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国峰
中小企业借助集群优势,聚产业集群内企业合力造产业大船出海,将极大地提高中小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若想实现这一想法,中小企业必须摒弃传统的模式化经营思维,走以专业化协作分工和协同创新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产业集群是现代经济发展中颇具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目前,我国各省市均有相当数量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但这些“产业集群”大都只是具备了产业集群的形而缺乏产业集群所应具备的神—强劲持续的产业竞争优势。大部分产业集群要么是在政府的行政干预下形成,要么无序自发形成。所谓的产业集群实质上只是汇集了一些企业在特定地域范围内经营,属于典型的地理概念,各产业集群大多存在产业结构单一、产品重复,各企业基本处于单兵作战的混乱状态。来到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大多带有投机性的心态、指导思想是“捞一把就走”。这些企业产业忠诚度不高,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一般不会在研发、管理等方面做较大投入。同时,集群内的企业还存在自相残杀、恶意竞争的情况。所有这些都使得产业集群本应具有通过企业互动协同共同推动产业发展、树立区域性产业品牌的作用大打折扣。
而环顾世界,中小企业利用产业集群获得良好发展的例子举不胜举,比如国际知名的意大利的瓷砖、服装、家具、机械、水龙头、皮鞋等小企业集群分布在不同的区域,集中在一起生产,区域化布局、区域化规模、区域化品牌效应非常明显,在全球市场中占有很大的份额。目前,意大利中小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1/3,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中小企业在平衡经济、促进传统产品和扩展国际市场方面作用重大,在意大利的经济中占有特殊地位。专业化程度高、协同能力和创新精神强等是意大利中小企业的优点。
截止到2006 年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达4200 多万户,然而我们不应忽视这样一个数据,那就是目前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1.6 年。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已成为许多小企业的奢望,但受自身实力所限。如果小企业借助集群优势,聚产业集群内企业合力造产业大船出海,将极大地提高中小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而若想实现这一想法,中小企业必须摒弃传统的模式化经营思维,走以专业化协作分工和协同创新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走专业化道路,既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全国最大的五金产业集群地——浙东永康,也许是产业集群内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方面最好的例子。永康出产上万种五金产品,而每类产品上的每个零件都由专业厂家生产,在那里的上万家企业相互间形成了最默契的分工,也正因如此,他们能够使最终的产品做到成本最低和质量最优。目前,永康中国五金之都的品牌不但享誉国内,而且蜚声国际。浙江诸暨的大唐镇一心一意做袜子,最终做成了世界第一袜业中心。同时,专业化也是实力有限的中小企业的现实选择,通过成为产业集群内某一环节的实现者和专家解决企业的生存问题,完成企业的资金积累,在此基础上再图谋企业的大发展。对中小企业来说,只有先成为行业内某一领域的专家,才能发展成为行业解决方案专家,那些想一口吞下整个行业的企业,最终将一事无成。
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创新力的不足,其实,对于一个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来说,应该认识到自主创新并不等于自我创新,自主创新应该是对外协作的基础和前提。企业完全可以利用产业集群在技术、资金、信息等方面的便利优势,通过与上下游企业和同行企业的互动展开有组织的协同创新,包括融资创新,这也是产业集群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一般来说,作为一个产业集群,它通常都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协同优势:
首先就是协同作用产生的成本优势。集群内诸多关联企业的聚集,提高了企业之间的交易效率;由于地理位置接近,节省了关联企业间物资转移费用,降低了交易成本;而通过共用基础设施,减少了企业的建设费用,降低了经营成本。以温州为例,年生产6 亿只金属打火机,平均单价低于1 美元,而发达国家的成本至少在20 美元以上,其低价的秘密就在于形成了产业集群。
其次,就是协同效应下创新能力的提升。大量中小企业的聚集促进了企业间、企业人员间的非正式沟通,地缘及亲情使企业具有天然的亲和性。各企业间协调互补可以使一项新的技术、管理经验、商业模式在相关或相似企业间不断推广完善,派生出更多的创新。重庆摩托车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众多企业联合起来成立了技术战略联盟进行重大技术攻关,使得单个企业受益的同时,也促进了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当前重庆摩托车产量已占全国总产量的近三分之一,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摩托车产业集群。
