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武升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力求揭示中小幼三个学段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不同特点,为基础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提供科学依据。
一、中小幼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特点。
(一)幼儿创新精神培养的特点。
关于幼儿的创新精神问题,许多幼儿教育专家通过研究认为,幼儿具有创新潜力,在幼儿阶段应重视其创新精神的培养。例如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早在19世纪就强调,幼儿有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可能和必要。同时,几乎所有的研究者和实践者都认识到,与小学生、中学生相比,幼儿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不同的特点,教育工作必须尊重和依据这些特点。
1.外引性。幼儿具有创新精神中各因素的潜在种子,甚至在某些因素上,具有内在的表现力,例如好奇心、求知欲、挑战性、冒险性、求异性等。但在总体的发展上,由于限于知识水平和活动范围与能力,其创新精神的发展具有外引性特点,主要靠教师、幼儿园安排具有吸引力的活动、图画、游戏等,来诱发和引导幼儿创新精神的产生和发展,并且这种产生和发展对教师的评价(即鼓励、表扬、奖励等)有依赖性。一种创新精神的表现,如果及时受到适当形式的激励,就会得到强化,相反,如果教师不予鼓励、激励,幼儿就以为这样做不好,不受教师的喜欢,这种表现就会减少甚至消失。
在外引性的表现内容上,对幼儿创新精神表现激励作用较大的是那些与幼儿年龄和生活阅历相当的因素,例如,语言方面:“老师喜欢你这样表现”、“这样真好”、“真棒”等;物质方面:奖励糖果、水果、玩具等幼儿喜欢的东西。任何政治、道德方面的高调表扬和很贵重的奖励,对幼儿创新精神的激励作用反而不大。
2.形象性。幼儿创新精神各因素的发展和培养受意识、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表现出形象性的特点,如:绘画、音乐、舞蹈、手工制作、想象性游戏等。游戏,特别是想象性游戏,是幼儿创造力表现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游戏的过程与创造的过程是重叠在一起的,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在游戏中萌发的。在游戏中,需要处理不确定的问题,并探求新的东西,等等。这些都是进行创造和创新的重要条件和诱因。
3.生动性。幼儿的身心特点决定着幼儿的创新精神的发展和培养,不是太组织化、太严密和死板的,而是呈现出生动活泼的特点。幼儿是在高高兴兴、快快乐乐的过程中表现出创新精神的。因此,组织幼儿的创新活动,必须在内容与形式上做到生动、活泼,与生活联系密切,为幼儿喜闻乐见,不能有太严肃、太深奥的主题,不能有太多的组织规则和太复杂的活动要求,要给予充分的时间、空间,组织要松散一些,放任一些,这样才能为幼儿所接受。
(二)小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特点。
小学生较幼儿在身心、学习情境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首先,小学生进入了一个正式的教育环境,每天要按一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表上课,参加各种组织性强的教育活动,有了正式的课本,有了正式的课外作业或家庭作业。这种全新的教育情境也给小学生提供了一个正式的班集体,有了一个正式的集体归属,发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小学教育的开始,使小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其次,小学生在年龄上是六七岁到十一二岁,身心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身体发育加快,到后期进入了青春期。他们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不断增加,尤其间接知识不断增加,开阔了视野和思考范围,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不断提高,特别是书面语言的丰富和加深,为更高级的复杂的思维活动提供了条件。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等个性倾向逐步形成,并得到发展,个体之间的个性差异逐步明晰和加大,这一切变化,为小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了新的身心基础。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有:
1.独立性。与幼儿创新精神表现出的外引性相比,小学生的创新精神表现出更多和更强的独立性。在发展的诱因上,小学生创新的表现逐步过渡到受内在兴趣、爱好、情意因素的促动,由内而外地表现和发展;在发展动力上,主要表现为随知识面的逐步扩大和加深而引发的已知与未知的矛盾,这种矛盾的不断解决和不断产生,构成了创新精神发展的动力。发展的诱因和动力的变化标志着小学生创新精神发展的独立性在不断增强。
这种独立性在想象性创造上表现为逐步脱离幼儿以再造想象为主的阶段。小学生的有意想象逐步占主要地位,想象的目的性增强,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与日常的学习内容关联增多。尤其是随着语文学习程度的加深、语言能力的增强和数学学习的深入,小学生想象性创造的逻辑性增强,逐步摆脱幼儿的漫无边际的神话般的想象,进入由丰富语言和思想内容构成的、表现情感和理想的独特想象。
这种独立性在创新个性上表现为:小学生间接求知欲增强,读书广泛,兴趣的广度、深度增加,思考的选择性和批判性增强,有了自己独到的想法和看法,不太依赖外在的评价。他们对外在评价的要求在提高,即逐步由物质需要过渡到精神需要,尤其是更深入学习的需要。进入高年级,小学生的挑战精神增强,不盲信、不盲从的个性品质表现出来,有不同意见时不容易被说服。在待人处世上,主见的增强使小学生表现出大胆、果敢的倾向。独立性在创新个性上的这些变化,要求对小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要逐步过渡为确立小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能动性,尊重其逐步形成的发展个性。
