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居住在海外,但我感觉我仿佛一直住在中国。目前我的一大部分时间都在旅途中,有时也许距离中国很远;然而在我的感觉中,我却从来没有离开过。我的舞台是世界的。但我内心深处的感觉却始终是中国的。因为无论到哪里,我一直都在写中国的东西,中国的文化总是最能触动我心灵深处。”
——旅美华人音乐家谭盾在上海谈歌剧、说中国。
“中国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多助共赢,才能让中国面临的国际挑战更多地转化成机遇。”
——中国国情专家、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
“我走上百家讲坛,成了‘名人。对往事的回忆,我的看法是,‘三多三少:多一点感恩。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宽容,少一点挑剔;多一点理解。少一点争执。”
——以评点《三国》而成名的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易中天。
“巴老的精神是一座活着的火山,他的思想和感情的岩浆直到晚年一直在喷发着……先锋和常态随着时代变化会相互转换,当年的先锋也许会成为现在的通俗,但巴金的小说仍然是指向未来的。”
——中国现代文学馆原副馆长吴福辉对巴金的精神和小说做出的评价。
“文化创意产业中,很多人只是看到了商机。但在艺术创作时老想着票房、钱什么的,做不出好东西。创意需要空间和失败的机会。”
——台湾舞台剧导演赖声川。
责任编辑:覃福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