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雨露润桃李 崇德明志育少年

2007-04-24 08:33王丹
人民教育 2007年5期
关键词:德育学校教育

王丹

二月,正值春寒料峭时节,辗转来到北京钢铁学院附属中学时,还带着一路的寒气,但步入校园,便不自觉地被这里四处飞扬的人文气息和融融氛围感染了。

“德育是人格的、生命的、完整的生活的教育,贯穿于学生生活的全部时间和空间;不能把德育从活生生的完整生活中抽离出来,也不能把德育内容从其他教育内容中抽离出来。”王达校长开门见山地向我们谈起了学校的德育观。“古人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句话告诉我们,唤起学生内心的良知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古人还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就是说,学生在深入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品德也会得到发展。可见,德育应当贯穿于学生所有的学习、实践与生活中,做到水乳交融,润物无声。”王校长又补充道。

在钢院附中,从领导到教师都有这样的一个共识:和课堂教学一样,在学生品德培养和发展过程中,也应当注重启发式教育,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因素。于是,钢院附中的德育有了自己的特色。

教化入微,德育渗透培养明德向善之人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着崇德向善的优良传统,所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就是对人们不断完善自我的一种教化。古人还告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他们把“修身”看作每个人之为人根本。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做人的问题似乎远离了越来越多独生子女的视界,他们习惯以自我为中心,骄横、任性、旁若无人,以致使一些教育专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孩子知识很丰富,但缺乏人文精神、感动之心、体谅之心。这也是许多学校德育工作的难点。鉴于此,钢院附中没有逃避问题,而是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培养大写的“人”为出发点,强调优秀人格、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诚信等高尚的精神境界对于提高人的思维品质的重要作用,强调“做人”所需要具备的理论及合理的知识结构。

以这样的德育思路为基础,钢院附中将德育渗透到教育教學工作之中,在教化入微中培养明德向善之人。就拿学校始终坚持的成人仪式来说吧,每每校长都会满怀深情地对学生们寄予期望:“18岁,人生路上的新起点,生命中最美好的季节将开始,珍藏着青春最动人的故事,包含着青年最热烈的愿望,人生最值得回味的旅程展现在你的面前……愿你凭借着理想、信念、知识、智慧和勤奋,跨过梦的桥梁,到达理想的彼岸……”;老师们循循善诱的18岁赠言也会适时地回荡在学生们耳畔:“18岁,充满挑战,充满机遇,无论成功与失败,都是对你们成长的帮助。望同学们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奉献自我。珍惜十八,珍惜阳光,珍惜岁月……”。在这个步入18岁的特殊日子,学生们感受到了庄严,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同时更明确了生活的方向。

让学生学会做人,必须先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谦逊,学会责任,学会付出”。为此,钢院附中一方面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人性的善良与美好带给自己和他人的愉悦,体会对生活、生命、他人怀有感恩之情后精神世界的变化;另一方面对学生施以教化:“作为一个有德行的人,对父母心存感激,就会常怀孝心,常有孝行。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礼物呢?对他人心存感激,就会常怀仁爱之心,慈悲之心。对生命、对生活、对大自然、对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心存感激,心灵也会得到不断的净化。”同时,学校倡导“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集体、爱学校”,让学生付诸行动,使学生们在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的环境中不断成长。

我国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王达校长深知,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现代社会要求现代人用高尚的道德、健康的身心、善于合作的意识去适应社会需求,因而学校必须使学生健全人格,努力达到“德智心体”全面发展。于是学校非常注重心理教育观念的提升。早在上世纪90年代,学校即开设了心理活动课并列入课表,每周一课时。最近几年,学校更是牢牢把握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机遇,积极探索心理教育的可操作性,坚持开展教师心理培训,鼓励班主任及一线教师参加学习,掌握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心理调控的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课紧扣“以问题为重点,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主导为要点,在教学环境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的自觉行为”。此外,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与发展性心理教育,帮助学生在自我认识、人际交往、适应环境以及学习、择业等方面抱有正确的心理倾向,并对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学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情况,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真正做到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人生、责任、道德、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等,引导学生去探索生命和青春的价值以及和谐发展的意义。

植根民族,爱国教育塑造民族未来之才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包含有丰富的民族智慧和人生哲理,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有“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共生共处之道,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个人与社会健康互动之道,等等。钢院附中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精髓的教育意义,结合自身实际,以具有文明行为素养、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国际交往能力的新时代青年为培养目标,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德育实效性为工作目标,围绕“树中学生文明形象”,“弘扬培育民族精神”这两个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使德育活动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在端午节这个民族传统节日里,学生们自发地在升旗仪式上作了“端午情结与民族精神”的动员讲话。他们声情并茂地介绍了端午节的来历以及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同学们了解粽子是一种传统食品,更是一种民族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吃粽子,忆屈原,体现了中华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并且还慷慨激昂地倡议同学们缅怀屈原,祭奠屈原,做华夏儿女,无愧为炎黄子孙。

面对新生,王达校长亲自动员学生唱响国歌,上好爱国主义教育第一课;学校利用每周一升旗讲话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演讲”;组织高一学生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展“牢记历史,爱我中华”主题教育活动。300多名学生在横幅上签名,并将横幅送给纪念馆,作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永久纪念,那激昂的场景定会永久留在学生们的记忆里,成为他们爱国情感的一次重要积蓄……

