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统奎
这是一个难得的和谐局面:财政部门乐意人大审议部门预算,受审部门也乐意,人大自己更乐意。公共预算学者马骏把这种现象形象地比喻成人大和政府"共度蜜月"。
"这样的预算安排如果解释不清楚,我会投反对票!"郑学定提出一堆质疑后,把这句话甩给了深圳市交通局局长刘志娇。
郑学定是深圳市人大代表,同时还担任市人大计划预算委员会(以下简称预算委)委员。2005年在审议交通局部门预算,郑学定在其部门预算草案里发现一系列奇怪现象,譬如人员数量比上一年增加了14个人,基本支出却反而减少了,"这有悖常理,是否意味着原来的预算有随意性?"作为一名注册会计师,郑学定对这些数字分外敏感。
预算委副主任委员董国强介绍说,每年深圳市人代会,13名预算委委员都会票决出2-4个部门,邀请40名左右代表和预算委委员一起,用一天时间对其部门预算草案进行专题审议。这是深圳市人代会的特色,而像郑学定这样的"人大计划预算委员会委员",中国的人大代表中只有这13个人。
2007,重塑价值
有人质疑专题审议这种做法是不是"审议走秀"?郑学定说,关键是你提的问题是否尖锐到位。早年当过大学老师的他喜欢温文尔雅地提出问题,却依然让局长们如履薄冰,不敢怠慢。
今年给文化局局长陈威"出难题"的是预算委委员刘鲁鱼博士。他的名片上印有很多头衔,本职工作是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企业与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还担任了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
在文化局的部门预算草案中,刘鲁鱼注意到图书馆的支出比上年增长将近一倍,图书馆专业毕业的刘鲁鱼知道这个购书"大跃进"的背后大有文章,于是他请教陈威,藏书增加是一个过程,"强行预定目标"会不会导致馆藏质量的下降?
事实上,强行预定了什么目标,刘鲁鱼并不清楚,预算草案里也没有说,刘鲁鱼只是根据数字提出了自己的猜测。陈威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圈套",他直话直说:图书馆藏书的目标是到2010年全市图书总量达到1800万册,人均2册;今年的目标是1200万册,新增约150万册,实现人均1.45册。陈威还透露,深圳图书馆和少儿馆的馆藏一下子增加42万册。
听到这一连串数字,刘鲁鱼证实了自己原先的猜测:"这就是长官意志,政绩工程。"大学毕业后,刘鲁鱼曾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工作,他很清楚图书出版规律,"每年出版的好书并不多",一下子购买这么多图书,要么是滥竽充数,要么是重复购置。
"人均藏书量要从1.45册增加到2册,这个数字征求过谁的意见?纳税人觉得多了还是少了呢?"刘鲁鱼说,深圳是一个发达城市,早就从"吃饭财政"转向"建设财政",财力比较充裕,深圳财政预算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把这些钱都花掉,因为根据预算法,预算不能有节余。所以审议部门预算草案,刘鲁鱼并不关心花多少钱的问题,而是审查这类"长官意志"现象,让公仆们明白,花谁的钱就要按照谁的意志来办事。
"我们关心的是价值取向。"刘鲁鱼一边说一边从柜子里搬出两本厚厚的绿皮书递给记者,一本叫部门预算草案,一本叫政府投资项目计划,都是今年人大会期间发给人大代表的。深圳的确"先行一步",在广州等其他副省级城市,这两本东西还被当作机密材料,人代会结束就要全部回收。
"既然是国家计划,那就体现了国家意志,国家意志和公民意志,在价值取向上不一定完全对等。"现行体制下,国家意志又往往被"长官意志"取代。深圳市从2001年正式推行部门预算改革,并让人大对部门预算审查和批准"硬起来",正是逐步转换价值取向的一个过程。2003年,深圳市人大第一次明确提出"要珍惜纳税人的钱"这一概念。
目前刘鲁鱼他们专题审议的只是部门预算草案,《政府投资项目计划》依然没有纳入审议范围,他们审议的财政资金只占到总盘子的四分之一左右。
审议出问题又能怎样?郑学定说:"我们提出问题,让政府去解决。"至于政府执行与否,他说,这就涉及到人大跟政府的关系,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过去人家说人大是橡皮图章,现在比过去橡皮图章要好很多,但怎么变成一个铁图章,我们还要耐心等待。"
正处蜜月期
"代表审查其实也是一个出谋划策、建言献策的过程,不仅是挑刺,也给政府出点子,里面有很多好点子。"预算委副主任董国强如此评价部门预算专题审议会。
专题审议会一般由预算委主任吴镝和副主任董国强轮流主持,先由财政局局长介绍当年总预算,时间20分钟。接着由受审议部门的局长介绍部门预算情况,"准备拿多少钱,干多少活",时间1小时。然后进入面对面环节,代表询问和局长答辩,"当面锣,对面鼓。"值得一提的是,整个过程对媒体公开,并且设置市民旁听席。
董国强说,每一位出场的局长都非常认真对待专题审议会,每次审议,副局长、财务处处长等一排人都坐在局长后面,整个审议过程,不停地给局长查资料,写条子。
这在全国是一个制度创新。在部门预算专题审议会这个平台上,部门领导被要求解释纳税人的钱都被花到哪里了,以及"该不该花","该花多少"。这是打造"透明政府"的过程。政府应当根据人民的意图来行事。只有当人民知道政府在做什么,他们才能判断政府是否按照他们的意图来行事。
7年过来,已经有将近20位局长在这个平台上汇报,董国强观察到有这样两类局长:一类局长显得很不自信,面对的人大代表的问题,紧张得不知如何回答,甚至像斗败的公鸡一样低垂着头,场面很尴尬。另一类局长则很愿意展示自己的风采,反应灵敏,对答如流,口若悬河。
