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呼吸的巴黎文化……”

2007-05-30 10:59
新民周刊 2007年4期
关键词:法国电影法国人巴黎

徐 波

旧书摊一个连着一个,恰似两条长龙,蜿蜒在塞纳河畔。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这里有一大批的人群,从旧书堆里寻找法国过去的岁月,领略法兰西文化的另一番魅力。

巴黎闻书香

我特别喜欢巴黎路边街头随处可见的报亭,里面琳琅满目地堆放着各种报刊,它像时代的镜子,通过报刊封面和标题,提醒人们一个时代接着一个时代的变化。说实话,法国报纸之多,既反映了法国多元社会的特点,也说明法国人好看报纸。法国全国有136种日报,全年发行总量90亿份,即每千人就购买1350份报纸。此外,法国还有355家出版社,每年出版5万多种图书,销售金额高达25亿欧元。从这些数字可以发现法国人是多么喜爱读书和勤于读书。如果你有机会在巴黎乘地铁,你会对此印象深刻。不管是不是上下班高峰,地铁的乘客人人手捧一本书或一本杂志专心致志阅读。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腰板笔直的中年人,自然,也有许多年轻人。他们阅读的范围广泛,甚或有手捧大部头的文学作品。更让我叫绝的是,甚至在我开车上班的路上,在红灯的间隙或在堵车的车流里,我也经常会发现有人在方向盘上放着一本大部书,边看边开!

法国人爱看书,这些书离不开图书馆和书店。法国的各种图书馆林林总总,究竟多少图书馆,我也说不清。大到国立法兰西图书馆,小到各个城市的市立图书馆,包括我居住的社区图书馆。这些图书馆为法国人提供了大量的读书场地和读书手段。当然,法国的图书馆无论历史,还是藏书规模,首推法兰西图书馆。它建立于1537年,藏书1200万册,另有近200万卷的各种期刊合订本和其他文物收藏。其历史和藏书规模可与美国国会图书馆和大英帝国图书馆相媲美,鼎足并列为世界三大图书馆。新建的法兰西图书馆于90年代中期落成,是当时密特朗总统为纪念法国大革命2O0周年而搞的,因此也叫密特朗图书馆。图书馆位于巴黎东南一隅的塞纳河畔,由4幢独立的大楼组成,每幢楼形状都酷似一本打开的书,4幢大厦成为4本打开的书。我每次驱车途经法兰西图书馆对面的高速公路时,总要对着那4幢别具一格的大厦多看几眼,试图从这敞开的书本里获取知识的营养。对于各种图书馆,借阅的手续可以说方便到了极点,只要出示在法国的居住证明,哪怕只是一张临时性的居住证明,就可在任何一家公立图书馆办理借书卡,一次借阅5本书、10本杂志(包括儿童连环画)以及其他音像制品如录像带、唱碟等等,借期3周。我在居住的社区图书馆就是这样借书的,一借就是近10本,但往往"眼大肚子小",由于经常有外事活动,无暇念书,又常常"完璧归赵",给图书管理员增添麻烦和错觉,好像我特别爱学习似的。当然,在巴黎生活的这几年间,我更喜欢的还是逛逛巴黎的书店,常去的有FNAC书店和设在香榭丽舍大街上的维珍书店。最近有关中国的书籍十分走红,也有法国人专门办起了出版中国题材的出版社,如"中国蓝",但位于巴黎斯特拉斯大街的"凤凰书店"却是个"老字号",在那里有关中国的书应有尽有,我偶尔也要去看看,目的是了解法国人究竟对中国什么感兴趣。

谈到书店,它不仅是买书地方,也是体会法国文化的最佳场合。我喜欢逛巴黎书店,既喜欢逛FNAC那样的大书店,里面人头攒动,有一种节日的气氛,一种法国书店里特有的情调和气氛,也喜欢逛那些门面往往仅有一两间的小书店,这样的书店格调相当雅致,气氛也显得更加安详而又温馨。店主的脸永远是春天,堆满笑容,会不厌其烦地为你寻找你需要的书籍。如果书店里的确找不到这本书,他还会做一番指点,告诉你在哪里可能会买到。这一类小书店在巴黎各个街区几乎都可以见到。