最后,就是企业因相互协同而产生的群体竞争优势。在长期的交流与协作中,企业间相互作用,取长补短,逐渐形成了复杂、灵活多变的竞争优势。这种动态的、发展的和微妙的协同竞争优势往往能够为企业创造出难以估量的经济效益。浙江温岭摩托车产业集群中,唯一的龙头企业钱江摩托为保证其整车最终产品质量最优,已开始与主要的零部件供应商实现纵向互动合作,为其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相应的,集群中的一些中小配套企业积极抓住这个机遇,纷纷争取与龙头企业建立技术合作关系,以提升自身竞争优势。
由于中国金融体制的不健全,中小企业融资一直不顺畅,大大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中国的中小企业来说,还应充分考虑和利用产业集群在融资方面的优势。比如很多地方政府为了扶持小企业发展纷纷推出了贷款担保政策,以各种形式推动银行向小企业贷款,而集群内的企业往往更能得到政府担保机构的扶持。在利用和争取银行融资的同时,集群内的企业由于集群的影响力和集群企业间的乡情、亲情关系往往更能获得民间融资支持。
能够意识到产业集群精细化的专业分工协作网络带给企业的诸多发展机会,但却不懂得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挥产业集群的协同优势推动企业发展是目前诸多小企业存在的问题。对于中小企业老板来说,一方面要能及时洞悉到产业集群内蕴藏的无限商机,在产业集群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网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另一方面又应充分认识到产业集群的资源共享和协同优势,并能及时采取相应行动将商机转化为利润。产业集群在创新方面的协同优势正可以解决小企业起步和发展阶段因实力不足导致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而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和融资形式的多样化更是可以解决小企业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资金问题。
但中小企业在注重协同创新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创新的可持续性问题,避免为创新而创新,那种认为创新就是技术创新,尤其是高新技术创新的想法与认为自主创新就是自我创新的想法一样是不对的。目前,市场上的企业主要分为技术驱动型企业、业务驱动型企业、品牌驱动型企业三类。对于技术驱动型企业来说,注重技术创新无可厚非。对于业务驱动型企业和品牌驱动型企业来说,单纯的技术创新很难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尤其是那些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没有任何帮助的技术创新只会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和经营风险。
台湾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证明,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不在于比别人好,而在于比别人先”。所以技术创新只是企业创新的一个方面,对那些资金本来就有限的中小企业来说创新必须摒弃单纯技术优先说,要充分权衡企业资源与核心能力的关系,专注于有价值的和可持续的创新活动。国内知名的海尔集团其所生产的所有品类产品在国内都谈不上技术最优,但其却凭借创新的服务理念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成为国内名副其实的家电龙头,世界家电巨人。
大企业尚且如此,对实力有限的小企业来说,更应该转变观念,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组织企业的创新工作。通过建立以自主创新为基础,充分利用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优势,融合经营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的规范化创新机制,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中小企业老板们应充分借鉴意大利中小企业的发展经验,时刻谨记,创新不是高科技行业的专利,传统行业同样存在创新发展机遇,只要企业善于思考和挖掘,总能找到创新的突破口。
总之,国内外的经验证明,产业集群的发展依赖于中小企业的分工协作和共同努力。而中小企业能否成功,一方面中小企业老板们要端正态度,意识到专业化分工协作网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小企业老板应该以做事业的心态来经营企业,应把产业集群的发展视为企业发展的一部分来看待,在日常经营中避免做出有损产业集群发展的竞争行为,共同维护和推动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产业集群的协同优势,尤其是协同创新这一优势,要善于整合和利用集群内各类资源。作为中小企业,要牢记一点:建立在专业化基础上的低成本持续创新机制是确保企业(在产业集群内)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它的作用远大于一次性的技术创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