2.波浪性。在小学阶段,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不是平坦的,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呈现出波浪性的特点。美国著名创造力研究专家托兰斯(E·P·Torrance)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进行测量研究,发现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不是直线的,而是波浪性的,就思维的流畅性品质来说,如下图(《创造教育手册》):
从图中曲线发现,流畅性的总趋势是发展的,男女生曲线基本相似,峰与谷基本上出现在同一时点上。小学一至三年级呈直线上升态势,四年级有所下降,五年级又回升,六年级又有所下降,之后稳步上升。这一研究引发了日本学者的兴趣。其中,潼次武夫以小学二至六年级学生为对象,对其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立性进行测试,将三项测验分数描绘成曲线,如下图(《创造教育手册》):
这一曲线图显示,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在四年级、六年级有下降现象,印证了托兰斯的研究发现。从其他方面看,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较变通性和独立性来说,发展要早和快一些。那么,为什么小学生创造力发展会在四年级、六年级有下降现象呢?有关分析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四年级是进入高年级的“转折年”,六年级是进入中学的“转折年”,这时学生要应对学习难度加深的问题,创造的兴趣和动力就减弱,或暂时被放置一边。而在六年级的12岁左右,学生进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出现不稳定的现象,变得有些紧张,故而影响创造性表现。尽管这些解释还需进一步检验,但值得重视,即在这两个年龄上,一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变化,对其创造性表现不可强求过高;二要设法给予辅导、引导,使其尽量减少消极反应,增强积极的创造性反应。
3.学科差异性。随着小学教育分科教学的深化,小学生创新精神与学科的关系日益密切,学科教学对创新精神的支撑力越来越强,并且呈现出创新精神的学科差异性,即创新精神在不同学科的表现和发展是不同的、有差别的。
语文是语言文学的知识体系,涉及识字、阅读、欣赏、习文等方面的教学。语文的性质和功能决定着学生创新精神在这一学科中的表现与发展不同于数学和艺术学科。一些实验学校通过语文教学研究发现,语文与学生的形象思维、想象力、挑战精神、创造美感、写作表达技法等创新因素关系直接而密切,在这些因素上的表现和发展更为明显。
而数学是数与形的逻辑的知识体系,以抽象的符号为思考和运算材料,因此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和开放性。数学的性质和功能决定着学生创新精神在这一学科中表现与发展的差异性。有关研究表明,数学与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散思维、好奇心、冒险性等创新因素的关系直接而密切,在这些因素上的表现和发展更为明显。另外,由于数学的严谨和精确等特点,使它对学生的认真、务实、客观等创新品质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艺术,主要涉及音乐、美术,是声音与形象的艺术,是美的欣赏与创作,因此,具有很强的情感性、想象性和灵活性。它的性质和功能决定着学生创新精神在这一学科中有不同的表现和发展。通过研究总结,我们看到,艺术与学生的创新美感、创新个性、创新思维中的变通性、独创性等因素有直接而密切的关系,在这些因素上的表现和发展也更为突出。同时,由于艺术具有陶冶、感染的特殊作用,所以艺术对于培养学生积极、开朗、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创新理想具有显著的作用。
(三)中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特点。
中学生在年龄上是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身心逐步完成从童年期向成熟期的过渡。脑和神经系统等基本发育成熟,抽象思维、辩证思维形成,日益深刻,自我意识完善,独立性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从学习情况来看,从小学升入中学,完成了一次大的转折,教育教学的内容进一步扩大,难度和复杂性增大,学习任务加重,知识面更广泛,眼界更开阔,看问题更深远。身心和学习上的变化,使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了不同于小学生的新特点:
1.主体性。小学生已经开始具有独立性,但是,由于受其身心发展和教育水平所限,其独立性还没有上升到主体性的高度。主体性是对独立性的进一步超越和提升,表明学生具有了自主发展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为创新精神的发展提供了更完備的条件和基础。在创新意识上,中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计划和喜好,进行各种自己设计的创新活动;在创新情意上,创新的意志力增强,形成了一种坚强的毅力和韧性,不怕失败,并能从失败中走出来,找到经验教训,继续努力;在创新思维上,精密性和独创性品质水平更高;在创新个性上,想象性和挑战性更强,并具有自主的特点;等等。这一切的变化和发展都表明,中学生已经成为创新的主体,教师的教育活动必须尊重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其能动性、自觉性。
2.现实性。与小学生不同,中学生的创新精神更具有现实性,其主要表现是创新的目标确立和内容选择与生活、生产和社会需要更接近,联系更密切。例如,给学生提供各种不同图形的卡片,让学生拼成不同的物体,在小学生那里,拼得最多的是幻想中的怪物,童话、神话中的动物、人物;而在中学生那里,拼得最多的是生活、生产中常用的工具、器械、建筑物以及他们所设想的新的替代物。这表明,中学生的创新更务实,更讲究有用,与社会发展、进步等联系起来,反映了其作为主体的社会责任和理想。
3.社会性。中学生更倾向于从学校走向社会进行创新、创造,他们中的许多人与社会上的青少年科技发明辅导站、青少年宫、社会创作团体等建立联系,进行科技、艺术、社会活动等方面的创新。与此相比,小学生更倾向于在学校中、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各种创新。
