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彦
正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高歌猛进的合肥,成为同省另一个兄弟城市巢湖市的心病。合肥工业越发展,城市人口越庞大,带给巢湖的威胁可能就越深,伤口也就越疼。
如果凭力气打一架,安徽省的巢湖市一定打不过省会合肥。论地位,合肥是安徽省所有城市中的老大,位置更优越;论经济总量,2006年,巢湖市GDP总量344.90亿元,合肥GDP总量1073亿元,巢湖市仅相当于台肥的三分之一。
两座城市间的矛盾起于巢湖的污染。巢湖,中国第五大淡水湖。三分之二被巢湖市包围,西侧有三分之一被合肥市环抱。其中,巢湖环保的部分称为东半湖,合肥环抱的部分称为西半湖。
巢湖的郁闷
巢湖污染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后。全湖平均水质仅达地面水5类标准(5类水为重污染),总氮、总磷含量严重超标,蓝藻水衣每年成倍递增。
1998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1997年五大淡水湖泊环境质量,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巢湖、洪泽湖、太湖、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居五大淡水湖污染之首。
以巢湖为主要饮用水源的合肥、巢湖两市曾深受巢湖污染之害。合肥市一、四水厂曾因水源污染严重被迫停产,后合肥另取水源地南淝河上游的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剩下巢湖市独自以巢湖水为生。
巢湖人固执地认为,巢湖污染,多半来自合肥。但今年巢湖蓝藻危机爆发后,7月3日环保总局重拳出击,对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部分水污染严重、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6市2县5个工业园区实行了“流域限批”,巢湖市名列限批首位,台肥市却榜上无名。
“合肥怎么会没有事?”巢湖市环保局原总工程师陆茂松对“环评风暴”提出疑问。
陆茂松回忆,早在1988年,全国政协常委、生态学家侯学煜到安徽考察巢湖污染情况,曾对当时陪同的安徽省副省长和合肥市副市长说,“巢湖的污染75%自来合肥!如果政府不采取措施治理,巢湖50年后将不复存在!”
安徽省环保局水环境保护办公室副主任吕小平否认巢湖“冤枉”一说,认为巢湖市自己存在污染问题。但在安徽省环保局向国家环保总局就巢湖污染问题的汇报材料里,认定4条流入巢湖污染最重的河流中,除了双桥河之外,十五里河、南淝河与派河,皆由巢湖西岸的合肥市境内流入巢湖。
“2004年至今,西半湖出现过4次重度营养状态……巢湖市环境监测结果亦显示,东半湖除少量死水区发现蓝藻外,其他区域没有大面积蓝藻水华。”安徽省环保局文件中这样说。
也就是说,巢湖生病,发病在合肥市排污的西半湖,而少在巢湖市所包围的东半湖。巢湖市虽有不满,也只能忍气吞声。巢湖市环保局副局长丁志松说,“巢湖生病了,巢湖市自己吃药!”
合肥的污染一来自工业,二来自生活污水。
“安徽省工业和生活污染的比例是40%和60%,生活污染占据污染的大头”。吕小平对本刊介绍,由于农业面源污染不好统计,仅就工业和生活污染来看,生活污水的压力已经高于工业污染。
合肥市的平均日处理污水量48.8万吨,全市污水处理率为60%,实际处理能力有37万吨左右。在肥东等县,由于管网不配套和运行成本等原因,有六七个县的生活污水,直排巢湖。当公众一直关注工业污染的
合肥增肥术
然而,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问题,并未能让城市化的步骤发生调整。现在,很少--还有哪个城市像合肥一样,喜欢用“大”这个字眼来张扬自己的欲望了。
近年来,合肥市新政先从“大接访、大拆违、大招商”开始,逐步迈进为“大发展、大环境、大建设”,几乎每次工程,用的都是大字。比如合肥的“大建设”,已经持续了1年零4个月,随处可见修路架桥,有人戏称现在的合肥,首先是+“大工地”。
在其他省市迅猛发展的格局下,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已经蛰伏得太久。人均GDP还不到全国平均水平70%的安徽省,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排名20位以后的合肥市,已经远远不能承载安徽在“中部崛起战略”之后的自我定位。合肥市理所当然地被视为带动安徽发展的“中心城市”。
一种普遍的说法是,合肥综合竞争能力低下是因为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合肥的工业化水平为51.3%,但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之比仅为0.62,远低于国际公认的1.4~2.5的台理水平。以相当于世界1950年代初的城市化平均水准,自然难以担当大任。由此,一场“立足全省、着眼中部、面向长三角”的合肥城市增肥计划,拉开帷幕。