中华民族作为“礼仪之邦”,典雅知礼成为千古传诵的传统美德。钢院附中找准课程改革与学校办学实践的结合点,以奥运为契机,深入贯彻并开展海淀区中学生“情系奥运,文明礼仪伴我行”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他们组织开展了“我以行动迎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主题班会,教育全体学生以奥运精神为指导思想,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做讲文明、懂礼仪的首都中学生。另外,学校还举行了钢院附中中学生文明形象工程启动仪式,向全校学生发出“做文明学生,创文明校园”的倡议。为树立中学生文明形象,学校推出了“三弯腰”活动,即:见老师弯腰行礼,见废弃物弯腰捡起,见到力所能及的活儿要弯腰去做。

学校把文明形象工程建设作为工作重点,以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抓手,坚持以《新规范》、《新守则》为基础,规范学生行为。在值周育人活动中,强调值周生的礼仪示范作用,发挥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在参与中培养自治、自理能力,实现自我教育。学校因此被评为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校,并在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成果展评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资源整合,家校生携手共建和谐育人之所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的这一极其细微而复杂的任务。”苏霍姆林斯基一句话道出了学校教育不应当是围墙管理下的独立培训,而应当是开放式的和谐统一。多年的工作经验使王达校长对此深有体会。

为适应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需要,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密切联系,钢院附中成立了“校务咨询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由各年级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社区代表及校领导组成,通过民主协商制定了《校务咨询委员会章程》。委员会的成立不仅体现了学校的民主办学意识,而且也为学生民主参与意识、主体管理意识的生长提供了土壤。学生们通过了解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思想,对学校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增长了才干;同时,定期召开学校、家長、社区代表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为学校建设献计献策,也使校内外资源得以整合,形成工作合力。

学校还开办家长学校讲座,特邀教育心理专家梁淑坤教授,为全校学生家长作“为您与孩子架起一座心桥”的报告。教授与家长面对面地沟通互动,还请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记者一起进行交流。家长们反映学校组织这样的活动很有指导性,使他们懂得了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有利于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在设计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钢院附中把学生的自我教育作为资源,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形成自学、自治、自律的能力(包括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会与他人交往、合作),一定的组织、管理、办事能力和正确价值观指导下的行为约束能力。不但培养学生学会做学习的主人,更培养他们做学校的主人。自2003年9月起,钢院附中就开始推行学生代表大会制度,由学生民主选举学生代表,组成学生代表大会,通过民主投票自行决定各班级和年级中的日常事务。同时,建构学生自主管理、班主任和德育干部监督以及其他教职员工合理渗透的三个层面德育管理机构。学校政教处在全体学生充分讨论的前提下,出台了一系列具体、细致、明确的分类管理条例,使学生的自我管理有章可循,规范公正。学校把对学生校园生活的基本管理工作交给学生做,班主任、德育干部和其他教师“退居二线”,从旁辅助、敦促。从而实现了资源整合、家校生共育,学生在和谐之中自主发展。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良好的成长环境往往能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并物化为人的行为习惯。北京钢院附中家校生共育的和谐环境使学子们深深体会到“小爱及人,大爱及天下”的深厚内涵。

———在海淀区中学生文明形象统一行动日里,北京出现了立春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沙尘天气,学生们不畏严寒,积极为二里庄车站擦洗站牌,清扫垃圾、站文明礼仪岗。活动中同学们感触很深,因为擦洗用的水是同学们向路边的店铺借用的,有的店铺怕同学们用凉水冻着,特意给的是温水,同学们感叹社会还是很有人情味的。这样的活动,增强了学生们的公德意识和环保意识,通过体验生活,感悟着人生。

———2006年10月23日,钢院附中的10多名同学参加了周边5所学校共同组织的“绿色奥运志愿服务工程”启动仪式,志愿者们发出承诺,立下誓言,并进行了分组志愿活动,钢院附中的志愿者负责清理蓟门桥街心花园两侧及过街天桥上的垃圾,他们不怕脏、不怕累,以饱满的热情展示了当代中学生的文明形象。

———在迎接第39个世界地球日到来时,学生们作了“地球,美丽的家园”动员讲话,倡议同学爱护环境,保护家园,并组织同学开展了回收一次性木筷种蘑菇、回收废旧电池、废旧物品等一系列环保活动,和谐理念渗透到了学生的自发行动之中。

———在学校开展的树立诚信意识、创诚信校园、做诚信学生、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的教育活动中,各班召开了“诚信,从我做起”主题班会。同学们以小品、相声、短剧、演讲、辩论等不同形式,表现了对诚信这一主题的理解,表示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每天的作业、每次的考试做起,诚信做人,诚信做事。同学们结合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讲诚信的现象和行为展开批评,在全校引起了强烈反响,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当一个人的道德力量增长着的时候,他的智慧才干也在明显长进,他的精神必然是蓬勃向上的。通过钢院附中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激活了德育课堂,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感悟、体验,提高了文明素养。学校鼓励学生们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积小善成大善,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道德水准,把规章制度内化为自觉行为,让文明之风吹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道德之花盛开在每个人的心中。

北京钢院附中的校园里充满着欢声笑语,德育如一股清新的风,注入学生的心灵深处,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在人文精神的感召下,校园内洋溢着祥和、安宁的气氛,学生们的心灵在德育中得到了洗礼,这里真正成为了“探索成才的学园、生动活泼的乐园、充满亲情的家园、美丽如画的花园”。我们相信,和谐进取的北京钢院附中的未来发展之路,将会写出更加和谐的教育诗篇,将会把人文的杏坛乐章奏得更响!

猜你喜欢
德育学校教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