样的机会:依靠政府的全力支持以及资本市场的信赖,把“西部软件园”这个项目落到实处,真正地引进一些高科技公司,或许真有可能建成中国西部的“硅谷”。
总的来看,德隆与托普的不同之处是,德隆是通过所谓的“老三股”为平台来进行产业整合,而托普是先由“西部软件园”为根基最后着迷于资本玩法。但他们却是殊途同归:唐万新远离了他的最负盛名的“红色产业”,宋如华也丢掉了他软件产业的集群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