合肥增肥计划有三:一是广设工业园区,工业强市;二是向农村扩展,将农民变为市民;三是向巢湖延伸,建设滨湖新城。
“合肥一年一个变化。每条路都在修。招商引资特别厉害。全球500强好多到这边来投资了。”合肥市桥头集镇朝南园村村民申庆松对本刊记者说。
申庆松所在的桥头集镇与撮镇相交,是安徽的省级开发区合肥市化学工业园所在地。合肥化学工业园位于合肥东郊30公里处,在巢湖之滨的肥东县境内。
8月7日晚,记者来到位于撮镇上尹村和刘集村的合肥市化学工业园。沿着和裕路东行,一出合肥老城区,铲车、推土机和各种道路修建人员,在夜里九点的夜光中依然忙碌。这是合肥市道路建设的一部分,据悉,十一五期间,合肥市将对12条国道、省道和重要县道进行改建。
规划20平方公里的合肥市化学工业园内,目前只有一家生产除草剂的久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产,其余的企业都只是将牌子立在广袤的荒草中。久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对面,是上尹村村民姚志尚未拆除的家。因为认为政府强征土地后的补偿不合理,残疾人士姚志将家挺立在荒草和推土机以及铲车的轰鸣声中。
“但愿这里将来不会变成合肥的东门。”居住在合肥市大兴镇东门附近的申庆松,对东门的污染感触颇深。大兴镇东门附近,在70年代曾经是合肥市最富裕的地区,拥有合肥火柴厂、安徽纺织厂、合肥钢铁公司、合肥市化工厂等国营企业。但是,老东门附近的污染也是远近闻名,从化工厂和钢铁公司发散出的刺鼻味道,令附近居民难以忍受。
合肥市化工园只是合肥11家工业园(含经济开发区)中的一家。近年来,以企业命名的海尔工业园、长虹工業园使得合肥成为中部重要制造业基地的地位看上去越来越稳固。这些园区往往以大投资和大规划著称。
“合肥的新区越来越多,一天一变,我们制图都跟不上。”安徽省第四测绘院总工程师汪跃平从事测绘工作整整20年,经他手编制的合肥地图达到了几十个版本之多。
2002年3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合肥市新行政区划版图开始调整,分区后的合肥城区向周边农村扩延。人称合肥市在拆除“围墙”。没有了“围墙”,合肥城区扩张的速度越来越快,新的区域大片大片地出现。
随之而来的工业和生活污染也可能同时扩张。
8月11日,记者来到十五里河上游的合肥市姚公村,这里距安徽省著名的化工企业红四方集团、原安徽省合肥市化肥厂只有一箭之遥。在该企业通向十五里河这条并不宽阔的小河中,有两条直径达半米的排污管道直接通向河中,黄色的水味刺鼻难闻——十五里河是安徽省境内流经合肥市、流向巢湖的环湖支流之一。
继续向巢湖推进?
老渔民卫世员将做不成渔民了。
2007年夏秋之际的十五里河沿岸,下游人巢湖口处。8月10日,合肥市包河区烟墩乡庙卫村老渔民卫世员,瞅着村里水街郢上的死鱼发呆。8月6日,一场蓝藻突然袭击了巢湖西岸的湖畔,打捞上来的鱼就此横尸街头。村中这条叫做水街郢的小街上,无数死鱼的尸身被过往车辆压扁、碎尸万断。
卫世员做不成渔民的另一个原因,是他所栖身的渔村将变成合肥市滨湖新区的一部分,渔村、渔船、活鱼或死鱼,都将成为往事。包河区首次将自己定位为“全国惟一濒临五大淡水湖的省会城区”,提出要打好“滨湖”牌、建设“安徽浦东”。
规划中的滨湖新区,是未来合肥“通过巢湖、走人长江、融入长三角地区”的水上门户,是合肥市“向水域要土地、向水域要园区”的一部分。
2002年4月,合肥市聘请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三家国内设计机构,分别为合肥市设计战略规划,三家设计单位不约而同地出谋划策说,合肥要实现社会经济更快增长,必须摒弃局限于安徽省的地域观念,从更大范围考虑合肥市的定位和发展,城市空间格局因此必须进一步拓展,拓展的方向是一巢湖。
目标则是,向湖推进,借湖起飞,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带。按照规划,大合肥城区人口发展规模为350万人,周边县城、卫星城镇人口发展规模为60万人,合肥城镇人口总规模将达到450万,GDP至少1000亿,不输南京与武汉。
2006年一年,合肥市城区便新增人口17.8万人,预计今后每年新增的人口都将会超过这个数字。
巢湖曾是合肥的水源地,同时也是合肥的排污地。由于城市膨胀和人口增长,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經南淝河等河流入巢湖,当地人戏称,之前合肥人一直在喝自己的洗脚水。近年来,安徽省向亚洲开发银行贷款1.4亿美元用于治理巢湖。但即便巢湖工业废水排放全部达标,也只解决了巢湖污染物中磷和氮的10%。
“城市的规划、人口的增长必须考虑环境的支撑能力,不能无限度地向湖泊索取了。”国家环保总局污控司工作人员王谦对本刊说。在王谦眼中,滇池就是被云南省会昆明的无序规划和无度膨胀吞噬的典型。
20年间,滇池流域人口增加了11倍、昆明城市扩大了16倍。城市规模越来越大,滇池病得越来越重。1980年流域人口156.8万人,滇池水质Ⅲ类水;1990年流域人口185.7万人,滇池水为IV类水;至2000年217.7万人时,为劣V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