当然,巴黎闻书香,我最喜欢的还是塞纳河畔的旧书摊。每当我陪同国内来的朋友去巴黎圣母院参观,或我忙里偷闲,周末到塞纳河边散步,总要去看一看那些简朴的、却又是色彩斑斓的旧书摊。从巴黎圣母院走到新桥,然后穿过新桥,从另一岸边又慢慢走回巴黎圣母院,旧书摊一个连着一个,恰似两条长龙,蜿蜒在塞纳河畔。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这里有一大批的人群,从旧书堆里寻找法国过去的岁月,领略法兰西文化的另一番魅力。

用中国人的眼光看,这些旧书摊的模样实在简陋,甚至到了寒碜的地步。每天清晨摊主掏出钥匙把暗绿色的铁皮匣子一一打开,书摊便算开始营业。黄昏之后,夜色渐浓时,主人们又把摊开的书籍收拢起来,在铁皮匣子里一一码好,然后再加上一把普普通通的铁将军把门,便可扬长而去。日复一日,月复一月,这种非常单调而又毫无新意的一幕幕在塞纳河边上演了几百年。

我曾与摊主聊过,为何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答案各种各样,但都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崇高。他们中多数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要自由;有的则认为旧书生意好做,不用交税,收入还可以;有的是下岗或本身缺乏生活技能,是第二次创业。总之,他们都不是我心目中的"文人"。但他们今天的作用,不仅成为巴黎的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也使巴黎和世界各国喜欢读书的人在此能重温巴黎的过去。

人人醉电影

法国人爱看电影世界有名。从巴黎到偏僻的外省小镇,电影院比比皆是,看电影成为一种文化。亲朋好友外出逛街、男女情侣约会、单身贵族摆脱寂寞,电影院无疑是最佳去处。我们大使馆离巴黎赫赫有名的香榭丽舍大街咫尺之遥,半夜12点还经常看到各家电影院散场涌出的人流。法国几乎每周四出一部新电影,届时所有的电视台黄金时段还会做专门介绍,将演员请到演播室谈感受,推介影片。

实际上,读者朋友对法国电影都很了解,像阿兰•德龙、卡特琳纳•德纳芙、爱玛纽埃尔•日阿、杰拉尔•德帕尔迪纳、苏菲•玛索、伊莎贝尔•阿佳妮、朱丽叶特•比诺什等法国影星,不仅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国内的男女影迷们也都耳熟能详。法国是世界电影大国,年产电影220部以上,全法共有500多家电影院,每年去电影院的观众有2亿多人次,法国电影几乎成为欧洲电影的代名词。一些朋友经常问我,在美国好莱坞荡涤世界的今天,法国电影为何能够坚持下来并取得本国电影市场40%份额的辉煌成绩?在我看来,这完全要感谢法国政府的电影政策。50年前,法国政府成立了全法电影联盟,其使命就是和制片商一起推广法国电影,而它手中的杠杆就是政府从每一张电影票中课取11%的"电影税收",然后将此收入运用在新电影的拍摄中。除政策保证外,还有法国人对自己电影保护的意识和舆论环境。几年前,法国有一家经营相当不错的公司叫威旺迪水务,总裁梅希想多元化经营,便选择了传媒和美国市场。在其收购美国环球影视公司有所得手后,他得意忘形,不仅忘记了公司原来对法国影视业资助的传统承诺,而且公开声称"法国文化特性"已死亡,要求其他企业也不要为法国电影埋单。其话音未落,立即遭到法国朝野的一片谴责。面对法国全体演员、电影观众和从总统希拉克到普通老百姓的强烈愤慨,他不得不公开道歉。不久,在一片谴责声中他的公司在美国也破了产,成为法国人茶余饭后的一大笑料。

刚才讲了政策和舆论环境,我还得提一下法国电影业本身采取的措施,如对电影业发展起到催化剂作用的各种电影节,其中最有名的是戛纳电影节,被誉为电影界的奥林匹克。

有人做过一个绝妙的比喻,看美国电影可以跳着看,即便出去打个手机,或上趟厕所再回来,情节也不会出乎意料,而法国电影不同,需要细细咀嚼,错失一点点就会不知所云,我想,造成法、美两种迥然不同的电影风格原因很多,但与法国观众的挑剔和法国发达的电影批评分不开。

