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京剧的盖头来

2007-09-18 08:43
上海戏剧 2007年9期
关键词:京剧戏曲专家

何 真

1952年,由梅兰芳、郝寿臣、马连良等艺术前辈通过义演筹款建成的北京戏校,如今已走过了整整55年。一个培育了大批戏曲人才、桃李满天下的专业戏曲院校用全国巡演的形式向观众汇报这些年来的教学成果,作为对校庆的最好纪念。此举的意义远大于一次盛大的庆祝晚会或一次热烈的专家研讨,它体现出北京戏校的自信和实力。

盛夏的上海酷热难当,可是剧场里观众热情的掌声和叫好声比这个夏天还要火热。人材辈出的北京戏校,55年的教學经验,名师传承的苦心孤诣,莘莘学子的千锤百炼,都凝聚在每场近3个小时的生动演出中。整个演出简单、朴素,却绝不生涩、粗糙,平易之中透着功力,体现了教学与实践、京派风骨与海派胸怀的融合。更可贵的是,演出让观众看到了包括优秀男旦在内的全面行当展示,保留了京剧最本质的东西,水准之高令人耳目一新。剧作家罗怀臻欣赏完演出后感言:“这次巡演完成了对传统京剧的回顾,让我们缅怀经典,推想前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还原传统面貌的原生态京剧表演将越发显出不可替代的价值和魅力。可以预见,时代越是向前发展,古典的、原汁原味的表演方式越能显出其永久的活力和生气来。把传统的京剧表演方式坚持到底,留下的就是民族的精华,它可以启迪今后的京剧创作。”

“戏曲教学与实践”、“京剧人才的科学培养和发展”、“当代京剧创作与环境”这三场演出引发了人们一系列思考,因此之后的专家研讨会显得如此短暂。被欧洲观众称为“打开通往中国传统艺术之门秘密通道的金钥匙”的演出模式,此次被尝试着带回中国舞台,成为了与会专家讨论的焦点。“赴法演出模式”之所以能引起国外观众的极大兴趣和狂热喝彩,在于其在正场演出前把京剧演员的基本功训练和学戏排戏等不为观众所知的过程进行公开展示,让好奇的观众第一次看到生旦净丑、文武兼备的京剧演员背后那不可思议的学艺经过,在大饱耳眼福的同时,也窥探到京剧的一丝奥秘,如同掀开了东方古老神秘艺术的面纱。

虽然是在国内巡演,但观众大多是“门槛精”的老戏迷,喝彩声连绵不断。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随着如今内行观众越来越少,京剧需要培养新观众已是刻不容缓之事。专家们纷纷表示,作为国粹,京剧到世界上进行推广的任务很重要,但是在国内传播京剧的种子同样任重道远。这种具有解惑性的演出模式可以让更多的外行了解京剧艺术的精妙,同样适宜于在国内推广。

紧凑的研讨会聊不完对演出的感触,浅淡的文章道不尽演出的精彩。天蟾逸夫舞台的观众大多已是两鬓斑白,浓缩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精髓的京剧没能得到大多数年轻观众的认识,仍是令人扼腕之事。古老而精深的戏曲艺术不存在于纸端,更不存在于口中,它只能留存在舞台上和人们的脑海中。让我们重回剧场,去种植对京剧的记忆吧!

猜你喜欢
京剧戏曲专家
中外大学生体验非遗戏曲文化
戏曲从哪里来
第五章 岩石小专家
为什么京剧被誉为“国剧”
传统戏曲
《京剧人设》
河南省将戏曲纳入大中小学课程
请叫我专家
专家面对面
专家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