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审203 棉花原代号为“DK414”,生育期128 天左右,株高1.1 米左右(在合理化控的条件下)。株型较松散,叶片较大,叶色深绿。其主要优点表现为“七特”:
1.特抗病。该品种对枯、黄萎病表现高抗,用科技示范户的话说:“哪块棉田种别的品种不行了,就种203!”
2.特抗虫。在2代棉铃虫暴发的2005年和发生比较严重的2006 年均表现出优异的抗性,显著优于其他品种,对棉椿象相对也有一定的抗性。
3.特高产。经连续2年十几个省的棉农种植,在同等条件下,一般比普通品种增产20%~50%。① 2005 年,山西省临猗县新城堡村周义龙667平方米(1亩)产子棉4 1 5 千克。②2006 年河北省故城县饶阳店镇村民赵章利667 平方米产子棉406 千克。
4.特大铃。棉铃硕大美观,且结铃较多(一般单株成铃40~50个,最多100个左右),一般单铃子棉重6.5~7克,最大单铃子棉重8 克以上。
5.特大朵。该品种五瓣棉比例大, 花朵“特肥”,吐絮早、吐絮畅,实轧衣分高达39%~42.5%。
6.特省工。叶枝少,叶枝成铃性强,赘芽少,生育期间可完全不整枝、不打杈,仅仅一次“打顶”即可,真正的省工省力。
7.特抗早衰。中早熟品种,早熟不早衰,在11 个省的重茬地、重病地试验示范,均表现特别优异,真正实现了“青枝绿叶开白花”。
种植技术要点: 要适当晚播,在黄河流域棉区一般在4 月25 日前后播种,或者以当天天气预报的最低气温通过17℃时播种,一定要根据自己地块的肥力条件和种植方式确定合理的密度,要做到“宁可稀,不可密”。高肥地667 平方米密度1200~1500 株,最好采取“等距、单行”播种,行距1.2 米、株距33~40 厘米(或者行距1.1 米、株距40~50 厘米)。中等地力也可采取大行距1.3 米、小行距0.5 米、株距40~50 厘米,667 平方米密度1500~1800 株。南方棉区高肥地一般密度1000株左右。播前配方施足底肥,在8~9 片叶时进行第一次化控,要做到“少量多次、轻控勤控”,进而实现棉株的“壮而不旺”。(王智广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