20世纪20年代,法国掀起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先锋派电影运动,对电影的美学形态和表现能力进行了各具风格的实验和探索。但由于先锋派电影避开重大的社会事件或问题,仅表现个人或少数人的情感纠葛和心理逻辑,是为了电影而电影。因此,50年代接近生活的新浪潮电影应运而生。如阿伦•雷奈的《广岛之恋》、戈达尔的《疯狂的比埃洛》和《断了气》、雷诺阿的《游戏的规则》、特吕弗的《四百击》。新浪潮导演十分重视拍摄的自由度,往往喜欢即兴创作,并提出了拍电影重要的不是制作,而是要成为影片的制作者等口号。上述新浪潮时期的许多电影都已成为世界电影界的经典之作。但也许是法国电影人受新浪潮风格影响太深,在表现手法过于大胆新颖,法国电影迄今还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如《游戏规则》、《巴黎野玫瑰》、《碧海情深》(又译《大蓝》)等影片。但不管怎么说,其艺术作品诠释人生的高超技艺是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特别是在以商业为主流电影的美国电影界。

就法国电影的导演手法而言,对人生悲天悯人的关怀与沉思,独特而敏感的个性化表现,形成了法国导演群的整体风貌。在法国,一个导演极可能拍片不多,但他们即使小试牛刀也会表现出特有的光彩,如《巴黎最后的探戈》、《甘泉曼侬》、《印度支那》等,这些影片在戏剧性的故事方面用墨不多,侧重点在于描绘人物情感和心理的细腻感受,没有简单的赞美和鞭挞,也不是刻意要对每个人物安排其必然和明确的结局,而是揭示人性深层次正在进行中的善与恶的交锋。如著名演员卡特琳纳•德纳芙和杰拉尔•德帕尔迪约主演的《巴黎最后一班地铁》,描述的是二战德军占领下的巴黎,一对法国男女为进城看电影,常常在最后一班地铁上相遇的故事。这是一部在法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影片,但故事又是如此平常。既使是法国的战争题材片也是如此平淡如水。如由杜拉斯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情人》,描述了在法国殖民期间的越南,一位中国富商如何与法国少女偷情的故事。在整个画面上几乎看不到战争的残酷,而是一种古怪的冷峻的感伤,杜拉斯如泣如诉的小说语言被梁家辉和法国少女珍玛的爱情戏演绎得丝丝入扣,在那种热带的风味和中西爱情的冲撞中让人的感官刺激达到极点。还有由著名法国女演员朱丽叶•毕诺什主演的电影《巧克力》,讲述在法国一个信奉天主教的小镇上如何因为女主人开张了巧克力店铺而引起了宗教文化和民俗传统的种种风波。电影用的是白描手法,讲述的是一件无法再小的小事,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使它获得奥斯卡最佳外国影片奖。

法国电影在国际上别具风格,与其拥有一支庞大且又英才辈出的演员队伍分不开。从仍活跃在电影舞台的阿兰•德龙算起,到大鼻子影帝德帕迪约,再到目前红极一时的小生凡尚•佩雷,法国的男演员具有那种拉丁男人特有的魅力一直在国内拥有数不尽的女性影迷。同样,法国气质高贵的女演员在中国观众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卡特琳纳•德纳芙、爱玛纽埃尔•贝阿、苏菲•玛索、伊莎贝尔•阿佳妮、朱丽叶特•比诺什等女演员几乎成了法国电影的代名词,尤其是苏菲•玛索和朱丽叶特•比诺什,堪称两个大众情人。只要是男性观众,不管其信仰和年龄,不喜欢这两位天资丽质美人的人不多。她们的美貌和高超的演技,使法国电影在中国观众中享有一种特殊的位置。此外,应该说法国电影与众不同的法国式结尾方式也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法国电影不太主张戏剧性的结尾,不追求圆满,人物的命运也不一定非要有个明确的生死交代,而是在似乎不像结束时戛然剧终,然后给人一种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回味。这如同我们中国人喝茶,需要慢慢品,而法国电影的滋味就是对人情冷暖的直面观察与沉思,有感伤和感悟,有深情和深意,这些都是需要用时间来慢慢回味的。

