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勤 李学斌
枇杷是一种生长快、结果早、市场前景好的特色水果,在我区各地广泛栽培。通过多年来的观察调查和生产实践,已总结一套适合洛阳青等枇杷品种栽培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供各地参考。
1 抗旱防冻,提高座果
枇杷是一种花期长达3~4 个月的果树,开花和幼果发育正值冬季低温少雨时期,花和幼果易遭冻害,造成严重的落花落果,导致大幅减产。做好抗旱防冻工作,对提高枇杷座果,夺取优质丰产十分重要。
1.1 加强管理培育健壮树势,增强树体抗寒力;一般强壮树的花期比衰弱树迟,花量多,座果率高。
1.2 培土覆盖冬季树盘覆土或铺草,防止表土结冰,保护好根系,可减轻冻害发生。
1.3 摇除积雪遇下雪天要及时摇除树上积雪,防止结冰或融雪时冻坏花和幼果。
1.4 灌水抗冻在干旱的冬季,有条件的地方可用滴灌或沟灌或树冠喷水以及地面浇施稀肥水防止干冻。
1.5 根外追肥在花期至幼果发育期,可喷施0.3% ~0.4% 的磷酸二氢钾或0.3% ~0.5% 的硫酸钾或绿美U A -102 液肥500~600 倍液,增强树体抗逆性,提高抗旱防冻能力。
2 疏果套袋,提高品质
2.1 疏果枇杷在正常结果年景,往往挂果偏多,树体养分消耗大,果实发育不好,大小不一,品质差,且果实成熟期常因树体负担过重,遭遇晴热天气,出现萎蔫干瘪而引起大量落果,导致丰产不丰收。采用疏果,可获得个大、质优的果实,保持正常树势,防止大小年结果,使果实大小均匀,成熟一致。
疏果时间:一般在3 月寒潮过后,气温已稳定回升10℃以上,幼果已有小手指头大小时进行,即从3 月初开始,到3 月中旬结束。疏果方法:先疏除病虫果、畸形果、受冻果( 指果面茸毛萎蔫或有脱落、皮色黄绿的幼果),然后摘掉密生的幼果。
疏果量:视枇杷品种和树势强弱而定,如洛阳青枇杷,一般每个结果枝平均留果2 个,树冠外部较粗壮的枝留果3~4 个,较细的枝留果1个。
2.2 套袋是提高果实外观,预防病虫危害,减少裂果,防止出现锈斑,提高商品价格的一项重要栽培技术措施。套袋时间:一般疏果后进行,即3 月底至4月上中旬结束。
套袋方法:套袋前要喷1 次杀菌剂,可选用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 倍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液。果袋用报纸或牛皮纸制作,选用报纸袋,采摘时可带纸剪下,不伤果皮,也不伤果实表面的毛绒,色泽好。
3 施肥保果促梢
3.1 施好保果肥在2~3 月枇杷春梢抽发前施入,对促幼果膨大,减少落果,促发和充实春梢有重要作用,一般株施进口复合肥0.5~0.6kg 和钾肥0.2~0.3kg。
3.2 施好采果肥在枇杷采果后施入,主要是恢复树势,促夏梢抽发,有利花芽分化,为次年丰产打下基础。一般株施腐熟饼肥3~4kg 或腐熟猪牛栏肥40~60kg 或豆粉3~5kg,再加进口复合肥1~1.5kg 或复混肥1~1.5kg ( 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按1:1:1 配制而成)。
枇杷根系喜欢通气性和透水性良好的土壤,一般在每年的10~11 月进行,深翻一次。通过深翻松土,结合增施腐熟有机肥料,对改善土壤团粒结构,促发根系生长和增强树势有重要作用。
4 防病治虫,保护梢果
枇杷的病虫害种类少,常见的有叶斑病、炭疽病、黄毛虫、梨小食心虫等,主要危害新梢和果实,会削弱树势,降低产量。
4.1 叶斑病主要危害枇杷的叶片,在温暖多湿的条件下易发生,一年多次侵染,特别是梅雨季节发病较重。主要防治措施:一是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二是清除病叶,减少越冬病源;三是喷药保护,在春、夏梢抽发期喷0.5% ~0.6% 的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4.2 炭疽病主要危害枇杷果实,有些年份发生重,对枇杷产量影响大;在枇杷果实成熟期遇多雨,园地湿度大,施氮过多,枝梢密蔽的发病重。一般于枇杷果实转色期( 5 月上中旬),喷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或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防治。
4.3 黄毛虫危害枇杷叶片,1 年发生3 代,第1代幼虫危害枇杷春梢,第2 代危害夏梢,第3 代危害秋梢。主要防治措施:一是做好清园,清除越冬蛹茧;二是利用1~2 龄幼虫群集危害的特点,人工捕杀幼虫;三是在1~2 龄幼虫发生期喷52.5% 农地乐乳油1200 倍或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进行防治。
4.4 梨小食心虫主要危害枇杷果实,主要防治措施:一是果实套袋,二是用糖酒醋或黑光灯诱杀成虫;三是幼虫发生期,喷90%敌百虫或80%敌敌畏或50%杀螟松1000 倍液。
现代园艺2006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