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运健
澳大利亚财政部长科斯特洛(Hon PeterCostsllo)突如其来地宣布退出政坛,让原本已经失去政权的自由党陷入困境和雪上加霜,因为在大选中惨败的自由党,原本期望这位德高望重的领袖能带领他们摆脱目前的困境,在下届大选卷土重来。
但这位澳大利亚史上在任最久的财长却选择急流勇退,并认为应该给机会其它人,领导自由党再出发。
本来有机会取代霍华德成为澳总理的科斯特洛,选择潇洒地退出政坛,其实是明智之举,至少这比选民唾弃的方式离开还有体面。霍华德就是因为过于相信自己的魅力,结果几十年的政治生涯,在羞辱声中画上句点。
但也不能怪霍华德坚持参选到底的举动,因为主政11年半来,澳大利亚的经济一直都保持增长。而过去的历史也从没有过选民在经济好的时候抛弃过当届政府的纪录。
只是,霍华德却没有想过聪明反被聪明误这个道理。他没有想到自己在位时间太长了,结果反而成了包袱,由于大多数选民都有“总理该换人了”,“该给工党一个机会了”的想法,加上陆克文成功地利用互联网及电台与年轻“Y世代”沟通,霍华德想不败都难。
环顾全球,确实没有从政者会选择急流勇退。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是其中一个例外。当年,如果不是他毅然承认败选,并致力推行环保工作,今天的他相信依然还只是一个形象沉闷的政客,而不是一个受到各界尊重的星级环保英雄。
相反的,当年凭着法律诉讼而最终入主白宫的布什,却因当选以来的“斑斑劣绩”而成为千夫所指的对象。虽然布什已经因为宪法规定而不必再面对美国选民。但他上任以来的单边主义政策和伊拉克战争政策,已经让共和党吃尽苦头,不仅失去了国会参、众两院的控制权,甚至也有可能在2008年总统选举中落败。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政治人物若在失去民心之后,还要继续恋栈权位,最终也会被选民唾弃。如果早知有这样的结局,不知霍华德是否会后悔当初没有交棒给科斯特洛呢?
责任编辑:覃福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