4.特长差异性。在中学阶段,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存在着特长差异。例如有的学生在文学创作上有优势,逐步稳定下来,决定从事以文化为主的创新活动;有的学生在科技发明创造中有优势,逐步稳定下来,决定从事以科技为主的创新活动。因此,在中学阶段,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要顾及到其学科特长特点。
二、中小幼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
(一)幼儿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
1.以实践观念和情感的培养为主流。幼儿由于身心发展水平所限,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实践能力,因此,幼儿实践能力的表现与发展以实践观念和情感的培养为主流。这就要求培养幼儿喜欢和热爱各种实践活动,乐于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各种集体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庆祝六一”、“游园”、“文艺汇演”以及各种典礼活动等。幼儿园应经常举办这样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兴趣和情感,增强其社会活动意识,使他们从中了解社会,受到应有的教育。
2.以掌握做事情的本领为主要内容。幼儿难以完成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但是日常的做事情锻炼是可以完成的。例如教幼儿帮助老师做事情,帮助其他幼儿做事情,打扫卫生,安排和收拾坐凳,接待新来的小朋友,等等。幼儿所掌握的做这些日常事情的本领,构成其实践能力的主要内容。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为做事情是动脑与动手相结合的,是个人与他人发生关系的,是一种简单的社会实践。对幼儿安排的有关培养、教育活动,不宜太复杂,不宜太难,不宜脱离现实生活,这是需要认真把握的。
3.寓发展于快乐的活动中。幼儿的实践能力是在快乐的活动中培养和发展的,对实践的观念和情感是在快乐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做事情的本领也是在快乐的活动中掌握和提高的。寓发展于快乐的活动,寓教育于快乐的活动,这是幼儿实践能力培养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为幼儿安排的要完成的事情,必须使他们感兴趣,为他们所喜欢。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不仅受到教育,更能体验到快乐,而这样的事情或活动必然是轻松、活泼的,而不是拘谨的;是容易做的,而不是太难的。
(二)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
1.以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主。小学生对实践概念的认识是初步的,其实践的层次和范围都是很有限的,因此,这个阶段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其动手能力的发展为主。小学生的手处在发育之中,但具备了操作的条件,并且喜欢动手操作,例如做剪贴、各种图形和实物的制作、做各种舞蹈动作、做一些针线活,等等。这些操作动作和活动对手的灵活性、准确性以及对品质的坚韧性等都有良好的培养和锻炼效果。另一方面,小学生的大脑、思维等还在进一步发展中。以动手能力为主的各种活动,有助于小学生大脑的发育、成熟,有助于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因为小学生由具体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是以手的具体操作为中介的。
2.以团体协作活动为主。小学生有了组织概念,对集体有依属感,喜欢与同学、同伴一起做事、玩耍,对团体协作活动有特殊的兴趣。因此,小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是通过团体协作活动来培养和锻炼的。团体协作活动包括小组协作活动、全班性的协作活动,还包括不同班级之间的协作活动,后者进一步扩大了团体协作的范围,有助于进一步强化其社会实践观念。团体协作活动内容很多,例如:“小调查、小采访、小庆祝”活动、办墙报专栏、做帮助他人的好事、看望生病的同学、几个同学一起给家长过父亲节、母亲节,等等。这些活动内容在主题和形式上比较简单易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和交往能力。
3.实践能力的发展与学科学习的内容联系密切。小学生进入学科学习阶段,对学科内容有新鲜感,喜欢从事与学科教育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这一特点与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有关系。在学习心理上,小学生对所学到的新知识、新技能,喜欢展示出来,特别是在学习情境之外的活动中展示出来,以显示自己的进步和发展。
(三)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特點。
1.实践能力培养所涉及的活动层次有了很大提高。到中学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学生更喜欢真正具有社会实践意义的活动,活动主题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他们对时事更关心,对国内外大事更有兴趣。例如社会问题调查、模拟法庭判案、国际问题讨论、社会问题辩论、参加生产劳动、制作有实用价值的工具,等等。这些社会活动对中学生实践能力有很好的培养和锻炼作用。
2.实践能力培养所涉及的活动类型呈现出多样性。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基本形成,并逐步稳定下来,能力和技能的优势也逐步呈现出来,因此在实践能力发展上出现了个人间的个别差异,从而使实践能力发展所涉及的活动类型呈现出多样性。有的学生在动手操作上心灵手巧;有的学生在社会交往、沟通上活泼外向,善于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等等。这些特点表明,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与选择,要尊重个人的兴趣、特长,要以选修课或选择的方式提供给学生,而不是提供统一的模式或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