无论如何,董国强觉得局长们愿意出来接受挑战,是执政者越来越自信的结果。他说,每年在人代会之前,预算委都会组织委员上门和受审部门开座谈会,一来听取部门领导汇报掌握信息,为专题审议做准备;二来,董国强也会借这个机会安抚即将上场的局长,"开诚布公告诉他,我们不会搞突然袭击,不会抓小把柄整人。"
董国强还要借这个机会提醒局长们,"代表的嘴我们也管不住,要从容一点,大气一点,千万不要和代表硬对硬"。事实证明,董国强的工作很见效,至今专题审议会从未出现过无法收场的局面,即使有的人大代表情绪激动,言语尖刻。
董国强曾经这样描述预算委:"我们有点像以前的谏议大夫,监督,谏言,给政府提个醒,避免决策失误和执行失误。"
今年专题审议会的一个亮点是,财政局局长乔家华不点名地批评某些部门预算"不认真",导致实际支出与预算相差很大,并抱怨说"财政局不能包打天下"。专题审议会上有3种角色:财政部门,受审的职能部门,人大。这3种角色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具体地说,部门预算改革正在把财政部门塑造成核心预算机构,预算权力将逐渐从各个部门集中到财政部门。财政部门成为诸多矛盾的焦点。有些部门在编制部门预算时留出水分等财政部门来"挤",人大在审议部门预算时把关,会对那些"注水预算"形成威慑,无形中减轻财政部门的压力;而接受审议的部门也欢迎人大代表行使权力,因为部门预算改革以前,各个部门向财政部门申请资金,给多少,什么时候给,都是财政部门说了算,他们很"弱势"。如今人大可以给他们撑腰了。
这是一个难得的和谐局面:财政部门乐意人大审议部门预算,受审部门也乐意,人大自己更乐意。公共预算学者马骏把这种现象形象地比喻成人大和政府"共度蜜月"。
不满足的舞者
深圳的人大和政府正在"蜜月"里愉快地跳着双人舞,它们舞在了中国预算改革的最前沿。
到深圳来取经的各地人大代表团络绎不绝,他们把深圳经验总结为四个字:立规建制。立规指深圳人大出台了《深圳市计划与预算审查规定》等法规,建制指深圳人大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计划预算委员会(以下简称预算委)。前者很多地方人大都不稀罕,令人羡慕的是后者,全国独此一家。
董国强介绍说,预算委由计划预算审查工委(以下简称预工委)升格而来。深圳的这个预工委成立于1995年,是全国最早的。1999年全国推行预算改革后各地纷纷成立预工委,而深圳的预工委在2000年升格,机构的权力和人力都提升了一个台阶。
具体地说,预工委是人大常委会的一个内设工作机构,而预算委则是一个专门委员会,区别在于,预算委召开的会议是法定的,"法律规定必须这么开",这是制度刚性;其次,预算委拥有提案权,可以直接向常委会和人代会提出议案,包括立法提案,这是权力基础;预算委委员必须是人大代表,并且由全体人大代表选举产生,这是授权代议制。
怪不得,郑学定用"代表的代表"来形容自己的身份。这个委员会集中了13名经济、金融、财政、文化等方面的专家级人大代表,这是"专业化建设"。最叫人惊叹的是它的"专职化建设",13名委员中有4名驻会代表,即专职人大代表。同时,预算为下设一个办公室,聘请了6名专业工作人员,全部是硕士研究生,他们的专业背景分别是管理财政、工商管理(MBA)民商法和工业经济。
用董国强的话来说,就是"有权力,有能力"办事了。人代会期间,人大常委会的权力自动终止,但作为人大代表的授权机构,预算委继续行使职权,负责审查监督政府预算草案。
理论上讲,政府已经将全部部门预算草案提交人代会,代表们可以全面审查了,然而此时的短板是严重滞后的"预算能力"。
"预算能力"包括"适当的信息和工作人员、充足的审议时间和专业化的机构",董国强说,他们遇到的最大挑战是"预算信息不对称和人代会会期太短"。面对现实条件的约束,预算委明智地选择了重点审查的方式,即每年抽2-4个部门进行"专题审议",花一天时间力争审个"明明白白"。采访中记者发现,别处人大代表抱怨看不懂预算的问题,在深圳预算委这里已经解决了,郑学定说:"我们就是吃这个饭干这个活的。"
他说,13双"专业的眼睛"加上数十位其他人大代表,几年下来,部门预算里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项内容基本审查清楚,并促进财政部门将其标准化和格式化了。现在的问题是,部门预算的另一半资金"项目经费和专项基金"一项仍然"审不清"。
在预算草案中,"项目经费和专项基金"下面没有列举具体项目,郑学定看不出政府拿这些钱去搞什么项目了,郑说这叫"预算跟着工作走",先拿钱再说,干了什么事来年结算里再报告,这就违背了预算监督的"事前审查原则"。
郑学定说,这个问题他提了好多年,却始终不见改观,"究其原因就是政府部门不愿放权"。他希望在不远的将来,部门预算应该交代"项目经费和专项基金"的详细内容。
而刘鲁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希望能够审议《政府投资项目计划》,他说,从资金数额上讲,政府投资占财政总盘子的三分之一强,2007年的"计划"高达400亿元左右。刘鲁鱼还发现,凡是掌握较多投资项目的部门,对本部门的预算就不会太在乎,而那些基本上没有投资项目的部门则非常在乎部门预算,这种区别十分值得玩味。
虽然对目前的进展并不满足,刘鲁鱼依然积极评价深圳的"吃螃蟹精神",他说:"不要说全国,如果沿海发达地区都能做到这个程度,中国的民主和法治就能有一个大变化。""因为预算就是约束政府行为,让政府明白权力的边界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