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军
摘 要:巢湖成为合肥市的“内湖”后,合肥提出“大湖名城”的口号,经济社会得到进一步发展,迈入快速城镇化行列。本文以环巢湖周边乡镇为典型案例区,从人口密度分布、非农化水平、经济发展阶段和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等方面对研究区范围内的人地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动,人口集聚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将导致资源供给侧的刚性约束长期存在。
关键词:快速城镇化 人地关系 巢湖 供给侧
1、序言
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受地形、降水和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影响,巢湖流域陆续出现水质污染、洪涝灾害、岸线崩塌、湿地消失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之一。2011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巢湖成为合肥市的“内湖”。随着今后一段时间合肥“大湖名城”的加快建设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巢湖周边乡镇将迈入快速城镇化行列,人地关系将受到严峻挑战。
2、研究区概况
2.1研究区范围
研究范围涉及巢湖湖体、巢湖岸线5公里范围涉及的合肥市蜀山区、包河区、肥东县、肥西县、庐江县、巢湖市共6个县(区)的28个乡(镇、街道),总面积为2921.18km2。其中,湖体面积786.67km2,岸线周边乡级行政区面积2134.51km2,为研究区范围。
2.2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2014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研究区土地总面积约为2134.51km2。农用地、建设用地、其他土地占比分别为75.65%、22.00%和2.35%。
3、研究区人地关系分析
3.1人口密度高于合肥市平均水平,集聚与分散凸显
近年来,合肥市大力推进“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以新区开发、老城提升、组团展开、整体推进,从多层面开展“大合肥”建设,促进人口的快速集聚和增长。从多年户籍人口的统计数据来看,合肥市人口整体呈上升趋势,从1949年的182.28万人增至2014年的712.81万人。2014年,合肥净流入常住人口56.8万人,比上年增加7.2万人,其中市区净流入常住人口124.5万人。从人口密度来看,截止2014年底,合肥全市人口密度为673人/平方公里,其中市区人口密度为4166人/平方公里。
数据来源:2014年安徽省县级常住人口调查成果。
研究区总人口规模155万人,占巢湖流域总人口的13.9%,占合肥市总人口的20%。研究区平均人口密度达726人/平方公里,略高于合肥市平均水平673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双桥河附近,主要是合肥和巢湖的市辖区,湖体东西两侧人口密度较高,临湖管委会、凤凰山街道人口密度大,达6000和3628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最低的散兵镇仅有338人/平方公里,相差十倍之多,反映出流域核心区人口分布的不平衡。
3.2非农化率总体不高,东西两侧高值集聚
“大合肥”建设,促进人口向城市的快速集聚和增长。非农人口比重从1980年的19.4%增长到2014年的35.2%。截止2014年底,合肥市城镇化率69.1%,比上年末提高1.3个百分点,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非农化率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与城镇化率的差值越来越大,行政区划的调整是主要的原因。
研究区非农化程度不高,平均非农化率仅为27%,低于合肥市区,略高于县区的平均值,非农化率较高的行政单元集中在合肥市区和巢湖市区,与人口密度的高值相吻合。
3.3经济发展与人口分布相对应,重心在城市周边地区
2005~2014十年间,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在15%以上,虽增速呈现逐年放缓的趋势,但经济规模不断加大。2014年达到了5180.56亿元,占安徽省总量的1/4。
近年来,巢湖流域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显著提升,是安徽省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重要板块,研究区承载着巢湖流域重要的生态、环保功能,核心区的合肥和巢湖的部分行政单元也是巢湖流域重要的经济支撑点,2014年,研究区的各县区经济总规模达2487.66亿元,占合肥市的48.02%,占安徽省总量的11.93%,人均GDP达到了5.77万元,处于工业化的中高级阶段。
3.4农用地比重大,建设用地空间集聚
对研究区的28个行政单元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统计分析,总面积约为213451公顷,现有的土地结构中,农用地161468公顷,占比75.7%,建设用地46958公顷,占比22%,其他土地5023.7公顷,占比2.35%。农用地占了3/4,耕地占总用地面积的一半以上,从耕地的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巢湖市和庐江县,占核心区总量的64.79%。
从人均耕地指标来看,研究区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1亩,靠近合肥和巢湖的街道,人均耕地更是不足1亩,其中,最低的凤凰山街道仅为0.02亩。
从研究区的用地统计来看,建设用地总规模为46958.75公顷,占区域总面积的22%,而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占总面积的19.25%,占建设用地的87.48%,交通运输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面积8.21%,水利设施用地占4.31%。
“十二五”期间,随着巢湖流域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沿河开发占用了大量的农用地、湿地资源。合肥市行政区划调整以来,2012年农用地面积由828665公顷下降到827654公顷,减少了1011公顷;建设用地面积由209495公顷增加到210719公顷,增加了1224公顷,其中城镇及工矿用地增加了721公顷,交通用地增加了515公顷。可见,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张占用了大量的农用地,两者矛盾尖锐。另外,从人均耕地面积来看,合肥市也从1980年的1.30亩/人下降到0.66亩/人,人均耕地严重不足。
4、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研究区的人口、产业以及资源的分析可知,经济持续快速平稳发展,资源环境瓶颈作用越来越明显。土地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重点和焦点。研究区现有耕地110130.79亩,人均耕地1.1亩,人均耕地严重不足。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研究区的国土开发空间基本格局不会改变,现代化建设速度不会放慢,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的要求也不可能降低,工业农业争地、城镇农村争地、生活生产生态争地不断加剧,土地资源紧约束的局面将更加凸显。
近年来,巢湖流域建设用地扩张迅速,侵占大量生态用地,湿地、林地等重要生态功能用地,特别是环巢湖地区,受水位人工调节、围湖造田、建设用地拓展等因素影响,湖滨湿地减少,湖滨生态系统污染自净能力显著下降,加重污染入湖负荷。加之,近年来,巢湖流域是安徽省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重要板块,尤其是研究区承载着巢湖流域重要的生态、环保功能,核心区的很多乡镇(街道)是巢湖流域重要的经济支撑点,现在仍处于工业大发展的重要节点,传统的产业基地和新的业态不断涌现,各县(市)区农业发展基础较好,工业化水平快速提升,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占据核心地位,工业经济发展迅速,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与提升,建设用地占用仍将持续存在。保民生、促发展,各行各业各地竞相用地矛盾加剧。此外,城镇化的快速推动,人口逐渐向研究区集聚,人口集聚和城镇化对水环境保护形成较大压力,资源供给侧的刚性约束将长期存在。
参考文献
[1]王慧芳,周恺.2003-2013年中国城市形态研究评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4(05).
[2]刘彦随,乔陆印.中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耕地保护制度与政策创新[J].经济地理.2014(04).
[3]孔伟,郭杰,欧名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建設用地集约利用及区域差别化管控[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