选秀也有品位

同中国人一样,法国人也特别喜欢看电视。

法国主要电视台有私营的电视一台(TF1),它同时是欧洲最大的民营电视台,其次是国有的法国电视二台(France2)、三台(France3)、私营电视四台(Canal+)、法德合办的艺术台(ARTE,白天时间仍由法国营电视五台所有,以播放教育节目为主)和私营六台(M6)。近年来,随着数字革命,法国有线电视越来越多,主要有巴黎首映(Paris Premiere)、以女性观众为主的TEVA电视台、时装台(Paris Fashio)、体育台(Eurosport)、新闻台(LCI)、旅游台(Odyssee)、历史台(Plateform)和其他诸如狩猎、钓鱼、再就业等数十个电视台,其用户的比率一直在攀升,2003年已占电视观众的22.6%。另外,截至2003年底,30%的法国家庭还购买了DVD机,43%的法国家庭拥有一台以上的电视机。据法国媒体收听(视)率研究所的调查,2003年,法国人平均每天看电视3小时22分,其中,女性平均每天观看电视的时间达到223分钟,比男性长24分钟。如果按年龄划分,65岁以上的人是收视时间最长的人群,每天270分钟。法国人最喜爱的节目是电视剧或电影,占总收视时间23.2%,其次是各种电视栏目(19.8%)和新闻类节目(15.6%)。有关电视剧,同国内一样,警匪片、言情片很受欢迎。

然而,所有的文化节目都比不上电视节目"金字典"(Dico d'or)。所谓"金字典"就是一个纯文化类的全民"听写"比赛。学过法语的读者都知道,法语虽然是种拼音文字,但是拼写规则相当复杂,有虚音,有哑音,字词结尾的辅音大部分时间不发音,再加上各种闭音节、开音节等,书写起来很容易出错。为避免出现书写错误和维护法语的纯洁性,法国人对法语单词的拼法很在意,特别是在机关和企业里面,法国人特别害怕在工作中写东西出现拼写错误让人耻笑。于是,从1987年起,法国每年都要搞一次"金字典"听写比赛。届时法国和一些非洲法语国家都要先举办地区性的"金字典"听写活动,然后层层选拔,最后参加一年一度的"金字典"比赛。整个过程就如同世界选美,要过五关斩六将。"金字典"决赛是听写一段大约250个词的短文,虽然看起来字数不多但几乎每一个字的拼写都有"陷阱",稍不留神就写错。为体现比赛的公平性,"金字典"分少年、青年和成年几个组分别评分,由著名文化节目主持人伯纳德•比沃(Bernard Pivot)老先生来念此短文,再通过电视实况转播。最后的听写往往放在最受尊敬的场所,如法国参众两院、凡尔赛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纽约联合国总部,甚至法兰西足球场。为适应法国人对这项活动的狂热,很多出版社出版了各种各样的疑难字大辞典、应试题库,还有人专门成立了"听写俱乐部"来训练应试者。每年参加比赛的人都很踊跃,只要会讲法语者就可以报名,但大约只有上万人通过了初试,其中,l76人才有可能进入最后听写决赛,他们当中,年龄最小的只有8岁,年龄最长者已有91岁。听写决赛还经常聘请文化界、演艺界的知名人士,包括法国部长。"全法听写决赛",整个节目由电视台全国直播,200多万电视观众观看节目。

【编者按】

上世纪60年代出生于上海的职业外交家徐波,曾在中国驻法大使馆工作了近5年。其间,徐波参与了许多重大的外交活动,与法国社会各界关系密切,对法国文化有着深切的感受和体会。由此写就的《法兰西印象---一个中国外交官眼中的法国》,独特真挚,生动形象。正如法国谚语所说的:天下除两座山不谋面,人民是注定要交流的。现予摘编,以飨读者。

猜你喜欢
法国电影法国人巴黎
巴黎之爱
《巴黎私厨》
法国电影资料馆举办贾樟柯作品回顾展
法国人的风俗习惯
法国人为什么要“废除”数学?
“黄背心”在法国人气走低
Joke笑话
跨文化冲突视角下的法国电影《岳父岳母真难当》解读
法国电影融合本土文化的新产业路径
谁缔造了如今的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